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优秀8篇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来灵活调整教案的结构和风格,教案可以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我们系统安排教学,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篇1
设计意图:
在贯彻《规程》、《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从常识教育逐渐过渡到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一味地灌输、传授的方式,让科学教育赋予孩子们以操作和探索,让科学活动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但是科学探究并不是盲无目的,而是要适当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引发幼儿既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探究去解决问题。
本次设计的活动就是遵循这样一种教育方向。活动前让幼儿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能滚动的现象,然后在本次活动中抛出一个需要幼儿去解决的问题,就是让不能滚动的东西,也能滚动起来,这就需要幼儿将已有的形体认识运用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将已有的动手能力发挥出来。而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将会生成出新的问题,这个新问题也就是下一阶段孩子们可以探究的内容了。如此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解决不断的生成新问题,就可以不断地引导幼儿深入地探究学习。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方法,使长方形的牙膏盒和纸张滚动起来。
2、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
易拉罐、皮球、牙膏盒、纸张、记录表
2、操作材料:
牙膏盒、纸张、vcd光盘、圆形玩具、彩色卡纸、小球、铅笔、剪刀、胶带座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老师依次出示易拉罐、皮球,复习滚动的概念。
2、出示牙膏盒、纸张,引导思考皮球和易拉罐为什么会滚动?
二、提出问题:
请小朋友将不会滚动的牙膏盒和纸张变得也能滚动起来。
提示:可以改变它们的形状,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卡纸、小球、vcd光盘、圆形玩具、铅笔帮忙,让它们滚动起来。
要求:可以先帮助牙膏盒,也可以先帮助纸张变一变,做好一个后要放在地上滚一下,如果成功了,就放到自己的椅子前面,然后再去拿另外一个。看谁今天想出来的办法最多。
三、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四、集中分享:
1、依次请有代表性的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根据他们出示的作品记录。
2、同样作品的幼儿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本课的教学从生活实际的情境出发,通过出示几幅运动图片让学生分类并归纳出滑动与滚动的概念。然后,可以让学生找找身边相关的滑动与滚动现象,加深对这两种运动方式的理解。为了引出探讨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我向学生介绍古人是如何利用滚木将大型巨石拖入海洋的,让他们猜测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大小如何?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滚动摩擦力较小,但还是存在部分反对的声音。究竟真理是什么呢,需要通过科学实验得出数据来证明。继而进入本堂课的重点探究环节,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的关系。在试验设计时学生只注意了变量,却忽视了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提醒学生关注仅仅通过一个因素的改变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的变化。学生很快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控制变量。接下来提出问题:怎样根据现有的小车进行改变使其分别进行滑动和滚动呢?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很多同学都提出了只要把小车的轮子固定住,小车运动时就是滑动摩擦了。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全班的一致赞成。于是,每个小组都以此方案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得出了本节课的重要结论: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从实验中可以知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大约是滚动摩擦的5倍。实验得到真知,同时也可以用此结论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常见现象,如:为什么刹车后很快会停下来,为什么工人在搬重物时要在底下垫几根管子等等。紧接着又给学生介绍自行车上的滚珠轴承,通过演示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因为内外圈间有滚珠,这样只有外圈转动,灵活轻便。在课堂结尾部分请同学思考:是不是在生活中人们都在减少摩擦力,有没有故意增大摩擦力的例子,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举例并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更好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有所用。
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小动物的过冬方式。适当了解其他动物的过冬方式。
3.通过创设分别的情境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课前活动】
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吧!他们是谁,你们常常在一起干什么呢?
用“____、____和我是好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_____”的句式练习说话。
【设计理念】
简单的说话练习设计,通过轻松的谈话让学生和教师轻松地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学生学习课文、明白道理做了很好的铺垫。
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快乐。如果你们把老师当成自己的好朋友,那学习也将成为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了《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好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是谁吗?
(生回答,师出示在黑板上)
2.三个好朋友给你们带来几组词语,会读的请举手。
(指名读,齐读)
3.根据前两行词语总结1-2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跟小动物们商量过冬的事吧!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动物过冬。
二、教学3-7自然段
(一)学生自读
1.思考题出示。(师读)
2.学生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3.你记住了谁的过冬方式?(师板书)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2.(生读)思考:燕子为什么飞向南方去过冬?
3.师生对话。教师顺带讲“……也……”“……还……”的句式。
4.小燕子,我问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
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师点击春暖花开图)你还想到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成语?
5.小燕子是一种候鸟,天气凉了,飞向南方,等春天到了,又从南方飞回来,随着季节的转换而搬家,这种过冬方式叫“迁徙”。(师出示)
过渡:燕子的过冬问题解决了,接着是谁和谁商量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商量的过程?谁先说的?(小燕子)
?设计理念:通过对话让学生轻松地了解了燕子过冬的方式及为什么要飞往南方过冬。看春暖花开图,让学生感受了南方的温暖和虫子多,适合燕子生活。适时地问学生想到了哪些和春天相关的成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知识的积累。】
(三)学习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①燕子第几次说?(第二次)所以这里用了关联词来衔接。
②第一句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生练习)
③虫子也快没啦,青蛙不会飞,不能去南方,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为他冬天的生活感到怎样?(担忧)
④(指名读)读出你对青蛙的担忧。
过渡: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青蛙的回答。
2.学习第5自然段
①出示青蛙图和青蛙说的话。
②小青蛙钻到泥里,睡上一大觉,你知道要多长进间吗?(一个冬天)
③你从哪里知道的?(来年)
“来年”可更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明年、第二年)
④吃饱了睡一觉,到第二年春天才出来,这种过冬方式我们称为“冬眠”。(师出示)
⑤自读青蛙的话。
青蛙你饿吗?你冷吗?你为什么一个冬天不吃也不喝呢?
3.分角色朗读
女生细心,爱帮助人,读小燕子的话;男生声音响亮,读青蛙哥哥的话。
青蛙的过冬问题让燕子姐姐放心了,可小蜜蜂怎么办呢?燕子姐姐和蜜蜂是怎么商量的呢?
(四)学习6-7自然段
1.出示:燕子又问小蜜蜂:“……”
①这是燕子第几次说?(第三次)所以这里用了“又”。
②齐读,读出燕子姐姐的关心。
2.蜜蜂是怎么回答的呢?
①(师出示,生自由读)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蜜蜂?
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早”指的是什么时候?(春季)(出示蜜蜂采蜜图)春天与冬天之间还有炎热的夏天和凉爽的秋天。
④小蜜蜂你的蜜够吃一个冬天吗?(够。因为有很多蜜)
⑤小蜜蜂,蜂巢是你的什么呀?
⑥小蜜蜂们,你们在蜂巢里生活怎么样?
⑦指名读这段话。
⑧像蜜蜂这样提前做好准备,冬天就可以无忧无虑了。这就叫“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生齐读)蜜蜂的这种过冬方式我们叫“备粮”。(师板书)
3.指名分角色朗诵。
(五)分角色朗读,感悟友谊
1.小朋友们看得很认真,一边看一边就把自己变成了故事中的小动物了,你最喜欢谁,就把它说的话好好读一读。
2.指名学生带上头饰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设计理念:朗读是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不可或缺,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因此,教学中设计了学生自读、教师引读、个别朗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带头饰表演让学生走进了文本,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友谊。】
三、学习第8自然段
1.三个好朋友商量好了,就要分别了,现在我就是将要飞向南方的燕子,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我是即将钻进泥土里的青蛙,你们又想对我说些什么?
3.我是即将藏在蜂巢里的小蜜蜂。你们又想对我说些什么?
4.与好朋友分别还要做些什么?
5.不要伤心,因为不久我们还将见面。我们有一个美丽的约定,齐读第8自然段。
?设计意图:情景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运用得好,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兴趣,还可以活跃思维,促进感悟,进而突破难点。创设情境练习说话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让学生明白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使教学的情感目标很好的达成了。】
四、小结明理
(出示词组总结课文)课文中的三个好朋友互相关心,难分难舍,相约明年再见。那么,我们和朋友相处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五、适度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和他们一样吗?
?设计意图:适度的延伸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别的`动物也是用这几种方式过冬的,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
以“第二年春天……”为开头,练习说话。
第二年春天,他们又相见了,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贴近自己生活的话题中组织想象,说话写话,为学生三年级的习作训练做了良好的铺垫。】
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狗、小马、小刺猬、蛇、鱼等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3、萌发探究动物奥妙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一些不同的动物睡眠方式
活动难点:
小动物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资料。
2、《摇篮曲》视频,《动物狂欢曲》音乐。
3、故事录音《猴小弟学睡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
1、教师播放摇篮曲视频并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说出人要睡觉动物也要睡觉。
二、观察讲述
1、请幼儿观看动物睡觉的课件,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师:图片中有哪些动物,他们都是怎样睡觉的。
2、引导幼儿说一说各种动物的不同睡觉姿势。
3、找个别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睡觉的姿势。
三、交流讨论
欣赏故事《猴小弟学睡觉》引导幼儿说一说故事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那样睡觉
四、探索记录
师:动物睡觉的姿势是太有趣了,小朋友们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或符号来记录呢?
鼓励幼儿探索记录
五、模仿游戏
教师播放《动物狂欢曲》音乐,任意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请幼儿模仿这种动物睡觉的样子
活动小结:
师生共同复习所学内容
活动延伸:
小朋友将今天学到的有关动物睡觉的秘密将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使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知道气球充了气就会鼓起来,观察并说出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2.喜欢使用打气筒等充气小工具,体验给气球充气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气球,气球托,安全并适合幼儿用的不同类型的打气筒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讨论可以怎样装扮活动室过教师节,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两个色彩、形状相同的气球,但是一个气球有气,一个气球是瘪的,引发幼儿给气球充气的兴趣。
提问:两个气球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你喜欢那个气球?为什么?
2.幼儿自由探索想办法给气球充气,让气球鼓起来。
提问:你想用什么办法让气球鼓起来?
3.幼儿合作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探索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幼儿两两合作,尝试用气筒给气球打气,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在打气和合作过程运用的方法。
大家共同寻找探讨,发现快速充气的方法。
教师小结:
打气时两个人要互相配合,一人打气,气要一下一下地打,另一人要将气球对准气嘴,并捏紧,不能让气漏出来,这样气球才能鼓起来。
4.幼儿再次尝试,探索气球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1)提问:相同的气球,充气多与充气少,气球有什么变化?
(2)请幼儿想办法让气球不撒气,教幼儿学会使用气球托。
5.游戏:打起比赛。
在一定时间内,比一比谁给气球充气成功的次数多。
6.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将打好气的气球进行简单的装饰,美化活动室。
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冰上的危险,有危险的意识。
2、知道自救方法。
二、活动预备
情形图片
三、活动进程
1、碰到险情不慌张:一天,明明和涛涛在结了冰的河面上顽耍,忽然冰裂了,明明掉进了冰窟窿里。这可怎样办呢?
2、自救办法记心上:假如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小朋友要记住:
(1)应大声呼救并往岸上爬。
(2)尽力把头探出水面,双手攀住大块的厚冰,努力不让自己沉下往。
(3)不要站在冰面上,应迅速爬到岸边,以防冰面再碎裂。
3、安全预防很重要冬天温度低,水面常常结冰。但有些时候冰冻得其实不结实,人走在上面很轻易掉进冰窟窿里。看一看,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1)在冰上有裂缝的河面上顽耍。
(2)在刚结冰不久的`河面上滑冰。
4、大家快乐又健康知识小问答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你知道应当怎样自救吗?请幼儿来讲一说,
(1)在水中挣扎。
(2)向岸上大声呼救。
(3)用力向岸上爬。
假如你选择了后两个答案,说明你是个会自救的好宝宝。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蔬菜的食用部位,并尝试进行分类。
2、乐意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蔬菜,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了解、认识常见的蔬菜;蔬菜实物若干;《什么部位可以吃》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说菜——交流分享
1、导入:每天无论是家里还是幼儿园,我们都要吃许多的蔬菜。
2、说说我喜欢的蔬菜
3、重点提问:你喜欢吃蔬菜吗?喜欢吃什么蔬菜,为什么?(幼儿个别交流)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吃蔬菜,喜欢它里面的营养。蔬菜的营养很丰富,有很多的维生素、矿物质,所以我们应该样样蔬菜都爱吃。
二、选菜——了解蔬菜的食用部位
1、看ppt,师:老师这里有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认识的蔬菜多,谁的本领大?
2、刚才我们介绍了各种蔬菜,那你们知道我们吃蔬菜的什么部位吗?(请2—3个幼儿介绍)
有只小熊也爱吃蔬菜,我们一起看看它吃对了吗?听故事《熊妈妈收菜》。
重点提问:小熊跟着妈妈去菜园收蔬菜,它们收了哪些蔬菜?(萝卜、白菜、西红柿)。你听了故事知道萝卜、白菜、西红柿应该吃什么部位呢?(萝卜吃根茎、白菜吃叶茎、西红柿吃果实)
小结:原来,有的蔬菜要吃它的根茎,有的吃它的叶茎,还有的吃果实。
3、尝试分类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4个盆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依次介绍根茎、叶茎、花、果实4个盆子)你们动动脑筋,看清你们的盆子上的字,想想应该挑选什么蔬菜。
4、交流统计
三、吃菜——加深对蔬菜的印象
1、重点提问:你们吃过这些蔬菜吗?
2、重点提问:你们是怎么吃的?(生吃、榨汁、炒菜、煮汤、做蔬菜色拉)
小结:蔬菜的营养真好,是维持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一个人可以长期不吃荤菜,但是不能不吃蔬菜,因为蔬菜含有丰富的营养。我们小朋友每天都要和蔬菜做朋友,天天吃蔬菜,把阿姨准备的蔬菜吃光光,做个健康的乖宝宝。
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篇7
【设计意图】
风、雨、雷、电这些自然现象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遇上下雨天,孩子们大多只能在室内活动,有的孩子便抱怨,下雨天太不好,不能让他们在外面游戏、追逐和玩耍;而望着外面的雨,孩子们又有一种冲动,想去接接雨滴、在小雨中奔跑、踩踩地上积的雨水……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让其初步了解雨,感受雨带来的乐趣,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在雨中嬉戏、玩耍,充分地去感受、去观察、去发现,培养他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事物,让他们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体验和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
2、使幼儿通过和小雨一起玩,初步了解雨。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了解天气情况,选择一个小雨天进行此活动。
2、幼儿自带雨伞、雨衣、雨鞋等雨具,并学会使用这些雨具。
3、幼儿每人带一个废旧的盒子、杯子、瓶、罐等盛雨水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谈谈雨天的感受,说出喜欢或不喜欢下雨的理由。
师:你喜欢下雨天么?为什么?
2、幼儿讨论雨天里能做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想出既淋不到雨,又能和雨一起玩的办法。
(1)幼儿到小雨中和雨一起玩。
①幼儿自己穿上雨鞋、雨衣,打开雨伞(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到雨中自由玩耍(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独自玩、两三个人或几个人一起玩),教师进行观察。
②在幼儿充分感受、自由玩耍、观察发现的同时,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例如:雨是怎样落下来的?落在那里?落到的地方变成什么样了?将雨伞转圈,伞面上的雨水会怎么样?尝试伸出小手去接接雨点,看有什么感觉?手会怎么样?用小脚踩踩地上积的雨水等等。l③幼儿讲讲自己是怎样和小雨一起玩的,以及在雨中有什么样的.发现。
师:刚才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开心地和雨一起玩,而且有很多发现,我们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幼儿再次和小雨一同玩耍。
利用辅助材料――盛水容器,进一步和雨玩耍,如"雨点在歌唱…'收集雨水"等游以往遇到雨天,教师便组织一些室内活动,一般只想到雨天带来的不便,而忽视了、为教育作用,甚至在孩子们被雨所吸引,注意力转移,想去和雨玩耍、想去尝试时还去制止他们。本活动却充分利用了我们身边常见的自然现象,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看、听、摸、踩等多种尝试,让孩子在愉快的玩耍和自我探索中了解雨。
教师可以根据雨的大小不同(如大雨、中雨、小雨、毛毛雨等),将活动进行两次甚至三次,让孩子们在尽情玩耍的同时,积累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当然在狂风暴雨及雷电的天气是不宜进行此活动的,但可以引导幼儿讨论这种天气带给人类的好处和危害。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中班科学轻与重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观察物体的吸水现象,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物体的吸水能力。
2、对实验有探究兴趣,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并记录。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白纸、水果外的塑料网、面巾纸、棉布、纱布、小木块、棉花、泡沫等
2.魔术材料:海绵、水杯、装有水的瓶子等
3.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我今天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1.出示2个杯子,杯子放在桌子上,将瓶子里的水倒进杯子里,请幼儿猜猜水在哪个杯子里。(音效)
2.猜测并揭示魔术秘密。 请幼儿猜测水倒不出来的原因。揭晓答案,原来水被海绵吸收了,演示海绵吸水的过程。
3、你想不想来试一试?颜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
二、幼儿通过实验感知不同物体的吸水能力,交流操作经验
1、简单介绍操作材料(ppt展示) 操作材料:白纸、水果外的塑料网、面巾纸、棉布、纱布、小木块、棉花、泡沫,材料人手1份。 幼儿人手一份:托盘、水杯、瓶盖子 请一名幼儿上来与教师一同示范如何选择材料。要求:思考后选择物品实验,物品不能从杯子里掉出来,水要适量(2小杯),在操作盘里操作。
2、自由选择材料,寻找可用来吸水的材料。
3、幼儿操作,教师协助。
4、操作结束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1)你都试了哪些材料?有哪些可以吸水?你上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好吗?
(2)请个别幼儿演示
三、幼儿再次尝试,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1、“我们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吧!”投影记录表,“海绵吸水,演示打钩,告知不吸水打叉)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吸水的用√表示,不吸水的用×表示。
2、展示幼儿实验成果(投影记录表)
四、活动延伸,迁移生活经验 (ppt图片)这些吸水的物品在生活中有很多作用呢,毛巾吸水可以洗脸;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纸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棉花做成棉签,打针的时候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