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的认识教案优质8篇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案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实际教学实践进行验证和不断改进,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o的认识教案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o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物体,你要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
2、你要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你要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以此关注身边的事物来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毫米、分米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数值的估测和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新的学年不知不觉已经开始三周多了,同学们在过去的一年里肯定都长高了不少吧?有没有同学知道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呀?看来很多同学都很关心自己的成长,刚才同学们用我们学过的米和厘米来表示了自己的身高,那么谁能用手比量一下一米和一厘米大约有多长呀?这几位同学表示的非常准确。这节课我们还要交两个新的朋友,通过预习,同学们一起说这两个朋友是-板书毫米和分米
二、自主学习 合作探索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测试,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很不错,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这里有一张卡,老师想知道它的厚度,谁能帮老师量一量呢? 这位同学预习的很好,毫米还可以用字母表示是mm,下面请同学们摸一摸,闭上眼睛感受一下1毫米到底是多少,同学们可以感觉出来,1毫米这个单位真的是非常小。
(二)自主学习 认识毫米
它在直尺上怎么表示呢?请大家拿出直尺,直尺上最小的一格就是1毫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尺子,
1、请你指出直尺上的1毫米。
同学们通过预习和刚才的学习,相信已经掌握了不少关于毫米的知识,考验同学们的时候到了,请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画一画。
(1)量一量身边的那些东西的厚度或者宽度可以用毫米表示,请记下来。
(2)你能画一画1毫米、5毫米、10毫米吗?
2、通过刚才的画图和观察直尺,你认为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一起来数一数,出示幻灯片。
1厘米=10毫米
通过幻灯片我们看出来了,厘米和毫米是相邻的两个单位,通常情况下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制是十进制,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在一年级的时候不是学过1米=100厘米吗?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是因为米和厘米之间还有一个单位就是-分米(dm)也就是说厘米和米是相邻的长度单位吗?厘米和分米才是。所以厘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应该也是10。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一分米究竟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找一找,多长是一分米?给同桌比量一下。跟小组内同学一起,看看经过同学们的讨论,能不能解决关于分米的一些小问题。
(三)合作探究 认识分米
2、量一量你的手有1分米长吗?把小组内同学手的长度值记录下来。
3、画一画1分米。 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分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
(四)整理反思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单位,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给这些单位排排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的问题同学们都帮老师解决了,同学们都学会了吗?那么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学得好,做得快。
三、巩固练习 达标测试
1. 在( )里选择适合的单位打√
黑板长: 3(米、分米) 铅笔盒长:3(米、分米) 橡皮宽:16(厘米、毫米) 黑板
2、括号里填的单位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圆珠笔长14分米。( )
床长2厘米。( )
大树高25米。( )
课桌宽100毫米。( )
课本长2分米。( )
3、能力拓展:下面是小马虎写的一篇日记,你能找出里面的错误吗?
小马虎的日记 3月4日 星期日 晴
星期天,我背着 3 米宽的书包,骑上 8厘米高的自行车,去离家200厘米远的超市买学习用品。到超市后,我买了一支 2 米长的铅笔,一块4分米长的橡皮,还有一本18厘米厚的童话书。然后高兴兴回家去,路上我口渴了,又买了一支1厘米长的雪糕,今天过得真充实啊。
四、自我评价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满意吗?
不满意 基本满意 满意
五、作业(全做或选做)
基础练习:
课本34页2、3、4
拓展练习:
1、你会用多种方法写一下你的身高吗?
( )厘米 ( )分米( )厘米( )米( )分米( )厘米
2、身边的事物你还知道哪些是一毫米和一分米长度或厚度的吗?
1毫米的有:( )1分米的有:( )
o的认识教案篇2
设计背景
幼儿对左右认识模糊,我想通过本次活动,以轻松的游戏,将抽象的左右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幼儿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学习区分左右,发现并理解以自我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的差别。
活动目标
1.幼儿能以自己为中心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2.能正确使用方位词左和右。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和区分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方位词左和右。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健康歌》,《找朋友》,小星星贴片,椅子,动物图片,小房子。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律动:随音乐《健康歌》做动作,让幼儿体会左右。
基本环节:
1.认识自身的左右。
(1),教师指导幼儿把小星星贴在画画拿画笔的那只手上,然后请幼儿把这只手举起来,告诉幼儿举起的手是右手,另一只手是左手。
想一想,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的左手在做什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
(2),游戏:听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用右手摸右耳,右眼,右腿;用左手摸左脚.左腿左肩,用右手拍左肩左腿,用左手拍右肩右腿。
2.区别左边和右边
做音乐游戏换座位儿,请幼儿感知自己右手一边是右边,左手一边是左边。
(1).音乐开始,边听音乐边在椅子周围自由做动作说儿歌:小朋友听仔细,音乐停下来找椅子.音乐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小椅子旁坐好。
(2).请幼儿说一说:我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3).游戏:小动物找家(出示小房子)。
按指令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熊猫家在最左边,小鸡家在最右边,小兔家在熊猫家的右边,小狗家在小鸡家的左边。
3,幼儿感知对面的左右方向相反。
音乐游戏>
音乐开始,幼儿边做游戏边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提问;小朋友都用右手握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右手方向都一样了吗?幼儿感知其特点,发现方向正好相反。
小结;我们是面对面的站着,因为方向相对,所以举起的右手刚好相反。
4.理解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教师把小狗.小猫.小兔小鸭子等图片摆成一排,请幼儿说出小狗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
结束环节;幼儿随音乐健康歌做动作,结束本课。
活动延伸:
1. 在活动区摆放小动物,让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 按指令摆放小动物。
o的认识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能愉快地参加数学操作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能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二、活动准备:
教具: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5张: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
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动物(贴有双面胶),画有5节车厢的火车的图卡。
三、活动过程及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用手指不同的楼房层数,让幼儿说一说分别是第几层。)
教师帮小动物分房子,分好后请幼儿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小朋友帮小动物分房子(教师将小动物图片取下后,请个别幼儿上前重新为小动物分房子。)
分好后,一起说一说什么小动物住在第几层。
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游戏“找小动物”
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能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相应位置。
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坐火车:小动物们要出去旅游了,我们一起送小动物上火车好吗?
——教师说出每个小动物的位置,幼儿为小动物找位置。找到后并说一说哪个小动物坐的第几节车厢。
(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小动物换车厢,换好后再说一说小动物分别坐在第几节车厢。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结。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四)、游戏“排队”
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五)、活动结束。
o的认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2、认识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发展感知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棒棒糖许多个、蘑菇许多个、音乐磁带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设计《认识1和许多》
活动过程:
一、运用听觉和触觉区别“1”和许多。
做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幼儿运用听觉和触觉区别“1”和“许多”
二、实物操作,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1个棒棒糖,请幼儿集体、个别说出:“这是一个棒棒糖”,然后出示许多棒棒糖,启发幼儿说出“许多棒棒糖”。
2、请每个幼儿从盘子里拿出一个棒棒糖,拿时教师问幼儿:“你拿了几个棒棒糖?”要求幼儿说出:“我拿了一个棒棒糖”。拿完之后再问幼儿:“盘子里还有棒棒糖吗?(没有了)”。
教师小结:“刚才盘子里有许多棒棒糖,小朋友一个、一个……地拿走了,盘子里就没有棒棒糖了,我们可以把许多分成一个、一个……”
3、小朋友们都喜欢吃棒棒糖,请你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好吗?启发幼儿将自己手中的棒棒糖送回盘子由教师暂时保管,边送边说:“我送了一个棒棒糖”送完后引导幼儿说:“现在盘子里有许多棒棒糖了。”
教师小结:“小朋友把手里的棒棒糖一个、一个……地放进盘子里,盘子里就有许多个棒棒糖了,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
三、做游戏,进一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做游戏:小白兔采蘑菇,练习将许多分成一个、一个……再将一个、一个……合成许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照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游戏给幼儿参与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许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许多,许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许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许多,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o的认识教案篇5
教学内容:课本31页例7、32页例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学生具有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20千克的水1桶,一捆10千克的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同学们,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质量单位?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板书:1千克=1000克
2、练习:填合适的单位。
师:目前地球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呢?(蓝鲸)
出示蓝鲸资料,学生阅读。
师:课件中蓝鲸的重量用吨作单质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又用蓝鲸的资料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师:你在哪里见过或听过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吗?出示集装箱和一节火节的载质量。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一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是()千克,也就是1吨。
1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一袋大米重10千克,10袋重100千克,100袋重1000千克,就是1吨。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③一只东北虎250千克,()只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小组活动
(1)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2)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3)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4)分组汇报结果。
同学们,这了不起,通过自己的推算,顺利解决了问题,感受了1吨。
?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
3、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3000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34页第1题连线。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34页第2题填上合适的单位。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对最后一题要告诉同学们要填长度单位千米。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解决问题。
锻练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
1千克=1000克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1吨=1000千克
o的认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各种图形并进行区别。
3、培养观察及操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形状的卡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
多媒体出示特意骑牛图。
教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教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我们先来看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你能将图中相同的图形找出来吗?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面图形。
教师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将图中的图形标记下进行分类。然后小组长组织好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组间交流,及时抽象出几何名称,如:树干的开头是长方形、太阳的开头是圆形……
举例:看看身边的物体,什么开头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圆?
教师: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将这些图形画出来吗?
三、当堂达标
给下面图形涂上颜色
课堂: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那些图形宝宝,请你和同桌交流一下。
作业布置:
必做题:39页自主练习题1、2、3、4题
选做题:用本课认识的图形宝宝画一幅画,并统计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板书设计:
牧童
—认识图形
o的认识教案篇7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48—50练习九的第5—1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乘法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并能熟练地用加法算得乘法的积及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类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展示、相互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之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能熟练地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教学难点: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提出目标
1、找朋友。(用卡片出示)
2+2+2=63+3+3+3=12
3×4=123×2=64×3=122×3=6
2、出示学习目标:
(1)自主完成习题。
(2)在自主学习、互动展示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熟练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进行找朋友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新课中让学生用加法算式求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做发铺垫,也让学生对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学习目标的提出,让学生努力有方向有奔头,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完成练习,同桌互相展示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48—49的5、6、7、8题(教师参与其中,相机帮助,重在收集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及错例,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探讨)
2、同桌展示。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展示,成果共享。(以小组为单位逐题展示)
(1)算法展示
a.第5题
算式:5×3 3×5
6×4 4×6
(学生展示后,让学生读读所列的算式,并说说所列算式的意义)
b.第6题
算式:2×4 3×5 2×6(或6×2)
c.第7题
‘3+3+3+2’如有学生改写成‘3×3+2’的应予肯定和表扬。
‘4+4+4-4’如有学生改写成‘4×3-4’或‘4×2’的应予肯定和表扬。
d.第8题
3个8相加,和是(24)。
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24)。
(这是两道相关联的填空题,学生展示后,让学生说说填得的数和两道题的联系,以进一步认识相同加数与乘法的关系)。
f.第9题
学生列加法算式或用乘法算式都应给予肯定,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理解。
(2)错例展示
根据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时教师参与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让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均可进行质疑。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个体在思维方式和水平上存在差异,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展示,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成果上真正做到“资源共享”,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和合作精神尤其重要。]
三、联系生活,拓展知识外延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乘法计算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呢?如:
(1)一辆小车有4个轮,3辆这样的小车一共有几个轮?用乘法怎样算?
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算的例子?(学生同桌合作举例并在全班展示)
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信息,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乘法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a、一包铅笔的外包装(规格6支×2),你从这道算式中知道了什么?
b、一盒月饼,按3×2放置,猜一猜里面的月饼是怎样放的?
(学生同桌合作举例并在全班展示)
(2)送信。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小动物们打来了求助电话,想让小朋友们帮忙,怎么回事呢?
原来,小狗、小鸟、小兔是邻居(出示课本第50页插图),有一天邮递员送来一些信(出示信封:3+3、6+6+6+6、5+5+5、4+4+4+4+4+4、3+3+3+3+3、2+2+2、3+3+5),你能帮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同桌合作逐一分信后在全班展示,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3+3+5分不出去。)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用乘法算的例子”开放题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兼顾学困生和优生。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o的认识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在回忆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钟面的观察与操作了解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关系。
2、认识整点、半点及的读法及记录方法。
3、在活动中诱发幼儿形成遵守时间与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有关各种时钟的幻灯片;时钟一面,可活动钟面一只;表示7、8、9、10点钟的钟面各一只,时间记录卡各一张。
2、学具:幼儿观察记录表每人一份,活动钟面每人一份;实物时钟4只。
活动过程:
一、调动已有经验,回忆相关知识。
1、前段时间我们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了有关时钟的调查,知道时钟有好多好多种。现在请你看看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钟,看看你认识它吗?
2、依次出示幻灯片,幼儿讲名称。
3、刚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时钟家族的一部分,它可能还有其他的种类,我们以后再来探讨。
4、上次我们已经认识过钟面,来告诉大家,最长的针叫(秒针),有点长的针叫(分针),最短的针叫时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12),最上面的是数字 12,然后依次是1、2……11。请你好好回忆一下,时钟里的指针是朝哪一个方向走的?(1……12)对了,这样的方向就叫顺时针方向。
二、交流调查表,说说自己在什么时间,正在干什么?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知道我们人为什么要使用钟吗?
2、钟与我们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几天我们小朋友已经做过了一个调查,将自己活动的时间记录了下来,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说说你在什么时间在干什么?你只要说出长针在几,短针在几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好我们先自己说。
3、谁愿意上来说给大家听。(请3—4个小朋友上来说)。
4、说的真好,钟面上的指针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它们在运行中有什么关系呢?
5、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时钟,请你看看里面有几根指针,(两根)你猜猜看是哪两根针呢?(分针与时针),那秒针在哪儿呢?听(滴答)声就是秒针在跑。那他们两在运行时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我们小朋友们去玩一玩,看看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秘密?注意,拨指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拨。
6、说说看,你们都发现了什么?说的真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表示一个小时。
7、那么长针、短针指着的数字又是表示几点钟呢?别急,老师来向你们介绍。
三、认识整点、半点以及它们的记录方法。
1、好,先请你们听一个好听的故事。
2、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小明秋游》,边讲边出示相关时间的钟面。
四、师:今天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图片我们来看一看吧!
1、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是几点吃早点呢?小朋友拿出你们椅子下的钟面拨一拨吧!
2、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是几点上课呢?小朋友拨一拨吧!
3、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是几点睡觉呢?幼儿操作。
4、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是几点起床呢?幼儿操作。
5、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下午是几点户外活动呢?幼儿操作。
6、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是几点离园呢?幼儿操作。
五、游戏操作:
1、教师演示电脑小游戏请个别幼儿来操作。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时钟游戏,你们看!当小丑报出时间,小朋友可以按动时钟耳朵上的箭头,转到你认为正确的位置,然后单击下方确定,小丑会做出对错判断,
2、幼儿合唱歌曲,上机操作.
小朋友你们想玩玩这个游戏吗?那我们一起去电脑房上机之前,我们一起唱首关于歌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