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爷爷教案7篇

时间:2024-06-26 13:36:14 分类:工作计划

编写教案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撰写教案可以帮助规范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风爷爷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风爷爷教案7篇

风爷爷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出现,通过桃子落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向孩子们介绍了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从而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科普类读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知识面较宽,因此对本课充满好奇心。另外本课和前一课《棉花姑娘》体裁相似,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通过自读感悟自学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设计特色:

自读感悟,重生活,重体验。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画简笔画(一只小手):这是什么?手有什么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说)

2、教师再画地球:地球爷爷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

3、教师板书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设计意图:兴趣是儿童的老师。从儿童熟知的“小手”入手,突出地球爷爷"手"的与众不同,以此为切入点,更容易唤起儿童探究的欲望。)

二、自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实在读不好的句子做上标记,请教学习伙伴或教师。

(设计意图:带着要求读书,目的性很强,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对于读书中的疑难要学会圈画,意在逐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

(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设计意图: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当小老师更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打乱顺序挑战读。(指定一人读,同学打等级,另一人如果不服气可以向他挑战。)

(4)做游戏:同座互拿字卡比赛读。

(5)把生字送回课文的词语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读得全对的小组可以得到地球仪模型。)

(设计意图:这几种检查形式都是遵照儿童活泼好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设计的,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自主参与的意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竞争意识。)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设计意图:打乱教师包办代替"串讲串问"的传统讲授式,从学生的主观愿望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读书效率。)

4、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请求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小动物和地球爷爷的对话。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朗读指导举足轻重,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拨引导于关键处,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自主感悟中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5、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先以4人学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必须加强指导,避免流于形式,特别要注意学生情意态度的培植,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带头饰读、自编自演课本剧)

(设计意图:表演朗读能限度的展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7、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能自己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回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并非形式上的套话,教师一定要精心呵护孩子饱满的好奇心,善待学生的提问。)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演示回形针靠近磁铁的实验。学生观察,亲自感受。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设计意图: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比较抽象,通过演示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留心身边科学的精神。)

2、拓展: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大家互相评议。)

(设计意图;架设生活和课本的联系,调动学生日常生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正确的情感态度。)

3、总结谈话:地球爷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语文小天地,生活大课堂。把探究的视角指向广阔的生活天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四、指导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王”字与王字旁的异同;“跳、桃”结构一样,字形相似,可以结合起来指导书写,“足”字的捺变提,“木”字的捺变点,“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六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五、课外建议: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他们给你写几句评语。

2、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有关地球方面的书刊,并在早读时间“黄金屋”上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后把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

3、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风爷爷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小乌龟看爷爷》这次活动把小乌龟行动缓慢的特征融进了一个饱含亲情的故事情节中。这个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理解故事、讲述故事等引导幼儿开展活动,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激发对周围人的情感。为此,在设计中,我着眼于"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切入点,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画面,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和老师共同讲述故事,进行故事表演,突破老师讲幼儿听的传统讲故事的方式。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不注意对他们进行爱的情感教育,也不注意自身的修养,使得这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给予,表现出缺乏爱心,为此我在目标中加了让幼儿体验亲情懂得如何关心周围的人。通过故事激发他们爱周围人的情感,活动最后让幼儿以爱爷爷为支点延伸到关心爱周围的'人。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小乌龟因行动缓慢而发生的趣事,体验角色之间的亲情。

2、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

3、体验关爱长辈的情感。

三、活动重点

通过图画,理解故事内容。

四、活动难点

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大胆表述。

五、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若干、小动物贴绒教具。

六、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感知故事内容。

1、猜谜语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有一个小动物身上有个大罗锅,走起路来慢悠悠)

2、播放课件,感知故事内容。

3、教师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面有谁;小乌龟带了什么礼物去看爷爷;路上碰到了谁,他们说了什么话;小乌龟带了礼物看爷爷,爷爷心里是怎么想的。

(二)、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边讲边出示教具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学讲故事中的对话和短句。

1、出示小乌龟教师讲"我很想爷爷了要去看爷爷,给他带一颗苹果树"请幼儿学说一遍。

2、教师继续出示教具小蝴蝶和小鸟说"你要去干什么啊"小乌龟说"我要去看爷爷给他带一颗苹果树去"请幼儿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3、教师出示乌龟爷爷,幼儿学说小乌龟和乌龟爷爷之间的对话。

(三)、故事表演

1、个别幼儿表演:请四位能力强的小朋友分别扮演小乌龟,小蝴蝶,乌龟爷爷带上头饰,进行故事表演,起示范作用。

2、集体表演:请幼儿自由选择扮演角色大胆表述讲述故事。

(四)、讨论怎样关心长辈听了小乌龟看爷爷的故事,你想到你为你爷爷爸爸妈妈奶奶做些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七、活动延伸

制作送给爸爸妈妈奶奶爷爷的礼物,增进关心他人的情感。

风爷爷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2、初步感知礼物不在于礼物的大小,发自内心的祝福就是最好的礼物。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挂图,青蛙,蛤蟆,礼物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受过生日礼物了吗?那你有没有收到过生日礼物?

幼:收到过,师一张贺卡。

师:那你有没有送过别人生日礼物

幼:送过。

师:老师今天讲的故事中的青蛙,要送给好朋友蛤蟆一个礼物,因为再过几天蛤蟆就要过生日了,青蛙提前准备了一块布,小朋友们认为可以做什么呢?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用这块布做成什么礼物送给蛤蟆?(幼儿自由猜想)

二.欣赏故事。

1.教师讲解故事,幼儿认真听。

2.提问:故事的题目叫什么?故事中都有谁?

3.教师出示挂图讲故事,幼儿思考问题。

师:小青蛙想把布做成什么礼物送给蛤蟆?做成了吗?

幼:衣服,衣服剪坏了.

师:衣服剪坏了,布变小了,怎么办呢?小青蛙将错就错想把剪坏的衣服做成什么?

幼:、背心,结果也剪坏了。

师:小青蛙心里怎样?会说些什么?(幼儿学学小青蛙难过的样子)

背心又剪坏了,布又变小了,怎么办呢?

幼:小青蛙又想把背心做成帽子。

师:哎呀,小青蛙的运气太不好了,帽子又剪坏了,心里怎样?

幼:非常难过,伤心了。

师:最后青蛙会送什么礼物给蛤蟆呢?

幼:送了一个小手绢

师:蛤蟆收到礼物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非常高兴。

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

幼:懂得了礼物虽然很小也很珍贵。(幼儿自由发言,有理即可)

三、表演并复述故事。

1.找两名幼儿上黑板带上头饰来表演故事。

2.老师拿着图片引导全体幼儿复述故事。

3.请一位幼儿上黑板用图片来复述故事。

四.请幼儿把《送给蛤蟆的礼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这堂课总的来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高。我的语言教学设计主要有三个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欣赏故事,

三、表演并复述故事。

在幼儿学习故事的环节中,我利用问题一环扣一环,引导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幼儿对这个故事的理解,我让幼儿上黑板表演故事,更加深入的理解故事,从而达到复述故事的效果。

风爷爷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动物避暑的方法。

2、尝试表演故事,根据所扮演的角色清楚地讲述避暑的方法。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谁跟小羚羊去避暑》插图、故事音频、配乐音频。

2、纸质教具:小羚羊、小红马、小黑狗、小黄鸡、小松鼠、小灰兔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讨论夏天有哪些避暑的方法。

——夏天天气很热,你有哪些办法能让自己凉快些呢?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带领幼儿了解小动物们避暑的方法。

——故事中,小羚羊要去做什么?

——小羚羊邀请哪些小动物跟它一起去避暑?

——它们去了吗?为什么都不去呢?

3、教师给幼儿发放角色头饰,引导幼儿角色扮演,指导他们讲述自己避暑的方法,并配合相应的动作演绎出来。

——小红马用什么方法来避暑?如果你是小红马,出汗了很凉快,会怎么表现呢?

——小黑狗用什么方法来避暑?你能学学它是怎么做的吗?

——小黄鸡用什么方法来避暑?你能学学它的动作吗?

……

4、播放故事配乐,引导幼儿一边说台词一边做出相应的避暑动作。视情况,多请几组幼儿进行表演。

附【故事】

?谁跟小羚羊去避暑》

炎热的夏天来了,小羚羊的妈妈要带孩子到高山地带去避暑。小羚羊想,还有许多小伙伴也一定热得难受,得约大家一起去。“谁跟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红马奔跑过来,对小羚羊说:“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样凉快极了。”原来她身上有许多汗腺,热了就出许多汗来调节体温,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听说小黑狗身上没有汗腺,一定热得受不了,去约他避暑吧。”这时,小黑狗正趴在一间屋檐下,张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黑狗弟弟,高山地带凉快极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不好?”小羚羊对他说。“谢谢你!”小黑狗摆摆尾巴继续说,“我身上没有汗腺,可舌头上有许多汗腺呢。我伸出舌头,就是用它排汗,调节体温呀。”

小羚羊说声“再见”走到一棵大树旁,看见小黄鸡躺在树下的沙土里,两脚搔着沙土,还不断地打着滚儿。“你躺在沙土里玩,多热呀!”小羚羊摇摇头说。小黄鸡“喀咯咯”地笑了,他说:“我热得直喘气,在沙土里躺躺,浑身凉嗖嗖的,可舒服了。”

小黄鸡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么失望呀!她走进林子里去约小松鼠。“我不用去避暑,夏天到来之前,我就脱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换上了薄薄的夏装啦。”

再去找谁呢?小羚羊正犹豫着,小灰兔急急忙忙地从她面前经过,小羚羊喊住他。小灰兔摆动着两只大耳朵说:“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着这两只大耳朵,可以散热,调节体温。”

小羚羊看看没有小朋友跟她去避暑,只好自已跟着妈妈去避暑啦!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这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性的过程,需要教师把幼儿语言的发展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教育中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风爷爷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家门口有一棵小树。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写的,非常适宜孩子朗读。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识字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全部。本设计遵循儿童学习记忆的规律,不把学汉字与学语言割裂开来,以听读为主线,注重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听读实践中反复多次和汉字见面,最终化生为熟。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笔画“竖弯”和“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人字头”4个偏旁。了解把句子放在课文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并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

【教学媒体设计】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谈话激趣。

1、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

?设计意图:用图上有……这句话来引导学生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生:图上有一位老爷爷,还有一棵小树,老师引导把两者联系在一起:图上有一位老爷爷和一棵小树。

3、教师设问,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课题写了“爷爷”,写了“小树”,中间用“和”连起来,其中一个是人,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板书课题:爷爷和小树并让学生齐读三遍,读得干脆利落。

(二)初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手指跟着轻声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请学生打开书,老师范读,学生指读,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减少学生学习课文和认读生字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文中学习生字。

(1)认识自然段并讲解自然段的特征:大屏幕显示,跟学生讲解怎样划分自然段:前面空两格就是一个自然段,大屏幕演示的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标出自然段序号。

(2)逐段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三)指导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提出问题: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师:认识“棵”字,“棵”可以利用偏旁帮助学生理解识记,用“加一加”的方法整体识记,训练量词的使用,如:一棵小树,一张桌子,一头牛。一只山羊。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两句

在屏幕上出示第一句话: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读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上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②认识生字“到”,认识“利刀旁”;多音字“和”的学习,和”是多音字,有暖和(huo)、hé两个读音,结合本课的两个语境(爷爷和小树、暖和)初步认识多音字。“冷”用两点水表示冰的意思,认识偏旁两点水。

③出示图片,问句子中的“衣裳”是什么?(稻草)

④看图再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小树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把小树当做孩子,怕孩子冻着,所以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和观察图片让学生体会爷爷爱护小树的心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我也要保护小树。】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这里可以让学生说一下在天气冷的情况下穿上棉衣的感觉)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齐读这段课文,体会爷爷的`爱树之情。

(一)过渡谈话

我们刚学过第一自然段,知道天冷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保护了小树。那么,小树又为爷爷做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理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注意全段有几句话(两句)

2、理解第一个句子。

①指名读。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撑是什么意思?(教师可用动作演示)。

②句子中的“绿伞”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句子想,因为绿伞是小树撑开的,所以它应该是长在树上的密密层层的枝叶,即树冠。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看插图加深印象。

③学习“伞、热”字,分析伞的样子,学生说说自己打的伞,认识偏旁“人字头”通过与实物联系来记住生字;“热”字学习偏旁四点底,老师讲解四点底与火有关,有火烤着,让学生识记热字。

④体会小树知恩图报,撑开小伞让爷爷乘凉。

⑤体会爷爷在树下乘凉的心情(高兴、开心)再次读课文第三段。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通过反复练读感悟课文蕴涵的情感。】

(2)理解第二个句子。

小树给爷爷撑开了绿伞,爷爷怎么样?指名读,强调不热了。

(三)读全文,从整体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课文。

1、指名读

2、引导加深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再看课题想一想:人和树有什么联系,读完课文你知道了吗?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简单小结:人和树是有密切联系的,爷爷保护了小树,小树就能茁壮成长,为人们做许多的事情,如:可以乘凉,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等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爷爷那样保护小树,那多好啊!

(四)继续学习四个生字的形,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

1、 “不”注意第三笔在竖中线上。

2、“开”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第三笔是竖撇。

3、“四”第四笔是竖弯。

4、“五”第二笔是竖偏左写。

(低年级学生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的纠正,而且要让学生分清楚字的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以帮助学生写出工整的字。)

(五)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及评价。

1、教师将部分同学写字作品用大屏幕展示;

2、师生交流评价。

风爷爷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情节的发展进行讲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感受爷爷变废为宝的神奇,体验约瑟与爷爷之间的关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视频展示仪;2、故事课件;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教师:余老师有一个用旧的东西,舍不得扔,留着又没用,怎么办呢?

鼓励幼儿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有个男孩叫约瑟,他有一块奇妙的布,从他还是小宝宝的时候就在用,一直用到他上学呢!为什么这块布会那么奇妙呢?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

①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二次变的时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

教师: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②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

教师:约瑟会说什么呢?

教师: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③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

教师: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教师:约瑟是怎么说的?爷爷这次还能变出什么呢?

④第五次变,感受爷爷变废为宝的智慧。

教师: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教师: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⑤观察画面,感受约瑟的情感。

教师:发生什么事啦?约瑟为什么会那么的伤心?

教师:爷爷还能为约瑟变出奇妙的东西来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理解“无中生有”)

教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

教师: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教师:约瑟为什么要把这些写成故事呢?

教师:爷爷怎么总是会帮助约瑟做出那么多奇妙的东西呢?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別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幼儿操作)

教师:约瑟的那块布真的有魔力吗?为什么它会那么神奇,能一直用到约瑟上学呢?

教师:一块布可以做成这么多的东西,连这么小的布头爷爷都没有扔,还做成了可爱的纽扣,爷爷真聪明,每一次都能帮助约瑟。

3、评价

师:你喜欢约瑟的爷爷吗?为什么?你会怎么夸奖他呢?

师:当你遇到难题的时候能像约瑟的爷爷一样动脑筋吗?

延伸:

师: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你们想到帮助我的办法了吗?玩游戏的你们来是一试吧。

风爷爷教案篇7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2)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写字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出现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五)实践活动

1、课后“读读说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累,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顺序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演课本剧。加上爷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第二、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助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经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引入

1、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

2、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认识其中的3个生字;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巩固练习

1、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七)指导写字

(八)扩展活动

演课本剧。

《风爷爷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