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教案7篇
教案有助于教师提前思考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应对做好准备,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七子之歌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七子之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认识一下这些树朋友吧。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做到一准五不。
2、在读课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谁读得通顺。
3、小声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出现的树宝宝,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去掉拼音检查。
3、观察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有什么相似点。
他们都是“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
4、书写指导“枫”
指导顺序:1、笔顺。2、压线。3、起笔。
5、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四、指导朗读课文
1、看图识树朗读。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
(5)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6)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7)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义。是指这种树古老而又稀少。
(8)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金桂开花满院香。理解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特点。
2、表演读课文。
五、我是小诗人。
六、拓展延伸:
请小诗人们课下收集更多树宝宝的知识,写一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七子之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 8个生字。
2、会写“桐、枫”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片认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四种树的名称并能熟练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树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认识五种树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思维导图法、讲授法。
学法:观察、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谜语:像伞不是伞,整天土里站。(树)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这首歌里就藏着许多树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初学儿歌
1、播放《树之歌》音频,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你从音频中听到了哪几种树的名称?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交流识字方法。
4.课件出示要写的字。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们的?
三、巩固练习
1、摘星星
2、读一读
梧桐手掌枫树松柏绿装桦树
四、精讲实练
同学们真厉害,那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生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儿歌中出现的树木,看看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
1.课件分别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图片。
2.说说这些树有什么特点,你是根据什么来认出这是哪一种树的?师相机板书小结。
3.请同学们看着黑板尝试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前两句。
4.口头练习
杨树(),榕树(),梧桐树叶像()。
枫树秋天叶儿(),松柏四季披()。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及其它们的特点,希望以后同学们在生活中见了它们,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
六、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桐树)(梧桐)梧桐——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枫树)(枫叶)枫叶——秋天到了,枫叶红了。
七子之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掌、装、耐、疆、银、化6个生字;会写壮、化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各种树木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化”的笔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摘星星游戏巩固生字(杨桐松柏棉枫杉桂梧桦),组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2、教师出示本课10个表示树名的词语,引导学生认读,并选择最喜欢的树或最熟悉的树介绍样子。
二、读中感悟,合作识字
1、教师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并说说11种树的特点,并用横线画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句。(1)思考并回答:第一句介绍了哪些树?各自有什么特点?(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句。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二句,对比学习“壮”和“装”。(1)引导学生回答:第二句介绍了什么树的什么特点?(2)课件出示梧桐树和松柏的叶子,引导学生辨别,朗读相关句子,背诵。(3)教师板书“装”和“壮”,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对比识字。“壮士”穿上衣服,就有了“服装”。(4)教师引导学生扩词区别两个生字。(壮士、壮实、粗壮、壮大等;服装、军装、包装、安装等)。
4、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三句,学习生字“耐”“守”“疆”。(1)联系课文中句子理解“喜暖、耐寒、活化石”等词语的特点。(3)教师板书“耐”“守”“疆”,组织学生展开同桌合作,商议识记方法。(4)引导学生对照课件中的图片背诵这句话。
5、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四句,学习生字“银”“化”。(1)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2)教师板书“银”“杉”“化”“桂”4个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方法。(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银杏和水杉被称为活化石?(因为银杏和水杉生存的年代久远。)(4)引导学生背诵第四句。
6、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指导背诵。
设计意图
为了避免单一出示生字集中学习,要借助语境识字,把识字和读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写字表的“壮”和“化”两个字,指出难写的笔画。(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一边写一边说清每一个笔画的书写方法。(“壮”右边的第一横略长,写在横中线上,“化”右部第一笔是撇,不是横,而且要出头。)
3、学生在写字表中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把课文背诵给家人,根据他们的建议再背一背。
2、把你了解的`树介绍给家人。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外形颜色各不相同
爱护树木绿色家园
七子之歌教案篇4
?教学设计说明】
?长江之歌》是h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朗读要正确清楚。教学要求是: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读破句;吐字清楚,音量恰当,速度合宜。
朗读训练是h版6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整套教材中,朗读训练共分四个层次:①正确清楚;②自然流畅;③传情达意;④熟读背诵。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长江之歌》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
应明确、集中,不宜要求过高。
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写为:
①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读正确,每一句话读连贯,并注意音量的变化。
②体会作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这样,看似起点低,但严格要求可打下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思想教育体现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
2.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把握。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和把握恰当的音量,这三者之中,重点应是把句子读连贯,难点是把握恰当的音量。因为音量的把握与领会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应设置训练的阶梯、必要的反复,以便于师生操作。
3.以训练为中心,删除繁琐的讲解。
整堂课应以朗读训练为中心,读的时间应占整堂课的时间,教师的讲解只是适当点拨。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逐步提高。至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应尽量精简,水到渠成,画龙点晴。其他如段意的概括、写作特点的分析等等,则一概删除。
4.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
有些教师本身的普通话不够好,朗读水平也不高,那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中朗读基础好的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以及其他辅助手段。这样既可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又可弥补教师自身的弱点。朗读训练应采取多种方式,领读、齐读、范读、听录音等等。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读准字音
1.教师朗读,进行语言示范。第一遍,学生看课文及汉语拼音;第二遍,学生轻声跟读。
2.着重读准下列几组字。
(1)从走采族赞(平舌音)
(2)山春汁长尘纯(翘舌音)
(3)奔亲新(前鼻音)
(4)丰惊情声清(后鼻音)
(5)乳女恋(区分声母r、n、l)
(6)哺育磅礴荡涤(生词)
(7)(你)的(荡涤)着(轻声)
3.选几名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
二、把句子读连贯
1.请几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朗读,纠正朗读时拖音等不良习惯。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连贯: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适当的间隔;有间隔,但不要把这种间隔过分突出,要用较自然的语调把句子连起来。
3.指导学生读好逗号、分号、句号之后以及两节之间的停顿。
三、把握恰当的音量
1.明确关于朗读音量的要求:个别朗读,要让教室里每个同学都听得清楚,听得舒服。
2.指导学生做好朗读的姿态和心理上的准备:上身、喉头、口腔要放松,呼吸自然,克服腼腆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音量处理中等偏低音量,并稍带委婉舒缓。
较强的音量,并渐渐高昂有力。
理由赞美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中华儿女,满怀感激之情。
表现长江特有的宽广雄奇的地理态势和磅礴有力的气势。
3.指导学生朗读。(不同的同子应根据内容的需要,朗读时,其音量也应变化)。
四、简析课文内容的重点
第一节第一层,从空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二节第一层,从时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一节第二层,讴歌自古以来长江的功绩;
第二节第二层,讴歌在新的时代长江的功绩。
五、示范朗读
1.选出读得最好的学生示范朗读;
2.全班进行有领诵、齐诵的表演朗诵。
六、放影片《话说长江》片首录像,演唱《长江之歌》
七子之歌教案篇5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本课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
难点: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对策: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教师指导,美读课文等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结构
1、放映图片,通过图片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江的壮观美丽。
2、听录音,画出文中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生字词。
3、出示问题,学生带这问题自由读文。
4、读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讨。
5、信息反馈。
6、指导学生美读课文。
四、主要教学过程说明
1、教学过程结构中,学生在合作、探讨时,老师应做到将长江的有关资料图象投影到大屏幕上,给学生一个感官认识,这对理解课文是有益处的,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巡回指导,注重反馈信息的集中。
2、在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美读中,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五、教学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看、听、说、读、合作等能力。
六、关键处处理:
1.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
2.用直观的课件、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
七、教学准备:
教师:dvd、风光片《长江》、录音机、磁带、中国地形图、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学生:查阅有关长江的资料等。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板书:长江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问学生,看见长江的流域面积这样大有什么样的感受?
3、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当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4、dvd光盘:《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用一句话说说你对长江的了解.
二、朗读课文。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2、再读课文,解词析句。
你最喜欢读哪句?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
句?讲一讲你喜欢的理由。
师生交流,任意谈。对哪句感兴趣谈哪句。
要点: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三读课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作者用饱含深情,充满激情的语言为我们唱响了长江之歌,目的是什么?
体会作者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总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4、练习朗读。你能否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句经典的诗句夸一夸长江吗?
三、学唱歌曲。
七子之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教育学生爱护母亲河,关注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赞美长江的什么品质及这样赞美的原因。
教具准备:《长江之歌》歌曲
一、复习谈话导入。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课题是……(板书:长江之歌)有哪位同学来说说《长江之歌》这首抒情诗是哪部电视系列片的主题歌的歌词(生说:《话说长江》)我们一起把这歌名(也就是课题)齐读一遍,好吗?
二、课题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1、读了课题,想提什么问题?你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弄明白哪些问题?
2、学生质疑。
3、疏理问题,归纳以下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1)赞美长江的什么?(宏伟、壮观);
(2)为什么这样赞美?
三、带着问题自读诗歌
1、同学们带着你们刚才的疑问,同时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可以大声地读、默读、轻声读)。在文中做好批注,你读懂了哪句诗,可以边写体会。
2、学生自由读诗歌。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把你读懂的诗句的体会和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本组的小组长发挥组长的职能,协调好本组成员积极交流)。小组内成员能解决的,互相解疑,不能解决的,呆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
2、汇报。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读懂的诗句或解决的问题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抓住三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1)赞美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这样赞美?(引导学生抓住长江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流去,流经全国十一省市,长江水源源不断,所以说她的源泉是无穷的)从文中的哪一句诗句理解到的?(你觉得该怎样读呢?指导朗读)。
(2)赞美长江有母亲的情杯。(理解情怀)为什么这样说?
你从哪些诗句体会到了这一点?(抓住用甘甜的乳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比喻、拟人)你当作母亲。甘甜的乳汗比作长江水。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些诗句呢?指导朗读(感激和赞美之情)。
(3)赞美长江用磅薄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长江只是一条江流,水如何推动时代的局限呢?(请根据你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法与朗读。
a、长江三峡大坝的水电站,是全世界发电量最大的,电力发达,推动时代的发展。
b、货轮运输,带动经济的发展。
c、清水灌溉花的国土地,长江两岸的鱼米之乡,促进沿江两岸的农业发展。
d、哺育各族儿女,儿女们推动时代的发展。长江的精神(默默奉献)影响着中华儿女们。
(4)你还读懂了哪些诗句,说说你的体会?
(5)还有什么疑问,小组长汇报你们小组的疑难问题。
学习要善于思考,大胆质疑,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
(6)同学会发现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a、反复的诗句,为什么反复?该怎样读这些诗句?
b、押韵。
c、对应写:出示以下对应句子。
雪山走来 东海奔支 乳汁哺乳 臂膀撑起 无穷的源泉
远古走来 未来奔去 清流灌溉 力量推动 母亲的胸?
五、指导朗读
1、这样一首抒情诗歌,在我的视角里,丁丁说他怎样朗读?老师也豪情满怀想试着朗读,同学们,想听老师读吗?好,献丑啦!(老师范读。)
2、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用心去读,你一定会读得非常棒的,请同学们先用心领会诗歌,再将自己读得比较有感情的部分读给你的同桌或前后桌听一听。
3、学生练读。
4、汇报朗读:a、指名读,评价读;b、男女生分小节比赛读;c、小组赛读。
5、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乐曲,一起来背诵这首诗歌。
六、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长江这条母亲河养育了我们华厦各族儿女,可在一九九八年夏天,我们却和这位母亲(长江)经历了一场战斗,同学们或许要问了,怎样母亲河会跟我们作战呢?长江曾安静地……让人尝尽了恶果,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诉说,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引导学生环保。
出示:爱护我们的母亲河,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2、学完本课后,你想在我的视角里写点什么?(拿起笔动手写吧)(学生汇报)。
3、中国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借诗歌来抒发对长江的赞美、歌颂,你知道有哪些赞美长江的歌曲或诗句(出示诗句)。
4、《长江之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并跟唱《长江之歌》,好吗?。(会唱的同学大声点)。
七、课后作业
1、学唱《长江之歌》及其他赞美长江的歌曲。
2、课外收集赞美长江的诗句。
3、在学习之余,关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系列片《再说长江》,丰富对长江的了解。
板书:
长江之歌
雪山 远古
无穷的源泉
东海 未来
长江 母亲的情杯——哺育
(赞美、依恋)
推动新的时代——灌溉
七子之歌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内容、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尝试跟着音乐节奏演唱歌曲。
2.通过加入衬词伴唱,感受学唱歌曲过程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建筑之歌》伴奏
2.ppt
教学方法和手段:
图谱演唱法、练习法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出歌词内容
1.观看视频,你们看到了哪些大家伙?他们有什么本领?
2.小结:这些都是王老师在建筑工地工地上看到的,工人叔叔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把他们请来了。推土机能把旧墙推倒,挖土机把推下来的这些土挖走,最后由大卡车运走。这个地方平整了,工人叔叔就能在这儿造起一座座的高楼大厦,这是我们的动拆迁工地,老房子要变成新建筑了,它们把这些东西拆了挖走的一个过程。我们今天也来唱唱建筑之歌。
二、学唱歌曲,尝试创编歌词
①
1.看看图片,猜猜我们要唱是谁的本领?
2.教师范唱.你觉得我这样唱能推倒吗?
3.再次范唱,这次推倒了吗?你听到哗啦啦的声音了吗?一个人的力气总是不够的,愿不愿意帮我加加油?
4.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见过工人叔叔在工地上搬一个很重很重的东西,他们也齐心协力的一起搬,都喊一个劳动号子“嘿”一下,你们会不会。
5.教师清唱,幼儿配合
6.跟伴奏演唱
7.推倒了吗?你听到了什么?
8.起立歌唱
②
1.这里是唱谁的本领大呢?
2.第一段唱的推倒那座墙就把本领唱出来了,那这一段该怎么唱呢,看这些图片把这段歌词编出来,谁来试试?
3.教师清唱,这次挖掉了吗?听到哗啦啦的声音了吗?挖土机说了,“嘿”已经给推土机用过了,请你们换一个。
4.清唱尝试
5.跟伴奏
6.起立歌唱
7.交换角色歌唱
8.刚才有没有问题?要怎么改正?再次演唱
③
1.刚才第一段唱的谁的本领大?第二段呢?还有谁的本领没有唱?
2.第一段是推倒那座墙,第二段是挖走那推土,这次不给你们看图片,猜猜大卡车的本领是什么?
2.幼儿清唱
3.大卡车也说了哈也用过了,我也要个不一样的劳动号子?
4.分配角色
5.起立歌唱
6.交换角色
④完整歌唱
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了,三段连起来唱,歌曲三段连起来有点复杂的,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三、了解歌曲名称,感受歌曲内涵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建筑之歌,唱的是建筑工地上一些机器的本领,同时你们用嘿哈吼把工人叔叔的力量唱出来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齐心协力的。
四、延伸活动,愿意与父母合唱歌曲
今天回去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唱,爸爸妈妈一开始不会没关系,邀请他们先唱“嘿哈吼”,合作着慢慢也就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