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月饼作文参考7篇
通过头脑思考和语言组织,作文能够引导读者思考积极的问题,优秀的作文是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看月饼作文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看月饼作文篇1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传最早还是在唐代,唐太宗在贞观四年时,征讨突厥得胜并生擒其头领,八月十五凯旋回京。为庆贺胜利,京城长安通宵狂欢。当时有个经商的吐蕃人向唐太宗献饼祝捷。李世民接过华丽的礼盒,拿出胡饼笑指天上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之把胡饼分给群臣食之,这胡饼就是后来的月饼。
还有一种流传更广的说法,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 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了一条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字样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了元朝。 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我国东北地区,更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人们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谐成天下人们美好的心愿。
看月饼作文篇2
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
又到了每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圆的中秋节了。往年,妈妈总要去南京路买些月饼,可今年不凑巧,都卖完了。于是,我们决定回家自己做月饼,自力更生!
先去买食材,也就是馅料。到家后我和妈妈赶紧把面胚子和好,放点儿蜂蜜,放点儿牛奶,多了点儿那个,少了点儿这个可都不好吃,再放点糖,就更甜了。
接着,我把买来的花生、瓜子、杏仁、芝麻和核桃炒熟,用研钵压成碎丁。我揪了一小块面团称重后使劲搓揉,可是这面团怎么都不肯向我“屈服”,像个魔术师,调皮极了,一会儿变成椭圆形,一会儿变成多边形,我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把面团变成小球,呀!一不小心把整碗的馅料都打翻了!妈妈赶紧替我把碗扶起,用硅胶铲把散落在桌上的馅儿刮进碗里。呼——还好!
我把面团压扁,放入五仁馅,然后像包小笼包那样把口封上,再次揉成圆球。最后,小心翼翼地放入月饼模具中,轻轻地在桌上面磕几下,“啪”!一个五仁月饼就成形了!将它置在烤盘上,放入烤箱七八分钟左右,温度在260度上下。
“叮——”金黄的饼与皎洁的明月相辉,打开烤箱的.门,那香气似一缕青烟飘入鼻腔,诱人至极!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看月饼作文篇3
一天语文课上,苏教师对我们说:“我们下节课吃月饼,感受一下中秋节,好吗”话音刚落,我们下头的这帮馋虫便翻腾起来:“哇!吃月饼啊!”“真是幸福!”“苏教师太好了!”……
“叮铃、叮咚……”一阵音乐声响起,大家赶快坐好,迎接月饼的“到来”。苏教师进来了,对我们说:“月饼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广式月饼,还有一种是苏式月饼。平常我们家中吃的大多数是广式月饼,今日我们就来尝一尝苏式月饼,好吗”“好!”大家一齐欢呼鼓掌。教师叫我发月饼,我偷偷用鼻子闻了闻,哇!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
我把月饼一块块发下去,再看看同学,都已经垂涎欲滴了。我低着头闻了闻,嗯,跟刚才我偷偷闻的味儿不一样,这次细细一闻,有肉香。又尝了一口,好吃,油油的,却不腻,真可谓闻着香,吃着也香。我边吃,这肉汁边从嘴角淌下来。吃了几口,没了,可肚子里的馋虫还是在叫“馋死我啦!我要继续吃月饼!”我擦了擦脸上的肉汁就抬起头,哈哈!同学们的吃相真是千姿百态。瞧!赵峥禹吃了还剩一点点,突然不吃了,说要把剩下的美味带回去给妈妈尝尝;王俊杰拿着月饼在哪里端详了半天,一口都没动过;最要命的是王宁静手还好好的拿着月饼,可她这舌头从嘴里溜出来,舔着落在餐巾纸上的月饼屑,笑死我了……
品完了月饼,心里突然涌出一种幸福感,是月饼的美味,还是苏教师的爱与祝福应当两样都是吧!
今年的中秋,是和以往与众不一样的,是一个最令我难忘的中秋!
看月饼作文篇4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是个美好的日子,更是个吃月饼的日子。这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学校做了一次月饼。
第二节课还没开始,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语文书等待语文老师的到来。没想到没等到语文老师,却等到了一个陌生的老师。同学们都很好奇这节课要干什么。
上课铃打响了。电视上显示着几个大大的字:怎样做月饼。老师发给了同学们一人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些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和怎样做月饼的相关知识。老师讲了怎样做月饼和一些中秋节的故事后就带我们去了活动教室。
到了活动教室,一些都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我们只要动手做就行了。一个小组一个桌子,桌子上有盆、面粉、馅料、模具等各种材料。第一步是和面。盆里,和面要的材料已经配好只等我们和了。
只有一双筷子,一人和一下,把面和的像一盆散沙,只能强行把他们揉在一起。接下来,要把面团平均分成12份。这可是最难的了。这面团像是淘气的孩子,揉着揉着就散架了,幸好后来一个老师前来帮忙,我们才得以完成这一步。然后,就是把每份都揉成团了。这很简单,揉完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捏起他们,好像使劲一点就会碎掉。再就是把它们一个个摁扁,放馅,捏紧,团成团,放到模具里,压扁,摁出来,一个个可爱的月饼就做好了!
这次自己动手做月饼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看月饼作文篇5
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中秋佳节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优美诗篇,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发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别样情怀。
然而在这,我并不是抒发离别愁绪,也不是感慨悲欢离合,而是要“叹月饼”。
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想一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洁的明月有说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月饼却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节,人们吃的是“意蕴”,而现在的月饼,吃的却是“面子”。
走进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饼令人大吃一惊:豪华的外包装令人目眩,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气派”,镀上了一层“面子;再看价格,呵,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有些更豪华的,价值过万呢!待拆开一看,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味道,相差的却只是那一层层数不清的“纸盒子”。
这等“面子”老百姓可撑不起,倒是给“走后门”和“开后门”的人撑起了一条“捷径”。比如我家对楼的某局局长,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节这阵子,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都是小心翼翼的弯着腰进去,眉开眼笑地挺着胸出来,而且手中的月饼盒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也不知这样的月饼还有什么滋味,这样的中秋节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月饼越做越上档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应证。但中秋节里吃月饼尝的是一家人团圆的喜庆,若把它当成是一种“办事”的“工具”,那这个中秋节还有什么“意蕴”可言呢?
看月饼作文篇6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片月饼一片情呀……”只要唱起这首歌,我就会想到那次做月饼活动。
看,家委会的成员们正忙着呢:铺桌布,端材料,准备奖品……一时间里,教室乱哄哄的,但是大家都无比兴奋、无比激动。
首先,朱好阳妈妈跟我们聊了聊关于中秋节的一些典故。接着,做月饼的师傅上台了,只见她身穿白色衣服,头戴白色厨师帽,脸上还套了个大口罩。这身打扮,让人感觉她干事利索、干脆。她让我们拿出一个冰皮,照着她的样子,搓圆、压平到跟手掌差不多大小,再拿出一个馅放在中间,把馅包起来,再搓圆,一个月饼的基本形状就做好了。
我认为这太简单了,可没想到,刚压好,冰皮中间就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我便有些不高兴,噘了噘嘴,继续做。可这次做的又厚又小,馅儿都比冰皮大,可我不气馁。第三次终于把冰皮压得正好,不厚也不薄,不大也不小,最后一个圆球就在我手里啦!
可做到第二个时发现冰皮太黏了,不是粘在手上掉不下来,就是把它抠下来的时候还有一半粘在手上,这样就得反复做,弄得我大汗淋淋。做月饼的师傅好像很了解我们似的,不声不响地送来了一堆面粉。有了面粉,终于不黏手了。
好不容易做完八个小月饼,我抬头看看其他同学做得怎么样,他们有的搓冰皮、有的在包馅儿,还有的在用模具按压月饼,一个个兴致盎然……
“高兴吗?”师傅问我。“高兴!”我大声答道。这真是令人难忘的一天!
一个月饼代表一份情意,我要把亲手做的圆圆的、甜甜的冰皮月饼与家人一起分享,欢度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看月饼作文篇7
今天,是我第一次做月饼,体验很新鲜,快来和我一起互动吧!
到了我们的手工房之后,才发现屋子里面已坐满了小伙伴,我赶紧找一个地方坐下,准备随时开工。
这时,老师端了一盘绿豆沙来,里面还夹杂着一些红豆沙。哦!怎么都是我喜欢吃的呢!好想尝尝纯豆沙馅儿的味道,正要伸出去的手瞬间觉得不好意思啦!转身看到了一盘油光发亮的面团,下来老师要教我们怎么用月饼皮包豆沙。有的豆沙大小克数不一样,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把我们搞得头昏脑涨的。最终,还是我们的巧手把包月饼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我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月饼模型,有圆形的,还有一个正方形的,我们把包好的恐龙蛋放在模型里,慢慢按压,然后一个一个摆放在烤盘里,好整齐,大家心满意足地去洗手了。月饼也要进烤箱了,不一会儿就闻到浓浓的香味,这时,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看看自己的成果。
好了!好了!老师把把烤好的月饼切成一块儿一块儿,告诉我们小心烫,没等老师说完,我们才不管呢。顿时,一盘月饼就这样吃光光啦!
呃!说了这么多,虽然是一次做,可还是念念不忘,我的月饼初体验,给我最有意义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