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教案推荐7篇

时间:2024-04-21 18:36:15 分类:工作计划

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教学媒体,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我们才能又出有价值的教案,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集合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集合教案推荐7篇

集合教案篇1

一、设计思路:

“水的溶解”是一个科学活动,是“有趣的水”这个主题中的内容。水是幼儿物体,幼儿对水很感兴趣。而水是幼儿感兴趣的物体,通过探索“水的溶解”充分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欲望。因此,预设了《水的溶解》这一科学活动。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的活动内容,注重教学问题的提问有效性,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溶解这一现象。

2、体验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记录表、透明杯子若干、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小勺若干个、筷子若干。

2、认字卡: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溶解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验材料,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t:小朋友们好!有没有发现今天李老师准备了很多的东西呀?

你们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有的还可以摸一摸,看看到底这都是些什么

(幼儿观察讨论)

有谁愿意来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呢?

追问:你是如何知道的?

小结: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它们分别是:石头、黄沙、芝麻油、红糖、盐、咖啡粉、冰糖。

石头摸起来硬硬的,有点沉;黄沙看上去是黄色的,摸起来细细软软的;芝麻油闻起来有股芝麻的香味;红糖看上去和盐一样是一粒粒的,但是红糖是红色,盐是白色的;咖啡粉是咖啡色的,有咖啡的香味;冰糖像是一粒粒透明的小冰雹。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物质,有的可以用来做菜,有的可以泡茶喝,有的可以玩,但是今天我们要用它们做什么呢?

二)、幼儿进行猜想并学会记录,初次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t:请你猜一猜,如果我们要把这些实验材料分别放在这几个杯子中,然后搅拌,充分地搅拌,再看一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t:好,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吧。

2、对幼儿的猜想提出疑问,引导幼儿初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t:我发现每个小组猜想的都不一样,我怎么才能知道谁猜对了?谁猜错了?

t:好,那我们就要来进行这个有趣的实验了。请一桌上的4位小朋友为一组,一起把桌子上的材料都要一一进行实验,然后由一名小朋友进行实验记录,把最后得到的有趣的现象画出来。现在请你们把这些材料分别放进杯子中进行充分地搅拌之后,先观察观察,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

3、交流实验来验证猜想结果。

t:你记录的材料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把这些材料放到水里后,石头沉了下去,芝麻油浮了起来,黄沙也沉在水底,盐、冰糖都经过充分的搅拌后它们在水中溶化不见了。咖啡粉变成了好喝的咖啡,颜色也变成了咖啡色,红糖也把水变成了红褐色,原本透明五味的白开水变成了甜甜地的糖水。

三)、幼儿再次实验验证猜并进行交流。

t:现在我请你们用调羹试试,看看刚才放进水里的这些材料,到底哪些能取出来?哪些不能取出来?

能取出来的我们可以怎么记录?那不能取出来的呢?

t:这个实验有趣吗?

哪一组的小朋友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啊?

小结:今天通过做试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放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石头和黄沙放进水中,沉下去了,芝麻油油放进水中,浮起来了;但是它们都能用调羹取出来。红糖咖啡粉放进水中,水的颜色和味道发生了变化;盐和冰糖放进水中,虽然颜色没有改变,但是通过充分的搅拌最后看不见了,溶化在水中了,最后调羹取不出来。

水宝宝把红糖、盐、冰糖、咖啡粉吸收了,而这些物质也溶在水中取不出来,还把水宝宝的颜色、味道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我们叫“溶解”。

石头、黄沙和芝麻油能取出来吗?

石头和油 ,我们用工具还可以从水中取出来,它们不能溶解在水中。

t:谁能告诉我,你在生活中,还见过那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

(白糖、味精、果珍、奶粉……)

师:刚才小朋友还说了很多物质,那这些物质能不能溶解在水中,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回家后做做实验,明天告诉大家好不好?

五、活动自我反思:

这是一节科常活动,设计活动时候,想给孩子们充分自主探索的机会。这一点在互动进行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

活动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我的准备的教具中,物品种类过多,造成整节活动有点拖拉,为了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活动,所以很多环节,都变成了我来“说”,这一点有点背离设计这节活动的本意了。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六、活动点评:

教研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全组人员的积极参加。从说课活动到第二研,组员们每次讨论都非常的积极,从中寻找问题,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效果也是非常的良好。

李佳老师在前面第一研的基础上上了第二研,活动中针对大家的意见,李佳老师也是做了一定的调整,将第一研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改善。活动中,李佳老师将记录表进行了修改,提问也更加的简练。可以看出,经过大家对提问的推敲,提问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当然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活由于李老师的准备的教具中,各种物品种类过多,造成整节活动有点拖拉,为了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教学活动,所以很多环节,都变成了老师来“说”,这一点背离了计这节活动的本意了。

集合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享受有朋友的快乐,愿意过集体生活。

2、在游戏中,能用简单的动作与朋友交流。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数筐

活动重难点:

能够以行动将玩具与好朋友分享

活动过程:

1、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是男孩还是女孩?你们喜欢在一起干什么?你有几个好朋友?

2、幼儿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对好朋友的喜爱。

如幼儿可以互相说: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手拉手或者拥抱等。

3、和好朋友一起唱和做游戏《找朋友》。

4、请幼儿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种玩具,共同游戏。

活动反思:

?纲要》提出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实践,创造,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小班幼儿年龄在3岁左右,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

集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清洁工人的劳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萌发尊重清洁工人和他们的劳动的情感。

3、注意养成保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编辑或绘制一组美丽的`生活小区录像镜头或图片。

2与社区的清洁工人联系,请他们配合采访,展示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并与幼儿交流他们对自己工作意义的认识。

3、带领幼儿到社区采访清洁工人。了解清洁工人的工作和想法。

活动过程:

1、播放录像惊天或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对清洁工作的重视。对录像里的环境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感到很美、很喜欢?

2、鼓励幼儿交流对清洁工人的了解情况。

(1)你知道清洁工人是怎样工作的,要做哪些工作?

(2)欣赏儿歌《清洁工人好阿姨》。

3、与幼儿一起交流:假如没有清洁工人的工作会怎样?帮助幼儿说明人们为什么称赞清洁工人为城市美容师。

4、讨论:清洁工人很辛苦,我们应怎样尊重他们,鼓励幼儿做保护环境的好孩子。

集合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过程,了解垃圾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知道不当的垃圾处理方式会给环境带来危害。

2、在交流搜集的垃圾寿命信息的过程中,体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搜集的有关垃圾寿命的图片、剪报;有关垃圾处理的图片、碟片。

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获得的关于垃圾寿命的知识、信息。

2)教师总结:烟蒂1――5年,香烟滤嘴10――12年,防水纸5年,纸张2――5个月,皮革、锡罐50年以上,尼龙布30――40年,毛袜1――5年等

2、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1)提问:垃圾可以在我们身边存活这么长时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垃圾是怎样处理呢?

2)观看录像《垃圾的分类与循环再造》,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再造情况,感受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3)出示图片总结讲解:垃圾会通过掩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分解。其中有些垃圾很容易被分解,如食物、一些自然垃圾(如落叶),掩埋一段时间就会腐烂;但有些垃圾是很难分解的,

如塑料和玻璃做成的东西,需要掩埋很长时间。现在,人们将垃圾进行分类、加工再造,又变成了有用的东西。如:菜皮、果皮、肉骨头可以做成很好的农业肥料;纸张、纸盒可以做成造纸的原料;旧塑料、碎玻璃可以造成新塑料、新玻璃。

3、组织讨论:小朋友们想怎样处理、利用废旧物品?

集合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观看火灾现场,了解发生火灾的危害性。

2、了解发生火灾后简单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爱惜自己的生命。

3、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

4、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火灾现场录像带、图片、“紧急出口”、“火警电话119”标志,各1个,小毛巾、小被、小脸盆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幼儿观看火灾现场录像。

2、教师提出问题:

(1)发生了什么事?(火灾)

(2)如果发生了火灾会怎么样?

(火灾带来的危害性)

3、请幼儿自由发言、讨论。

4、教师总结:火灾带来的危害:

a、大火能烧掉一座座房,让人们无家可归,烧掉一片片森林,让动物也没有家园。

b、大火能烧死人和动物。

c、污染空气。

二、出示图片,观看录像,引导幼儿说出引发火灾的原因。

三、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

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

(1)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火。

(2)点蜡烛、蚊香时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5)不能随便玩电、插头、插坐等。

四、学习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

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真正发生了火灾,我们该怎么办?

(1)赶紧找电话,打火警电话119(认识消防标志“火警119”)。

(2)在公共场所时赶快找安全出口(认识消防标志“紧急出口”)。

2、幼儿进行消防演习。

3、请幼儿观看录像,总结逃生的自救方法:

(1)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用湿的衣服、被子包住身子,弯腰逃离火场。

(2)喊大人来救。

(3)往窗口阳台处扔东西。

4、幼儿再一次进行消防演习,活动结束。

集合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愿意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 乐意向同伴学习新编的动作。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学会了歌曲《大公鸡》。

2. 大公鸡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习部分。

1. 复习歌曲《大公鸡》。

2. 要求把默唱部分唱清楚、唱准。

二. 进行韵律活动《大公鸡》。

1. 启发幼儿根据歌词内容自己创编歌词。

2. 教师出示公鸡头饰,问:大公鸡是什么样?它们在干什么?请你用动作做出来?

1) 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教师可指导幼儿用左手和右手结合做大公鸡的动作。

2) 教师找出表演有特色的幼儿,为他带上大公鸡的头饰,并带领大家一起做。

3) 引导幼儿在“扑棱”“扑棱”出摆动四次手避(公鸡扇动翅膀),动作要合上音乐节奏。

集合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通过调查、比较、猜测、交流等活动初步了解身份证编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

3、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领悟与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身份证编码的规律,初步学会编码。

教学难点:

如何科学合理的编码。

教学准备:

搜集身份证号码,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信息、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问题

大家都知道,数字只有十个,这小小的十个数字,在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应用,给人带来方便、乐趣。我们按照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把这小小的十个数字编排起来,就会有千变万化,还会传递各式各样的信息,这堂课就来学习神奇的数字编码。(板书课题)瞧,这么多的数字,我们把它们编成这个数字编码,(课件出示身份证号码),问:“大家认识这个数字编码吗?”对,这18个数字组成了身份证号码。那么身份证号码如何证明了我们的身份,传递了哪些个人信息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二、探索身份证号码的编制方法。

1、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身份证号码在小组内看一看,比一比、猜一猜。这些数字分别表示了什么?在小组内把自己知道的与同学们分享。

(1)小组讨论交流,初步获得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

学生在小组内观察比较,将了解到的身份证号码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1: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从中我们可以找出每个人的出生日期,我的生日是…

预设2:我们组女生的身份证号码的倒数第2位是双数,男生的都是单数。

预设3:我们组有的同学前6位号码一样。

师:那么再看看屏幕上的身份证号码,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及时出示:

42 11 82 19760902 01 5 0

省城县生日码顺性校

份市区序别验

地址码码码码

(3)质疑辨析。

师:对于身份证号码的编排,大家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质疑,如果没有,师引导学生探索下列问题:

预设1:比较两位同学的生日码,你有什么疑问?

突出“01——09”的月份,例如3月出生的为什么要写成03?

(如果是10—— 12月,就需要用2位数表示,而1——9月份的要用0来占位,是为了保证位数的一致)。

预设2:再出示个身份证号码,说说有什么发现?

(这个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位的校验码是字母“x”,为什么呢?)讲解:这个“x”不是字母,而是罗马数字的“十”。校验码是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分“0、1、2、…9、10”共11个数字,当校验码为“10”时,为了保证身份证号码统一为18位,所以要用罗马数字“x”来表示。

预设3:如果是双胞胎,俩人的身份证号码会不会相同?

(双胞胎的身份证号码不同,虽然地址码和出生日期都相同,但顺序号和性别可能不同,即使性别码相同,顺序码也一定不同,而且校验码也会不同)。

师:一个身份证号码和一个人相对应,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只有一个,一个号码也只能代表一个人的身份。这就是编码的“唯一性”。(板书)

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编码?补充出示:商品的条形码、银行卡号、驾驶证号(车牌号、学生证号码条:图书编码)。

这些数字编码的编排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大家如果感兴趣,课后可以选一种搜集资料去调查了解难它的含义。

三、尝试编码体会基本方法

1、创设情景,完成小任务:登记跳绳成绩。(准备两张登记表,一份有编码的一份没有编码的)师报名字,学生登记,比较两次登记有什么不同?

2、再出示:在三年级跳绳比赛中,只有16号的xxx同学跳了100个,你知道是谁吗?

引导认知:有可能是其它班级的,这与编码的唯一性是不符的。

3、那么请你为xxx同学编一个号码,能让我们看到这号码,就知道这是三年级五班的xxx同学,而不是其他人。你会怎么编呢?

小组内共同讨论再编。出示编码说明书

汇报:有可能出现3516 30516。说明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哪个编码更好?

4、按照这个方法,给自己编个号码。

再讨论这样编写的号码有什么变化呢?

(会,只能保证今年学号的唯一性,但是年级升高了,学号也会变化,那样在小学阶段会有6个学号,而且现在的学号会是下一年级某个学生的学号,会有重复,不便查找。)

5、再为自己编个号码,既能表明年级、班级、学号,又能用六年的号码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共同编号。

汇报。师提示:加入入学年份,可以保证每个学号只对应一个人,而且永久有效。

6、小结:我们在设计编码时,注意选择重要的,相对不变的信息,然后尽量用最少的数字表示出每个信息,注意保证位数相同。

四、总结拓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

板书:数字编码

唯一性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理念,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字编码中我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方式,体会编码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难点是怎样科学合理地编码。教学中,第一环节我以谈话交流导入,引出课题,并为下面学生自行编码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环节,探究身份证号码中的秘密,让学生课外收集号码,并了解相关信息,在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况下了解到底身份证号码中隐藏着怎样的信息。了解每个数字用几位数表示,新旧身份证的区别,数字编码的作用和生活中的数字编码。第三环节,练习,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编码的方法。数字编码这一单元是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九册的内容,它包含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但它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的紧密。我没有按照过去的传统教法——课前将相关知识一一查询搜集,然后传授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在课上做汇报交流。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在生生互动,相互交流这一环节,显示了超强的信息量和惊人的创造性,课堂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交流汇报和课后运用知识的多种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前我分小组给学生分配任务。

二、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上网、咨询、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编码的知识。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编码,例如:图书编码、商品编码、运动员号码牌、门牌号码、银联卡、积分卡等等。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学习,还了解到不同的编码表示的含义。

三、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课前,小组长带领几个同学把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整理。课中,小组代表汇报完后,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补充汇报。零零散散的知识在同学们的合作努力下变得条理清楚、概括完整。

四、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身份证号码的知识之后,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感受到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习数学。

上完这节课,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新课标的理解,重新认识了“教”与“学”的关系。不要简单地充当知识的传话筒,也不要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是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他们课前通过做社会调查,上网搜集资料,向家长咨询等活动,逐渐走“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精炼,对有些问题处理的不够及时准确,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正确、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还有一定的难度,我还需要不断的提高。

《集合教案推荐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