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4-01-30 17:36:35 分类:心得体会

想必你在平时生活中,也遇到过要写心得体会的机会吧,人们在一些事情上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为此应该写一篇心得,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5篇

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篇1

通过学习,深切感到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感到无比的自豪,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期中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作为教师不仅仅只是将我们的目标关注在学生科目成绩上,通过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更多的时候老师更应当去关注一下学生的成长轨迹,才能更有效的知道学生需要的“路线”,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中,不是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要会学习,必须先学会做人,品德的教育不可缺少,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品行端正,道德高尚,在思想道德方面也很优秀的人,相信这才是育人的根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重任的我们,[ ]必须时刻不忘记时刻学习,善学钻研,具有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真正去热爱这份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从自身所从事的事业中感受到快乐,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产生事业上进步的动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

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篇2

在市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领导和组织下,我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和发展规划纲要》,这是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具体表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重新燃起了更多欲望,同时也再次深感作为人民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责任。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在不断进步:实施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希望工程”等扶困助学工程;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每一位义务教育段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费制”;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严格考风考纪,确保教育的公平、透明等都已惠及了全国人民。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在发展目标中,职业教育在未来必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社会认可。科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务管理上 是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精神和思想的,我们前进的方向是正确的,所走的道路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同时,我们在教学管理上的探索和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该以此次《规划纲要》的学习为契机,以提高教学服务能力为推手,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农村远程教育网的资源共享,信息化现代化的城市班班通建设,当代教师再不是处在只能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三大教具时代。“一贫如洗、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也再不是现代教师的真实写照,“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不再是句口号,每年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红火场面足以向世人昭示教师职业的巨大吸引力,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人才开始青睐教育事业,“中小学教师实行绩效工资”更加稳定了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怎样的人算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我们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因材施教”再次成为本纲要中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教师的任务是努力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健康成长,而不是批量生产统一型号统一性能的某种产品。

因此,树立职业理想、提高职业道德、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教育,是我们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篇3

十年教育改革,相对与邓小平爷爷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来讲,只是一个短短的十年,相对于中国教育迷失的这么一段时间以来,也是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段。

中国教育在近几年以来,一直被老百姓所诟病,遥望十年之前,大学生的社会地位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境地,如今却是民工,蓝领,还是白领,都会有大学生的影子,在城市,被称为蜗居,蚁族;在城镇家乡,被称为啃老族;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未来分外的迷茫

十年反思。我们模仿西方教育,小学中学的义务教育逐渐健全,但是却因为升学率等面子问题,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学校失去了童年的,少年的,青年的乐趣,过上了比成年,中年,老年人更繁重悲惨的生活;高中大学的高等教育,因为急功近利,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导致现在的大学,甚至研究生含金量直线下降,学术腐败,学校学习气氛极差,甚至培养出一批连生活抖很难以自理的大学生。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征集稿,就是为了改正错误。犯错不可怕,只要认错,就怕错了不认。长期以来,积蓄在心里对于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在这个纲要里面提到了,让我们对于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充满了憧憬。但是也看到了很多相互之间难以协调的内容,比如培养同学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协调的。

下面我就以具体内容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本纲要在战略的角度谈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改革的目的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作为二十字的工作方针,确定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目的性。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根本,个人认为是跟国防,经济,同样重要的三个点。任何一个点失去了平衡,都会导致国家机器的`运转不能。而教育恰恰是关系到未来的国防,经济的运转正常,所以教育可以说是国家的第一重点。

学前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这个是至关重要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教育,做好学前教育,教育机构必须历尽全责,而更重要的是向家庭,家长灌输学前教育的方法方式,帮助儿童在小的时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可以为以后孩子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提出,农村因为家长基本忙于生活的奔波,比如外出务工或者下地劳作,会比较缺乏时间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或者送孩子上学前教育班,我建议国家应该出很大的资金和宣传,选一批有爱心,希望从事教育事业,希望回归田园的大学生或者培养一批这样的人,深入到农村,为农村的学前教育服务。

高中阶段教育,我觉得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一个人人生观建立的过程,就现在的高中生,甚至大学生而言,包括我们当时在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人生究竟应该走怎样的路,还是相当的迷茫的,我觉得高中阶段,在加强价值观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同时,纲要提出的高中教育多样化,应该是我们非常想看到的。

继续教育,这是一个新概念,学习型社会就是因此而来,其实先进社会,稍微繁华一点的地方,已经渐渐的植入了这种思想,在社会的竞争压力下,不学习的同志,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抛弃。如果全民都列入了继续教育的范围,中国以后的社会,必定是竞争激烈,也必定是蒸蒸日上,飞速发展的。

纲要还提到了特殊教育,对于特殊教育的人群,社会和国家都应该给予充分的帮助和正确的态度,同样是为了稳定社会,发展社会必不可少的部分。

纲要第三部分体制改革,作为很多概念的更替,学术交流,师资力量,高考问题,教育腐败等,这些都是教育体制的诸多问题,在纲要中充分做了很多的任务安排以及战略部署,我个人认为教育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师资,老师作为古代天地君亲师排位的第六位,在现代社会,完全没有资格上排位,并且也处于一个比较弱势,或者比较奇怪的位置。老师自己不尊重自己,学生不尊重老师,家长不尊重老师,社会不尊重老师,导致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对学生的责任感相当的有限。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老师应该随时保持高尚的情操,对自己的价值观不断的鞭策,因为你们要教的,是中国的未来,而不仅仅是那么几个学生。纲要提到了很多改良师资力量的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组织老师学习,需要老师随时保持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再达到德育学生的目的,最后才是知识的教育,向这样的老师,才能在这个世纪中担起中国教育的重任。

纲要的最后,就是一些试点改革的注意事项,以及实践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相信通过这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国的未来,也许会相对明朗一些。

现在《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改革创新的举措大体沿着这两个方向推进。我们相信,在这些宏伟目标的指引下,教育能够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事业,成为群众拥护的工程。

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篇4

20xx年10月12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我在参加集中学习会的同时,还进行了自学。通过学习,我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关乎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教育规划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下面,我简要谈谈自己的两点学习心得: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全部潜能的过程。作为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各种教育形式衔接、各种培训方式并举、各类学习资源互相融通,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作为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立足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篇5

贯彻落实《纲要》精神 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学习和我州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谈谈对教师培训工作粗浅的认识。

一、我州教师基本情况

1、教师年龄结构

从调查统计显示:我州中小学教师40岁以下的教师约占全州中小学教师总数的80%左右。因此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全面促进中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尽快成长、快速提升、早日成熟,这应该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州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

2、教师职前培训情况

近年来,我州在新教师的选拔和聘用上,已逐步面向全社会、面向各级各类院校选拔优秀人才来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今后我们应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常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特别加强对这一部分非师范毕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3、教师学历情况

全州小学教师中达到规定学历的教师1553人,学历合格率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达到规定学历的教师826人(高中本科以上学历236人,初中专科以上学历590人),学历合格率为%(高中%初中%),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从以上数据我们明显看出: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普遍有较大幅度提高,全州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但高中不达学历的教师依然存在。

二、教师参加培训情况

1、教师对培训制度的认识

目前,部分教师对培训制度的认识不够,不知道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误认为学校把教师培训与教师续聘、评模评优、晋升职称和年终奖励挂钩是不合理的。部分校长对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负有首要责任不明确。这说明一些学校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时,只是主管人员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安排,根本没有深入一线了解教师的心声。

2、教师参与培训学习情况

(1)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问题研究、参与分享、合作交流是教师最愿意参加、最受欢迎的三种培训模式;广大教师普遍认为:教学观摩、问题解决、案例教学是有效提高 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实践训练方式;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是更新学科知识和掌握教学技能的主要培训模式;问题解决和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主要学习模式;专题讲座和名师带教是新教师培训的主要教学模式。

(2)教师感觉最有收获的培训模式依次是集中培训、脱产进修、校本培训和远程培训。这一方面说明集中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一种主要形式,已被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和认可,这种培训形式在引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上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培训模式,对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新的培训模式略显不适应。

三、教师培训效果

通过参加培训教师认为自己研究的意识增强了,研究的思路也拓宽了,培训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是非常必要的。今后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已成为全州中小学教师的现实需求。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他们迫切需要获得课改方面的新知,同时也迫切希望自己的专业水平尽快得到提高。这充分说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他们在课堂改革实践中已经深深地感受和体验到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州中小学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制度和管理以及培训效果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组织和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培训制度不健全。(1)制度建立缺乏实效性。制度建立不能从学校实际出发,不能从教师现状出发,学校出台的教师培训制度只是为了应付平时的工作检查,没有真正的实用价值。(2)制度落实不重过程性。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编制紧张,组织管理人员不能全身心地为教师培训工作服务,由于缺乏过程管理,致使教师培训工作多数流于形式。(3)制度执行缺乏保障性。其一,学校内部事务繁多,教师培训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受到其它工作的冲击和影响而导致培训工作的开展不能正常进行。其

二、农村牧区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低,由于缺乏名师和专家引领,致使教师培训内容仍停留在观念的灌输上,不能使培训工作向纵深推进。

2、教师培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培训工作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我州各中小学在教师培训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致使多数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随意性较强、积极性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 效果。

3、新的培训模式不能及时适应。一是由于受传统培训模式的束缚和制约,多数教师安于现状,对新的培训模式持漠不关心的态度。二是一批批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被不断“流失”,致使农村牧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下降,城乡教师资源越来越不均衡,由于缺乏名师引领和专业指导而直接影响到新的培训模式的有效实施和开展。

4、教师培训经费难以落实。我州中小学办公经费中实际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远远低于国家或省、市规定标准(生均公用经费5%)。由于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不足,导致多数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机会很少,这样各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仍然在低层次、低水平之中徘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策略及建议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得出的结论,针对目前我州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制定相关的制度,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上述问题提几点建议:

(一)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加强组织和管理使教师培训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一是完善和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各校必须建立、健全 教师培训各项制度。校长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全程管理,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程服务。(1)各校要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2)以各级各类培训为依托,促使教师参加多种渠道培训、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提升专业水平。(3)从本校教师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教师培训长远规划,教师本人也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专业成长计划。这样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从而使全州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二是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为鼓励和约束中小学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有必要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绩考核登记制度与年终考核、评优评模、职称续聘紧密结合的管理制度,有效地制定符合教师继续教育特点的评估体系。建立教师业务学习的各项档案,加强平时督查和年终考核。这样既加强了教师培训的过程管理,也达到了教师培训的目的,从而确保全体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依靠有效专业引领,全面提升校本培训水平思想和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教师的成长如果在专家的指引和共同参与下,教师培训工作会少走一些弯路。大多数教 师认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借助专业力量和自己一起备课、评课、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研究、反思是最受欢迎的培训方式,这就是当今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校本培训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成果分享。为此在今后校本培训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抓领导,提高校本培训认识。校长是校本培训中最关键的人物,既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又是校本培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通过专项培训让校长全面认识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开展校本培训的方法和模式,为积极引导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打好坚实基础。

2、重实践,提高校本培训质量。优质高效的培训是校本培训的生命线,植根教学一线,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课堂观摩等方式来调查教师的实际需求,从而了解教师、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认识和困惑,然后对教师提出的困惑进行研讨,筛选出值得“追究”的关键问题,将这些问题转化为课题,生成富有学校特色、切合学校实际的培训课程。

3、多形式,保证校本培训实效。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选择最佳的培训方式对于提高校本培训质量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问 题,有了问题就要解决,“快餐式”研讨会、“小课题研究”、“菜单式”讲座、“沙龙式”互动等这些活动方式都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全体参与、共同研讨、共同解决,从而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校本培训的落脚点,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名师或专家上课将新课程理念直观呈现出来。课后参训教师与专家进行零距离对话,让参训教师真实感受到新课程理念如何落实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为了引导教师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组织参训教师登台作课,名师或专家进行点评。参训教师通过对自己课例的分析和反思,进一步得到名师或专家的指导。这种“实战式”的培训方式有助于参训教师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坚持并完善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1)充分发挥州、县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开展送教下乡帮扶活动。针对全州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学的现状,组织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计划地分批、分科目深入到全州中小学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课后名师与一线教师进行零距离沟通,与一线 教师共同研究教学中的困惑问题并帮助一线教师走出困境。(2)加强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管理和使用,积极为他们外出学习创造条件,使他们的师德修养、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骨干、引领作用。

(四)保障经费投入,确保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民族振兴的关键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基础,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办学品位的关键,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教师参与培训的有力保障是培训经费的足额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经费的足额投入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教师培训是政府行为,培训经费应以政府拔款为主。为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政府应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5%和教师工资总额的%用于教师培训,为教师培训提供经费保障。(2)各校应保证生均公用经费5%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专帐。(3)教师外出培训或集中培训采用上报制度,加大主管部门对教师培训工作和经费使用的监管力度。(4)加大对各校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力度,保证教师培训的合理使用。(5)建立教师培训经费由政府、学校、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从根本上解除教师培训费用难这一后顾之忧。只有教师培训经费 投入有了保障,全州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

(五)进一步强化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 为促进全体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发展,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主动性。(1)形成继续教育考核与教师年终考核、晋升职称、职称续聘、评优评模、外出学习相结合的管理机制。(2)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各种档案管理,并加大督查力度。(3)树立典型、交流研讨。通过开展创建“校本研训示范校”活动,树立几个继续教育工作开展较好、有创意的典型学校,利用开研讨会、现场会等形式,宣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从而引导和促进基层学校和教师深入持久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把我州教师教育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有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有主管部门的科学管理,有全州中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州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定能得到提高,我州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取得跨越式发展。

《2024一规划两纲要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