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委的工作报告6篇

时间:2023-06-16 17:03:40 分类:工作报告

当我们的工作结束之后一定要认真写好相关的工作报告,我们在写工作报告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的表述工作情况,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向市委的工作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向市委的工作报告6篇

向市委的工作报告篇1

一、基本情况

为认真做好党代会年会制工作,xx乡党委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

在乡党委的具体领导下,筹备工作小组根据上级有关党代会年会制工作要求,认真制订了党代会年会制度、党代表提案暂行办法等制度;根据第一次会议以来代表异动情况,补选了4位党代表,本次党代会代表总人数为105名。

二、具体做法

1、乡党委高度重视。xx乡党委高度重视这次党代会年会工作,在多次召开党委会议进行认真研究部署的基础上,成立了党代会年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了会务组、宣传组、后勤组3个工作组,负责各项会务准备工作。

乡党委书记周晓涛同志,副书记、乡长何雪萍同志都自始至终关注党代会筹备期间和会议期间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主要领导对党代会各项工作亲自抓,对《党委工作报告》等各项大会文件材料亲自审阅修改,通过大会筹备小组集中精力,精心组织,认真做好了大会文件草拟、日程安排、大会的会议材料印制分发及其宣传报道等工作。筹备小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确保了大会的顺利召开。

2、依法依规补选代表。我乡在充分调查了解党代会代表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将本次党代会需补选的党代表名额分配到乡机关党支部。机关党支部根据分配的名额,充分酝酿产生了党代表预备候选人后,将预备候选人名单报乡党委进行了资格审查。审查通过后,再交回机关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选举合法产生。在充分发挥基层民主的基础上我乡依法补选出了贺益华等4名同志为xx乡第十三四党代会代表。

3、认真收集提案。按照有关规定,我乡于20xx年10月下旬开展了代表提案收集工作。

此外,我们也对乡党委委员和党代表在接待党员群众活动中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筛选出代表性强、影响范围广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年会提案的候选提案交由乡党委审核。

4、精心组织会议。在党代会召开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大会的几个重点环节,针对大会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详细分析,做好应变措施,确保每个环节紧紧相扣,顺利开展。一是思想认识的统一。通过对乡党代表的宣传教育,层层抓好思想统一工作,让广大党代表正确认识召开党代会年会制的重要意义;二是把好民主评议关。做好民主评议票印制、清点、统计等工作,大会专门配备了4名计票工作人员,确保快速、准确无误的统计出民主评议结果。

三、实行党代会年会制的意义

(一)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发展思路。下阶段,xx乡党委工作总体指导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动员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新常态,构建新优势,再添新动力,谋求新发展,全力加快魅力建设进程。

(二)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乡党委通过精心组织,把党的代表大会年会作为了统一干部思想、贯彻党委意图、明确任务、落实措施、进行决策的大会,乡党委把全乡的重大问题放在党代表大会上讨论决定,从而提高了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党代表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扩大党内民主,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我们对代表提出的提案、提议和意见建议及时进行了梳理归类,明确责任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把办理结果反馈给代表,真正做到代表提出的提案、提议和意见建议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三)强化了对党委领导班子及成员的监督。根据大会议程,党代表现场对党委领导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测评,评议工作公开透明,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来自党内由上而下的监督,强化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体现了党代表的监督职能。

(四)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召开党代表大会年会,使代表们改变了过去五年开一次会的旧观念,从思想上改变党代表对党代会常任制、年会制的认识。强化了党代表对党内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党代表积极地参与到参政议政、献计献策的主流中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我们在县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圆满的召开了中共xx乡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取得了预期的会议效果,为今后的全面实行党代会年会制探索了工作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向市委的工作报告篇2

一、重、难点工作完成和突破情况

(一)较好地开展了主题活动。一是高标准举办“美丽珠城”蚌埠城市建设成就摄影展活动。**年4月下旬,市文联启动组织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并出版了作品集,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二是较好地开展“聚焦工业企业、再创珠城辉煌”蚌埠市作家大型采风活动。市文联、市经信委联合组织此次作家大型采风活动,取得了好的影响。

(二)积极组织开展促进蚌埠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活动。一是蚌埠青年油画12人联展;二是张海潮、张要武父子画展;三是蚌埠美术教师写生作品展;四是淮上清流——第五届淮河魂书画艺术展。

(三)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改进协会工作。市文联加强对协会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市曲协、市音协、市作协、市美协都加强了协会的领导力量。

(四)进一步加强对三县文联和相关文艺组织的工作指导,继续推进所属协会与相关单位联手举办活动。一是市曲艺家开展“蚌埠市文艺进军营联欢演出”。二是与社会各方面联合举办了歌手大赛、艺术比赛和音乐会。三是组织蚌埠书画名家作品,参加“安徽书画名家大型赈灾义卖” 活动。四是坚持送文艺下基层。

二、所取得成绩、经验和体会

所取得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年,市文艺家获奖人数和奖项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我市十二家文艺家协会共获34项省部及以上奖项,34人次获奖。其中国家级金奖8项8人次,国家级银奖3项3人次,国家级铜奖1项1人次,国家级一等奖3项3人次,国家级二等奖2项2人次,省部级一等奖8项8人次,省部级二等奖9项9人次。

经验和体会:一是文艺工作要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用文艺的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文艺工作要服务社会。三是文艺工作要服务于人民。

三、差距、问题和思考

差距:一是精品不多、人才缺乏。二是经费投入不足。三是运行机制不健全;四是各文艺家协会(学会)无办公场所;五是文艺家缺少展示的平台。

问题:一是协会工作开展得还不够平衡;二是有社会影响力的文艺精品之作还比较少;三是无市一级的文艺奖项;四是文联无专项文艺奖励经费;五是各文艺家协会(学会)无工作经费。

思考:一是在“文”字上下功夫。文联要在推进文艺事业专业性、学术性、文化性、引领性的高品位上发展繁荣。二是在“联”字上做文章。加强联动,推动文联整体工作的开展。三是在“实”字上求突破。文联的工作要走下去、走进去,这样才能走上去,走出去。四是在“新”字上见成效。创新文艺活动形式是工作重点。五是在“精”字上树标杆。繁荣文艺创作,推出精品大家是文联的重中之重。

四、**年工作目标

**年,市文联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体思路,以建设文化强市、建设美好蚌埠为主线,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以“中国梦”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为重点,出精品、获大奖,推人才、强服务,为蚌埠重返全省第一方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五、**年工作打算:

一是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汇聚建设美好蚌埠正能量

动员全市文艺界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艺进万家活动和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以此迎接新中国成立65周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采风创作活动;坚持正确导向,推进文艺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一切文艺创作、文艺服务和文艺实践活动之中,努力推出一大批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念的精品力作。

二是以创新创优为动力,开拓文艺精品创作新天地

承办《**年全中国画展》、安徽省第五届美术大展。举办市第二届摄影艺术展、市第二届书法展和蚌埠书法进省展、**年横跨苏鲁豫皖四省首届“淮河文学”大奖赛和**年中国作家看蚌埠活动、市第一届油画作品大展、市首届硬笔书法大赛、蚌埠市古陶瓷收藏精品展等文艺活动。

三是以平台建设为载体,拓展文艺发展新空间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县、区文联,在大部门、大企业以及街道、乡镇推进建立文联试点工作,在村级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文联工作网络。促成市文艺中心建设尽快立项,建立市文学艺术网站,恢复市文学艺术刊物。

四是以公共文化建设为根本,强化服务民生新理念

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诗教“五进”活动,举办“我爱我家——美丽珠城”摄影艺术展、全市中老年舞蹈大赛、第九届“未来之星”少儿才艺大赛,继续做好文艺下基层、下农村、下部队慰问演出。广泛开展以“为民、惠民、乐民”为宗旨的文艺志愿服务,推动活动的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

五是以提高影响力为重点,构建人才建设新高地

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建立市委、市政府文学艺术奖,文联建立关于对各县(区)文联、各协会以及优秀艺术家进行奖励的规定。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积极发挥文艺评奖的鲜明导向和示范作用,重视做好“五个一工程”推选报送工作。进一步加大中青年文艺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开展维权工作,不断增强文联组织的吸引力、创造力、影响力,努力凝聚一支浩大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队伍。

六是以自身建设为前提,推动整体素质新提高

抓好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工作作风,努力营造活力迸发、创优争先的竞争局面。密切联系和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大力创新联络机制、服务机制、维权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形成肯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良好风气,确保文联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地推进。

向市委的工作报告篇3

一、自查自纠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体是关键。2018年初,我校成立了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负总责,其他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从组织上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和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把责任分解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网络体系,校委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廉政责任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年来,校委多次专门召开会议,学习传达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规范权力运行,强化监督意识。凡是涉及三重一大的事项,严格按照《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细则》《校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做到决策先问法、违法不决策,坚决防止和纠正越权决策、违法决策现象的发生。对涉及我校的重大事项以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始终坚持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完善议事规则,严格工作程序,有力地促进了我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完善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完善内控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

(五)强化内部监督,推进源头防控。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八大专项整治行动,逐项自查,逐条整改,对机关内部所有制度和规定进行了一次全面整理、修订完善,并汇编成册,形成《工作规程》,以制度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事务的规范化管理。如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等。二是强化制度执行。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和规定,用制度来管权、管人、管财、管事,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工按规矩办事、按制度办事。

二、存在的问题

三、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增强履责意识。认真对照责任清单,推动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高质量完成,将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层层压实,坚决解决上热中温下冷问题。常务副校长要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渎职的思想,定期听取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责任,研究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定期与科室负责人谈心谈话,掌握工作人员思想动态,敦促各科室严格按制度和规定办事,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努力在全校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整改期限:及时整改

(二)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整改措施:推进源头防治,进一步排查廉政风险点,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关于单位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人财物相关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积极协助纪检机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整改期限:及时整改

(三)作风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是加强工作考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工作考核检查,对于类似问题将严厉批评,并与年终考核及评先评优挂钩,力求使教职工绷紧一根弦,踏实工作,认真履责,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整改期限:及时整改

向市委的工作报告篇4

成就鼓舞人心,梦想催人奋进。10月15日下午,参加市第五次党代会的代表们分成10个代表团,就罗永纲同志代表中共通辽市第四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

代表们认为,市委工作报告客观全面地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发展经验,高屋建瓴地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目标定位明确,举措务实可行。通篇贯彻了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以及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要求,抓住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既符合通辽发展实际,又顺应人民群众意愿,是一个凝心聚力、振奋人心、引领发展的好报告。

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要建设自治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独具优势特色的产业基地,建设自治区向东、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各民族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代表们认为,今后五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五年,是充满机遇的五年,也是充满挑战的五年。发展目标非常切合通辽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全市描绘了一幅宏伟的发展蓝图。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创新引领、开放转型、务实担当,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自治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向东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努力建设各民族和谐幸福美好家园,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通辽的新胜利。

代表们纷纷表示,要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工作报告,全面准确把握报告精神实质,抓好贯彻落实,在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通辽的新胜利中发挥更大作用。

向市委的工作报告篇5

紧紧抓住进位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放眼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全球时代潮流,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国际国内环境总体有利我省发展。以经济总量跨上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全省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多年高强度投入的效应加速释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驱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为我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突破,绿色产业蓬勃兴起,为我省发挥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政策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区域竞争更为激烈,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形势更加严峻;我省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更加凸显、要素成本逐步上升,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双重压力。综观大势,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历史经验表明,能否抓住机遇、赢得发展,取决于对一系列风险挑战的科学应对转化,取决于在每一个战略十字路口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更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敏锐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抓住用好机遇,努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更大步伐。

今后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期,妥善应对矛盾凸显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以富民兴赣为主要任务,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不断迈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新步伐,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奋斗。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江西省情,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和谐、保护良好生态上,努力实现强省与富民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开发建设与保护生态的统一,把广袤的赣鄱大地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环境秀美的幸福家园。这是一个寄托着全省人民美好期待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省上下坚持不懈、长久奋斗!

按照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位次前移;力争基本公共服务、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化率等指标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水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实现阶段性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举措不动摇,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要更加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新跨越。

——要更加注重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发挥有关政策效应,加快形成各展优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要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实施加速城镇化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要更加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一轮发展。

——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要更加注重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坚强保证。

向市委的工作报告篇6

为实现十三五目标,我们将抓好以下八个重点:

(一)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推进五大理念落实处

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创新型丽江建设,推动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深入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认证认可规范作用和品牌示范作用,全面提升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始终坚持把协调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着力构建一核一区两片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不断推进产业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始终坚持把绿色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始终坚持把开放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动力,打造云南开放辐射的重要窗口。始终坚持把共享作为跨越式发展的本质要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进跨越发展往前赶

坚持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的新路子,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打造优质粮菜、生态林果、生物药材、草食畜牧、淡水渔业五大产业,把丽江建成全国主要的微藻生产基地、重要的生物药材产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培育壮大特色新型工业。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金沙江中游六级电站,延长水电产业链条,推动华坪清洁载能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我省重要的清洁载能产业基地。提升园区发展质量,打造园区经济升级版。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创意、科技及信息服务、房地产、会展、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深入打造独特性、差异性的国际旅游品牌,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提升旅游业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向国际精品旅游胜地迈进。深入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加快互联网+步伐,推动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三)打造和谐发展新局面,推进团结进步创一流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维护民族团结的长效机制。加大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高寒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引导公共财政、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地倾斜。突出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和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等示范重点,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平安丽江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利益表达、协商沟通和救济救助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制度。健全完善灾害监测、预报、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

(四)打造绿色发展新屏障,推进生态文明争排头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着力营造绿色山川、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城镇、倡导绿色生活,打造大美丽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筑牢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完善开发政策,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制度,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力争到20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72%。突出抓好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确保泸沽湖稳定保持Ⅰ类水质,程海、拉市海水功能区水质达标。

(五)打造合作发展新格局,推进开放辐射当窗口

深化区域合作。依托长江-金沙江黄金水道优势,提升金沙江航运能力,全面参与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建设,积极沟通澜沧江开发开放经济带,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提升与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的合作水平,继续深化与川滇黔、滇川藏毗邻地区的互动发展。积极开展与国际世界遗产城市的交流合作,大力发展国际友城关系。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力争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0%。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举,确保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2%以上。加快丽江机场航空口岸建设,力争到20xx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万吨;开通航线65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9条,建成滇川藏区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六)打造跨越发展新支撑,推进五网建设强基??

深入实施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建设四通八达的路网。建成华丽高速公路、丽香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永胜至宾川、宁蒗至永胜、泸沽湖至西香高速连接线等高速公路,建成长水至雄古、巨甸至维西、荣将至瓷厂、石龙坝至永仁、宁蒗至盐源等二级公路,建成玉龙雪山东环线、泸沽湖机场经木底箐至永宁开基桥等旅游专线公路。到20xx年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构建起县县高速、乡乡油路、村村硬化、组组通达、县际相邻乡镇通畅、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善的公路网。建成丽香铁路,开工建设衢丽铁路丽攀段,争取丽江至大理铁路提速升级。到20xx年实现铁路营运里程320公里。建成金沙江高等级航道260公里,沿江码头 24个。建设便捷高效的航空网。实施丽江机场4e级改扩建工程,打造国内首家千万级别州市支线机场,建设特色空港产业集聚区。加大泸沽湖机场航空市场发展力度,力争到20xx年航线总数达到10条,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建设内强外联的能源保障网。围绕清洁载能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打造水电产业升级版。到20xx年电力装机规模达到1500万千瓦,发电量达到650亿千瓦时;220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1468公里,油气管道长度达到500公里。建设安全可靠的水网。完成文海、小米田2座中型水库,抓好南瓜坪、小二地水库等20件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到20xx年全市库塘蓄水库容达到5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7亿立方米。建设共享高效的互联网。构建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畅通、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互联网,到20xx年实现光缆全覆盖。

(七)打造协调发展新空间,推进城乡统筹显特色

着力构建一核一区两片一带区域发展新空间,把丽江主城区建成以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发展核心;把华坪建成以清洁载能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区;加大宁蒗和永胜两个片区扶贫开发力度,依托程海生态经济园区和泸沽湖旅游度假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金沙江经济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化城镇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梯次城镇规划体系,形成1个中心、3个次中心、4条发展轴线、8个重点中心镇和 30个特色城镇的城镇空间布局,走出一条丽江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到20xx年城镇化率达到4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着力提升县域产业层次和支撑能力,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扎实做好水电移民后扶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20xx年玉龙县脱贫摘帽,20xx年永胜县脱贫摘帽,20xx年宁蒗县脱贫摘帽,20xx年现行标准下全市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20xx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八)打造共享发展新机制,推进社会事业聚合力

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缩小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实施就业引领战略,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加快社保扩面提标,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推进城乡医保统筹,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到20xx年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制度,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丽江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建设世界文化名市,打造丽江文化硅谷步伐,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助力发展。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三、20xx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市人民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新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抓好供给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

扩大有效供给。加强制度和政策创新,转变供给模式,提高一二三产业的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打造品牌,增加高端产品供给。推动产业重组,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开展降低实体企业成本行动,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坚决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社会保险费、财务成本、电力价格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加强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释放消费新需求。继续实施重点领域消费工程,落实鼓励消费政策和带薪休假制度,挖掘需求潜力,优化消费环境,发展信用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促销活动,提高本地产品最终消费率。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完善农村线上线下商业网点布局,刺激和引导农村消费。多措并举,有序化解库存商品房,稳定房地产市场。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扩大旅游消费。着力培育电子信息、文化娱乐、健康、养老、家政等新的消费热点。保障市场供给,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行为,完善消费维权机制,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确保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亿元。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研判,及时研究推出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的政策措施。继续开展稳增长督查工作。强化煤电油运气供应保障。

(二)着力抓好五大网络建设,筑牢发展硬支撑

大力加强五网建设。汇集全市智慧,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华丽高速公路正线全面开工。建成丽宁二级公路,加快推进丽香高速公路丽江段、永胜至宁蒗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建设,做好泸沽湖至西香高速连接线、永胜至宾川、宁蒗至永胜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重点国省干道改造项目推进力度,争取开工长水至德龙加油站、巨甸至塔城等项目。加快推进丽香铁路丽江段建设,积极做好衢丽铁路丽攀段前期工作。加大金沙江中游航运一期项目推进力度,二期项目实现全面开工。开工建设丽江机场配套设施,完善泸沽湖机场硬件条件。加大电网续建和新建力度,抓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和售配电网建设。有序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天然气支线管网建设,提高天然气使用量。积极配合做好滇中引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丽江坝区生态水网、头台河水库、八湾水库等 12个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马鹿、红岩、青龙湖、拉当水库4个项目,力争开工龙蟠提水、宁利水库2个项目。启动宽带接入网和骨干网、城域网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接入网络、移动宽带网络覆盖等重大项目,新建光缆1000公里。积极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实现100%行政村通光缆、通互联网。抓好政务云、工业云、农业云、教育云等信息平台建设。引导更多本土企业和产品入驻淘宝特色中国丽江馆。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实行投资包保责任制、重点项目集中审批制和现场办公制,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1亿元。抓好66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省级四个一百工程建设。编制十三五项目集群规划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和滚动实施。落实投资项目网上并联审批核准制和协同监管制,加快项目报批审批和建设进度。认真做好中央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筛选申报。继续放宽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建设项目。加强银政企合作,发展信贷融资、上市融资、发债融资,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力争新增银行贷款40亿元、社会融资10亿元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做好批而未用和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完善差别化用地政策,优先保障基础设施、社会民生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加快预算拨付进度,盘活存量资金,调整分配方法,使资金向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县(区)和部门倾斜。继续把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作为重要工作,力争上级补助资金有新的增加,重点确保刚性支出及扶贫开发、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新兴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预算,强化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偿还到期债务12.1亿元。

(三)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做强发展顶梁柱

全力做强新型工业。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配合做好金沙江中游六级水电站电力输送项目建设,充分释放水电产能,实现电力产值75亿元。推进矿电结合,加快发展清洁载能产业。积极推进华坪铝产业、硅基产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云南白药丽江生产基地项目落地建设,加快程海螺旋藻、红球藻生产项目建设进度。抓好煤炭复建复产,力争恢复生产矿井20对,实现产量350万吨。全力推进工业园区提质增效,完成园区投资 8.6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0户以上,新建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实现园区工业总产值80亿元,增长10%;园区工业增加值26亿元,增长10%。抓好金山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区双创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雄古工业片区建设。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梯队培育成长计划,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2户,培育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800户,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68亿元,增长7%。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保障粮食收储供应安全。突出抓好核桃、花椒、油橄榄、芒果、软籽石榴、中药材、螺旋藻、花卉等产业,推进玛咖产业健康发展,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及质量标准认证,实现生物产业总产值138亿元,增长8%。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向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拓展,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完成农业总产值85亿元,增长6%;农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6%。大力发展畜牧业,实现肉类总产量15万吨,增长6%。着力提升烟草产业竞争力,生产收购烟叶60.2万担。培育扶持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0个家庭农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5000亩,改造中低产田地16万亩。新建五小水利工程6000件,解决 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实施5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启动建设一批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抓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深入推进整村、整乡、整县脱贫,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深入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如期实现玉龙县脱贫摘帽,减少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强旅游监管,净化旅游市场,力争接待海内外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双增长。实施旅游业融合式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业+行动计划,延伸产业链条,联动其他产业发展,释放旅游综合功能,加快构建大旅游的新格局。着力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计划,促进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行,打造智慧旅游新业态。积极探索适应大旅游产业建设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构建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建立违规退出机制,全面拒绝不合理低价团。深入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丰富旅游产品。大力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国际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创建,完善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束河、白沙等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着力加大泸沽湖、老君山等景区保护和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及乡村旅游。深刻汲取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教训,重拳出击,铁腕整治,确保古城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维护丽江旅游金字招牌。做好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迎检准备工作,启动泸沽湖5a级景区创建工作,理顺老君山景区开发建设机制。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143亿元,增长9%。

强化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实施财政资金担保贴息政策,增强资金的引导性和撬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设立工业企业扩销促产扶持资金,施行新达规企业和限上商贸企业奖励政策。完善产业发展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干部把精力最大限度向产业集中,干部智慧最大限度向产业发挥,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向产业聚集。

(四)着力抓好改革开放,激活发展原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营改增 扩围。推动县域三级金融改革创新试点与服务便利化,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政府融资平台专项改制。做好审计体制改革。完成公务用车改革。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综合改革。对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加快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有序放开教育、医疗等服务价格,稳步推进水、天然气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建设,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农田水利、供销合作社等综合改革,深化生态文明、司法、电力、流通、商事、住房等领域改革。加强统计调查制度改革,加快新型智库建设,促进科学决策。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与成渝经济圈、攀西经济圈等区域的交流合作,强化规划、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对接,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借势发展。深化丽江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实现旅客吞吐量630万人次,其中口岸出入境4万人次。大力拓展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合作领域。积极培育壮大出口型产业,稳步扩大特色农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900万美元,增长13%。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发挥以商招商、品牌招商等综合效应,力争引进市外到位资金321亿元,增长12%。

(五)着力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发展承载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推动县城提质扩容,加快特色城镇发展,积极建设智慧小镇、互联网小镇。落实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力争城镇化率达到37%。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促进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各项权益。继续实施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加强坝区农田保护,因地制宜推进城镇上山。积极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增强城市宜居性。

强化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城乡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综合性,强化规划的引领与协同促进作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逐步建立一张图为目标的空间规划体系。加快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规划及地下管廊专项规划。坚持开放做规划,发动群众参与编制规划、参与监督规划实施。

提高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创建。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古城、古镇、古村和文物遗址、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注重建筑设计,彰显城市人文特色和历史记忆,推进人、街、景和谐共生。严格控制中心城市建筑高度,保持城市与山体为主体的自然天际线。优先发展城乡公交和城市停车场,谋划建设城市、景区综合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城镇天然气管网、液化气站建设。落实责任,强力推进城乡两违整治。健全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市环卫保洁和公厕管理,持续整治占道经营、渣土泼洒、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等现象。

(六)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蓄积发展竞争力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以两山三湖一江一城六库为主体的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环境法治、全民创模行动,力争创模成功。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责任、铁的担当抓好泸沽湖、程海、拉市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森林丽江建设,管护好2450万亩林地资源,完成营造林40万亩,新增林业生态产业基地38万亩,改造低效林20 万亩,退耕还林3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6000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实施节柴改灶5000口、太阳能3000台。严格森林资源管理,依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抓好森林防火。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推动环保监测监察执法机构垂直管理。

着力抓好节能减排。落实重点减排项目,抓好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和弃水重复利用,开展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全面实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力度。启动农村两污治理5年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七)着力抓好民生改善,夯实发展落脚点

全力促进就业创业。继续实施贷免扶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国防和军队改革大局,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鼓励支持失业人员再就业,托底帮扶失去就业能力的困难人员。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帮扶1200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00人,扶持自主创业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构建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养老保险政策体系,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促进全民医保体系持续健康发展。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关注城乡贫困群众,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做好优扶对象和残疾人解困帮扶工作。推进殡葬改革。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1145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17500户。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抓好华坪9.15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恢复重建工作。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收入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提高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维护好农民工合法劳动、依法取酬权益。

(八)着力抓好社会事业,提升发展软实力

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5%,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1所普惠性幼儿园。确保华坪县、玉龙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督导检查。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发展,继续深入实施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继续抓好丽江师专升本工作,积极支持云大旅游文化学院扩建,促进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等建设。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互联网+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深入推进全面改薄等教育专项工程建设。抓好校园安全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优化卫生计生服务。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计生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市医院门诊楼、儿童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启动市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心血站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实施1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快发展远程医疗,以互联网+提升医疗水平。执行两孩政策,分类实施无户口人员登记。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推进市博物院新馆建设,抓好铜文化馆、丽江大剧院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丽江·珠影·星光城、天雨世界艺术村、中国纳西文化传承基地、云南的响声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0%以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巩固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完善村级文化活动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发展高原体育产业。继续举办全国足球乙级联赛、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等赛事,继续支持嘉云昊职业足球俱乐部冲甲。积极推进市游泳馆项目建设,加强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新建8个乡镇128个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

(九)着力抓好社会治理,汇聚发展正能量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法制化、精细化、网格化,强化反恐维稳工作,完善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扎实做好公共卫生防控,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打好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工作,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问题。

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开展第二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2个民族团结示范乡、1个民族特色乡、10个民族团结示范村、 4个民族特色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巩固发展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继续抓好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做好国家安全、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消防、人民防空等工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抓好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市工作。继续加强地震、地质、气象、档案、方志、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工作。

《向市委的工作报告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