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以内的减法教案6篇
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教案编写的重要依据,缺一不可,教师通过准备一份教案可以科学规划教学时间,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十以内的减法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十以内的减法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5以内的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了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所以根据学生特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铺垫。让学生摆学具,先摆3个,摆5个,再把3个分两堆,把5个分两堆,分别说说怎么分的。让学生回忆学过的5以内的组成,为5以内的加法做准备。
2、探究新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感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让学生说出图意后,让学生拿出小棒代替气球摆一摆,让学生知道把小丑两只手上的气球合起来要用加法,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学生很想表现自己会了,争着要边说边做“合起来”,这时多让一些学生说一说,加深印象。再请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并指导学生认识加号。算式列出后,再请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什么什么意思,为学习解决问题作准备。在计算出结果时,问问学生是怎么算的。学生有的说想的分合式,有的说数数算出来的,对此不强调某一种想法,对每一种都表示肯定,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待到以后进行大一些数的加法时再由学生自己选择最方便、最合适的方法,留给他们思考的空间。
3、分层练习。先让学生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问合起来一共有几根,体验把两只手的小棒合并在一起就是3+2=5、这样的游戏进行几次后,让学生看书p24“做一做”,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对于第三幅图,有的学生会从图上的人物来说算式的意思,有的会从桌上的纸鹤来说算式意思,都给予肯定。
本节课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乐趣。同时教学后觉得在练习多样性、趣味性上还需要再改进。
十以内的减法教案篇2
活动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要求: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导人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3+3,7—4,8+1……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6”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3,5 2,1+5+3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十以内的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解析:
?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少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 94-44=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谈论学生熟悉的农家乐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 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搜集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扶着学生学习了例1,例2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引导他们用解决例1的学习方法,举一反三的.学习例2,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现算法优化的思想】
三、运用知识,提高巩固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基础训练,使枯燥无味的连加、连减的计算变得有趣,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十以内的减法教案篇4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师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
①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估算。教师在引入主题,展会讨论,巩固练习等五一节上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矿泉水瓶,乘火车和乘飞机,购物,看书等。以生活化的情境为载体,以估算为内容,把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和估算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想出来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估算时鼓励学生寻求多样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学生独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时,学生就想出了多种合理的估算方法,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也看出他们理解了估算,懂得运用估算。
③发展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流利的数学表达能促进更广阔的数学思考。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估算过程。学生在表达中加深了对估算过程的印象,对估算理解也更准确。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③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第98、100页采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矿泉水瓶能再利用吗?矿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个月来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电脑展示例题5;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①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量吗?
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教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a.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么列式?
板书:192+219=
师:不计算,估一估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并对计算结果作出预测和解释。
十以内的减法教案篇5
第一课时
教学课题: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破+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第二课时
教学课题: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
第一组植树8棵,第二组植树9棵,两个小组一共植树多少棵?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你能根据列出的加法算式说出一个减法算式呢?说说这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和差表示的意义吗?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二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二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练习二的第9题。
2、完成第12页思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三课时
教学课题:
十几减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 )=16 8+( )=13 9+( )=15 8+(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一共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巩固破十法)]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巩固“想加法算减法”)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了十几减9一课作基础,学习十几减8就减低了难度。孩子们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圈一圈,摆一摆,从而使学生建立了减法的模型。为今后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个别同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有待提高,平时要加强口算训练。
十以内的减法教案篇6
教学内容:小学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本教学设计主要使学生通过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交流,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和复习,现在一段时间,把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