关于风的教案优质7篇
教案是教师们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精心准备的教学计划,编写教案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关于风的教案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关于风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压越高越危险
2.了解触电的原因和类型,知道安全用电的原则
3.了解雷电的危害及避雷针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了解触电事故的原因,养成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养成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触电的原因,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和用电安全原则。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经验事实和动画演示,了解触电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观察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电路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20xx年4月5日,在济南市文化东路,一位工作人员拆修电线的时候不幸触电,燃烧十分钟,把安全带被烧断后尸体才掉下来。
?诱思导入】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触电死亡人数近万人,所以“安全用电” 非常有必要,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知识。
板书:§19.3 安全用电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中惨烈的触电伤亡事故,激发学生的安全用电的意识,并感受安全用电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此节知识的热情。)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述。
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探究过程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二)常见的触电事故
1、触电的原因
2、触电的类型
3、触电急救
(三)安全用电原则
(四)注意防雷【亲身体验】让一位学生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的两极,然后提问这位学生:你有什么感觉?你感觉自己触电了吗?
【乘势追问】谁能说一说,在这位同学身上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你认为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然后让小组代表回答,最后评价总结: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的大小及持续的时间有关。
【知识拓展】出示下列资料,让学生观察:
100—200微安对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
1毫安左右引起麻的感觉
小于10毫安人尚可摆脱电源
超过30毫安感到剧痛,呼吸困难,生命危险
达到100毫安只要很短的时间使人心跳停止
【电压与触电】电流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你能用欧姆定律解释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吗?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然后简评、总结,并作适当的补充:通常情况下人的人体的电阻约为104~105Ω,在皮肤潮湿时,人体的电阻可将为103Ω。
【了解电压】你知道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动力电路的电压是多少?对人体而言,安全电压是多少?
【过渡问题】家庭电路的电压和高压输电线的电压,已经远远高于安全电压范围,所以,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你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教师简评,总结:当人体成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时,就会有电流通过。当电流达到一定大小,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低压触电】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两种情况,会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尝试解释一下为什么会触电哦?
第一种情况:一只手接触火线,一只手接触零线
第二种情况: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得出结论,并进行补充:第一种触电类型是双线触电,第二种触电类型是单线触电。
【过渡问题】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意义吗?
【高压触电】请同学们自学教材回答:
1、高压触电分为哪两种类型?
2、什么是高压电弧触电?为什么?
3、什么是跨步电压触电?为什么?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形象的认识到出触电的原因和类型,易于学生理解。)
【触电急救】请同学们讨论:发现有人触电时你该怎么办呢?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人吗?
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急救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触电急救知识,增加学生生活常识。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组织讨论】我们了解了触电的类型,那么,在生活中哪些行为会引发这些触电事故呢?看谁说的多和全哦!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及时评价,并作适当的补充:
绝缘层损坏的导体 电器没有接地
高压线下放风筝 插座安装过低
开关接在零线上 手接触试电笔前的金属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到生活中用电的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用电原则】通过上面的讨论,你认为用电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要遵守哪些用电原则呢?
引导学生讨论,师生总结如下安全用电原则: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 不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 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知识推进】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请将下列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
强调: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灯头螺旋顶应接在火线上,接三孔插座应注意“左零右火中接地”。
【过渡】除了确保家庭用电安全外,在夏天还要注意防雷。有人说,作孽会遭雷劈,真的那么灵验吗?
【自主学习】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呢?生活中我们怎样防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雷电是一种什么现象?
2、 2、雷电有什么危害?
3、怎样预防雷电造成的危害?你在哪里见过避雷针?
组织、引导学生自学,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同时指出:作孽会遭雷劈是封建迷信,不科学的。
【知识拓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雷电灾害及预防”,增加生活常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与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知道防雷的相关知识,克服对雷电的畏惧心理,破除迷信思想,树立科学意识。) 结合体会回答:没有什么触电感觉。
结合生活经验认真思考,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是因为电池的电压太低,通过人体的电流太小,所以没有发生触电事故。
通过观察认识到,电流越大,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越大。
思考,回答:根据欧姆定律i=u/r,通过人体的电流与人体的电阻和电压的高低有关。当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人就越危险。
阅读教材回答: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v,不高于36v是安全电压。
思考,讨论,组内交流看法,小组代表回答。
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其余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第一种情况:人体、导线、电源构成闭合电路,电流流过人体,就会发生触电事故。
第二种情况:导线、人体、大地和电网中的设备构成闭合电路,电流会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
回答:电压高危险,不要靠近。
自学教材后回答:
1、高压触电有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两种类型。
2、高压带电体周围有强大的电场,当人靠的很近时,容易产生电弧触电。
3、如果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当人经过这个区域时,两脚之间存在相当高的电压,这时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这样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1、绝对不能用手直接拉触电者。
2、首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跳开电线。
3、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4、尽快通知医务人员……
结合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思考,交流,畅所欲言:
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湿手按开关
电视天线接触电线
在输电线上晾晒湿衣服
结合上面的讨论,先在小组内形成统一看法,然后小组代表回答,全班同学给予补充、纠正和完善。
完成作图:
听讲,理解内化知识。
观看视频, 被雷电很强的光和声所震撼。
带着好奇心自学教材,然后回答问题:
雷电是云层和大地之间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如果通过人体,能够立即致人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了预防雷电造成的危害,可以使用避雷针,在高大建筑物上和高压输电线上经常可以看到。
阅读资料,了解防雷知识,拓宽知识面。
反馈练习出示反馈练习题 见附件1完成练习题
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四、课堂检测老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
五、布置作业 调查我们身边存在的安全用电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 19.3 安全用电
一、电压越高越危险
家庭电路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二、触电
1.低压触电:双线触电;单线触电。
2.高压触电: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三、安全用电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四、注意防雷:避雷针
关于风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具体名称不作要求)
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
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在观察之前,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
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
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教师在示范时,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五、拓展
做叶画。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最好是实物作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作品可做展示。
关于风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手和小猪走路、睡觉、扇耳朵、摇尾巴等动作表现歌曲中小猪憨厚、可爱的形象。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唱准│××××│和│××××│的节奏。
3、培养幼儿在集体表演时候合理利用空间,不你推我挤。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小猪头饰、猪妈妈头饰一个、一片草地、音乐磁带《小猪睡觉》。
活动过程:
1、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t:小猪宝宝们
s:哎!
t: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要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你们高兴吗?
s:高兴。(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各种小猪走路的动作进教室)
t:(带领幼儿围着草地转一圈)草地到了,这里的草真嫩呀!哎哟,妈妈的肚子好饿呀,你们饿吗?
s:饿了。
t:那我们就找个地方吃草吧!(教师与幼儿一起吃草)
t:宝宝们!
s:哎!
t:吃饱了吗?
s:吃饱了。
t:吃饱了那我们就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请幼儿坐到位置上)
t:嗯,肚子已经吃饱了,那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呢?
s:玩、睡觉、做游戏……
t:妈妈呀也想睡觉了,那你们跟妈妈一起睡觉吧!妈妈睡觉的时候还要打呼噜呢!猪宝宝们可要听仔细了,妈妈是怎样打呼噜的。(边睡觉边打呼噜唱:呼噜噜噜噜呼噜噜噜噜)
t:刚才妈妈是怎样打呼噜的呀?哪个宝宝来学一学?(请几位幼儿学)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集体学几遍)
t:真棒,宝宝们学得真像。妈妈睡的很香很香的时候还要这样打呼噜呢!(唱:呼噜呼噜呼噜呼噜)
谁来学一学?(请几位幼儿学)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集体学几遍)
t:宝宝们真可爱,也会和妈妈一样打呼噜。妈妈还会念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这首儿歌里就有猪宝宝们打呼噜的声音,听到这个声音,宝宝们可以跟妈妈一起念,一起学好吗?(配乐,有感情地念一遍歌词,边做手指动作打呼噜时唱出来)这首儿歌好听吗?那宝宝们就跟妈妈一起来说好吗?(集体说几遍)
二、学唱歌曲:
t:妈妈还会把这首儿歌唱成歌呢!(有表情地范唱一遍,做手指动作)宝宝们想不想学啊?那就跟妈妈一起唱吧!(教师与幼儿一起唱几遍,配乐)这首歌里面①小猪吃饱了在干什么?②它是怎么睡学的?(闭上眼睛睡觉)③大耳朵在干什么?(大耳朵在扇扇)④小尾巴在干什么?(小尾巴在摇摇)
t:刚才呀我们是用小手表演了小猪睡觉,现在呢妈妈要宝宝用自己的小身体来表演了。下面呀妈妈来唱,宝宝们来表演,看看哪个宝宝表演得最棒。(听琴声范唱,幼儿做动作)
t:这个宝宝表演得真好,上来表演给大家看一下好吗?(请个别表演好的`幼儿到前面来表演)真棒,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①小猪有个大肚皮,吃饱了之后它是怎么走路的?②闭上眼睛睡觉怎么做?③大耳朵扇扇又可以怎么表演?④小尾巴在摇摇可以做什么动作?⑤打呼噜时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引导幼儿给歌词编动作。
t:现在呀,妈妈来唱,宝宝们来表演。宝宝们准备好了吗?
s:准备好了。(师唱,幼儿表演)
t:宝宝们表演得真好,妈妈好羡慕呀,想要跟你们比赛了,现在呀请宝宝们来唱,妈妈来表演,好吗?
s:好。(幼儿唱,教师表演)
t:妈妈表演得好不好啊?
s:好。
t:那下面宝宝们就和妈妈一起来表演吧!(师生共同表演)
t:嗯,宝宝们表演得真好,妈妈呀真高兴,可是这首好听的歌呀还没有名字呢!请宝宝们帮这首歌取一个名字好吗?
s:猪宝宝、小猪吃草……
三、结束:
t:猪宝宝们,你们累不累啊?
s:累了。
t:走,咱们回家休息吧!(听音乐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关于风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定时的睡觉、按时吃饭是人体的需要,常吃零食会影响身体不利。
2、初步的了解人体生物钟,能够说出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3、愿意按时的进餐,控制零食和正常的作息。
活动准备:1、闹钟一个2、熊宝宝大图片或长毛绒玩具一个,熊宝宝的肚子上有一个可以拨动时针的钟。
3、幼儿用书:《肠胃小闹钟》。
活动过程:
1、出示闹钟,表演熊宝宝的一天生活。
早上闹钟响了,熊宝宝起床了,该吃饭了。
中午闹钟响了,熊宝宝肚子饿了,该吃午饭了,吃完午饭该吃午觉了。
晚上的时间到了,熊宝宝肚子饿了,该吃晚饭了,吃完晚饭看一会电视熊宝宝就瞌睡了,该睡觉了。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要定时间睡觉、按时吃饭、让幼儿初步理解人体生物钟的含义。
熊宝宝为什么这些时候要做这些事情?
讨论:你有过到时候就想吃饭、就像睡觉的感觉吗?
3、让幼儿看小熊表演,并了解常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食欲。
表演:小熊早上、中午乱吃零食,老师拨动小熊肚子上的.钟提示生物钟的蓄乱,到吃饭时间就不想吃。
小熊这样乱吃零食,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讨论:如果我们不遵守人生生物规律会怎么样?
4、引导幼儿讨论:如果爸爸妈妈饭菜还没有做好,自己肚子饿了怎么办?
可以先吃一两块饼干,但不能多吃,或在大人的允许下先吃菜,或者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争取大家能够快一点吃到饭菜。
5、让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这是该做什么”加深对人体生物钟的了解。
关于风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调动幼儿快乐与活动的积极性。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会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8里面有8个1。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的卡片各8个,动物食物卡片各8个。
2、8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插塑片、各种珠子若干,幼儿操作用卡片若干。
3、在活动室布置数量是8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各种卡片,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动物是多少。让幼儿数一数来了几只小猴?几只小熊?让幼儿比比谁多谁少?知道8比7多1,7比8少1。
请幼儿玩游戏“为小猴和小熊送礼物”,让幼儿操作食物卡片并对应比较,送给两只小动物的礼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们一样多?引导幼儿用添上一个或去掉一个的办法变成一样多,并说出7添上1是8。
教师出示7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添上另一种颜色的旗子,请幼儿回答现在是几面旗子?观察一下,这8面旗子的颜色一样吗?引导幼儿理解8里面有8个1。
游戏“听口令”,请幼儿从许多插塑片和珠子中取出比7多1的珠子,然后数一数一共是多少,送给小动物。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数量是8个,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幼儿可以相互评判,比比谁找的多又对。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经验,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创设情境,运用游戏等不同形式开展;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和点卡之间的匹配关系。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发言,尝试说出完整的话,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制作动态,富有童真童趣,吸引幼儿;老师设计问题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富有激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关于风的教案篇6
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创新的问题。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元宵节到了,让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来了解元宵节,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元宵节活动教案,欢迎借鉴!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①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
②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
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
⑥自己动手做元宵、做花灯可以感受更多的快乐。
设计思路: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我国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创新的问题。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的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谈话,帮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习俗,第二环节通过做元宵,体验节日氛围,第三环节吃汤圆,与同伴互相送祝福,体验到团团圆圆的节日气氛。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关于风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朗读儿歌,初步了解各个季节的花。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花的图案、有花名的叶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本课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认识12种花,知道它们盛开的时间。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花的图案、有花名的叶子。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播放花的课件,随音乐简单地介绍课件中的花。)(教师: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的花,他们有的淡雅,有的清香,有的朴实,有的娇艳,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楚楚动人。向日葵:它追求光明,始终面向太阳展开笑脸。菊花:有着淡淡的.芬芳,白的白得耀眼,黄的黄得灿烂。梅花:它傲立于凛冽的风雪中,散发着沁人肺腑的芳香。茉莉花:小巧玲珑、芬芳美丽。牡丹花:可谓花之娇子,它雍容华贵,气质高雅,被誉为我国的国花。)
2、看了刚才的礼物,你想说点什么?(学生反馈)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花的世界,一块儿去欣赏月月花。
二、读文识字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3、同桌一起来读课文,可以一人一句地读,也可以一人读一遍,注意听小伙伴的字音是否读准确了,如果没有,你就帮帮他。
4、同桌合作读文,并帮助小伙伴读准字音。
5、女孩子来试着读课文,男孩子看着课文,仔细地听,看看他们字音是否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顺了。
6、女生读文,男生评议。(字音读得是否正确,句子读得是否通顺。)
7、教师:愿意听我读吗?(愿意)好,我读句子,你们就读词,一定要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一个词读两遍。(出示课件,领读第二、第三句,接着让学生分两组读。)
8、再齐读这些词,一个词读两遍。(学生齐读)
9、男女交替比赛读词,看谁认得又快又准,每个词只读一遍。(学生交替读词)
10、读了这么多次生词,你们有没有找到汉字娃娃?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头带拼音帽子,身穿红色袍子)瞧,汉字娃娃们已经摘下了拼音帽子,脱去了红色袍子,还认得吗?一起认认吧,每个生字读一遍。
11、刚才“养”和“香”的字音读得非常好,再读一次。看看谁最聪明,还能用这两个字组成其他的词。(学生用“养”和“香”组词)
12、学生分组认读生字。
三、读文体会
1、读了这么多遍生字,又读了这么多遍词,接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多读几遍课文,一边读一边看上下的图,认一认哪个是水仙花,哪个是杏花。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问问同学或是老师。认得认真的孩子,老师就奖励他一朵花。(教师巡视,发花)
2、做“找花”的游戏。(贴花在黑板上)教师:有孩子得到了老师送的花。得到花的孩子赶紧拿着花来讲台。我们来做个请花上黑板的游戏,全部的孩子学老师的样儿来问:水仙水仙,在哪里?拿水仙花的孩子就向前一步高高举起手中的花儿大声地回答:水仙水仙在这里。然后将花交给老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当老师把花贴在黑板后你们又继续向下问,明白了吗?(做“找花”游戏)
3、花儿,你们都认识了吗?我想再考考大家。齐读老师手里的花名两遍。(出示带花名的树叶)请得到花名的孩子赶紧到台上为你的花名找家吧。(学生贴花名)孩子们看着这些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学生齐读花名一遍)
4、生字读得很准,花儿也认识了,接下来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你最喜欢什么花,就多读什么花。(学生自由读文)
5、反馈读文,教师适时指导。孩子们都很能干,咱们来合作读儿歌怎么样?(男:一月水仙女:清水养。交换读,女:水仙一月男:清水养。)
6、老师现在有些地方不明白,你们能帮帮我吗?(教师:水仙水仙几月开?杏花几月伸出墙?四月什么遍山冈?什么五月笑盈盈?学生:水仙水仙一月开。杏花二月伸出墙……)
7、玩得开心吧,咱们再来拍手读一读。
8、练习背诵:想背课文吗?(想)可以同桌一起背,可以自己想着这些花儿,看着这些花儿美美地背,还可以编着动作背。(学生练习背诵课文)喜欢老师刚才带来的礼物吗?现在老师再送你们一些。(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随音乐背课文。)
9、孩子们站起来吧,和你的小伙伴面对面,我们一起来拍手背课文。
四、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想说什么?
2、课题是指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花的盛开时间?
3、出示儿歌:
花儿好看我不摘。
公园里,花儿开,
红的红,白的白。
花儿好看我不摘,
大家都夸我真乖。
(齐读,谈有什么收获。)
4、小结。(是啊,花儿的功劳可大了!它们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因此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让我们赶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来保护他们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能仿编儿歌。
教学重点
会写8个生字。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本课16个生字,学生齐认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做“摘苹果组成词”的游戏。
4、问答12种花的盛开时间。
二、完成课后练习2
1、教师:刚才你们认得真不错,每个汉字娃娃都认得很正确。可是现在有些汉字娃娃找来了它的兄弟姐妹,你们还能准确地认出他们,并组出词语吗?(出示课后练习2)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
4、学生完成练习。
5、教师巡视,做个别辅导。
三、练习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2、学生认读,扩词。
3、你认为哪些字难记,怎样想办法记住?
4、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全班交流。
6、教师总结指导(引导用上下结构的方法记住“香”、“荷”、“杏”,用左右结构的方法记住“仙”、“桂”、“梅”,范写“荷”、“梅”。)学生随教师书写。
7、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8、教师巡视,做个别辅导。
9、进行作业展示。
四、指导学生仿编儿歌
1、齐读儿歌,你们还知道哪些花的特性和盛开的时间?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3、你们能用刚才说的哪些花编出一首像我们课文一样的儿歌吗?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代表反馈。
5、教师总结。
6、将你们编的儿歌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