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5篇
学习他人的事迹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事迹材料的整理和编排需要有条理和逻辑,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1
温州人的骨子里,就有经商的头脑。这句江湖流传的话,在卢成堆的创业经历上再次得到验证。而他的创业致富项目更是让人意想不到,竟然是专门修补破损的盘盘碗碗,而且如今卢成堆已在全国拥有50家加盟店。
一则新闻看出了商机
卖过小灵通、做过校园通信店老板、接过快倒闭的快递公司经营、开拓过学生教育咨询市场、通过创业书获得眼镜店加盟创业资金,他还组建了明大数码卖电脑饰品。
这是卢成堆的创业经历,从2004年起,他几乎是一年换一个行业,绝对算得上折腾。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在寻找最适合自己创业的领域。
回顾他的创业历程,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的商业嗅觉,就以如今做得风生水起的温州瓷爵士餐具修复有限公司为例。
卢成堆清楚地记得,那是他从新闻报道上"掘"出来的商机。"去年9月25日,我在翻报纸时,看到一则《餐具美容师欲传一手绝活》的报道,说一个年轻人尚建伟,能够将任何破损的盘碗翻新。我激动了,觉得这个市场有前途。赶紧联系了那家报社的笔者找到他。
盘碗背后有大市场
破盘碗翻新,看起来无利可图,卢成堆绝不赞成。
"我们说的盘碗,那肯定不是普通家庭几块钱一个的。我们的市场是在大酒店。"卢成堆说,星级酒店里的盘碗起码几十元一个,有的甚至是几百元一个的成套品。若破损一个,整套更换成本很高。"若真有一种技术,能将破盘碗翻新继续使用,哪个酒店不愿意?
这并不是他异想天开。有一手修复盘碗的尚建伟,听着他的分析,深感找到了知音,只是之前他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做。
为了表明自己的合作诚意,卢成堆魄力十足地卖掉了自己的汽车,筹了10万元送到了尚建伟手中,希望一起开拓市场。
卖破碗不如开技术连锁
两人想好一起创建"瓷爵士"时,并不是现在在做的技术连锁。
"当时,我们想把酒店的破碗收回来,然后修补一新后,卖到那些农家乐或者私营饭店。后来一琢磨,不如直接开技术连锁店。"卢成堆说,技术是独一无二的,与其买进买出盘碗,不如直接提供服务。
于是,他们去申请餐具修复底温釉新型使用发明专利、餐具修复修补技术专利,在今年获准了专利权,并将手工打磨改进为机器打磨。
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自家公司接酒店破盘碗的生意外,他还在开拓连锁店。"瓷爵士"在全国有50多家加盟店。"我们提供机器、修复材料,统一进行管理。
在全国壮大自己队伍时,他不忘照顾那些特殊人群。"其中6家店给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8家店给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
一次创业教训多 二次创业更理性残疾大学生王福如:创业其乐无穷 追梦只争朝夕校园淘宝网 创业新突破丁俊林: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创业路母亲卖房助儿子创业 大三时合同额破千万曾文頔:大学生葡萄酒品酒师的“爱与专”大学生创业两年赚70万大学生创业:种西红柿比农民好 销得比农民俏一个创业者在小米首发app的极品、曲折故事硅谷创业的华人守望者 —— 中国草根硅谷创业现状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2
xxx:大学生返乡创业卖烧鸡开横沥烧鸡主题农家乐
近年来,山清水秀的横沥镇在发展绿色经济的驱动下,陆续上马新能源项目和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发展成为一个外美内秀、宜乐宜游的小镇,吸引不少青年返乡创业。xxx,这个生在深圳、长在深圳的80后,就难舍家乡祖传秘制烧鸡风味,带着一身好手艺回到横沥创业。
秘制烧鸡香飘四里,xxx开起了烧鸡主题农家餐馆,借着家乡的好山好水好资源,敲响了农家旅游算盘。
祖传秘制腌鸡粉流传上百年
说起秘制烧鸡的做法,实在的xxx直说“很简单”。宰好生鸡,抹上酱油和祖传秘制腌鸡粉,放到烤炉里烤上25分钟就大功告成了。
如此简易,难道人人可做?其实xxx口中的“简单”实则不易。从选鸡开始,xxx就数次更换鸡种,从黑凤鸡到广黄鸡等,最后决定使用本地产的三黄鸡。“要自己买鸡种来养一段时间,肉质才韧。”几个月的选鸡种折腾,xxx笑说自己都可以开养鸡场了。
最让人好奇的是秘制腌鸡粉。这就说来话长了。xxx的太爷(爷爷的爸爸)、爷爷都是仍图横沥一带有名茶楼的大厨,秘制腌鸡粉创自其太爷,历经百年流传,最终到了第四代传人xxx手中。
“我父亲这一代没有做厨师了,他早早就在深圳安了家。”xxx说,但父亲并没有让这个祖传宝贝断代,父亲一直爱下厨房展露两手,耳濡目染的xxx从小就爱烹饪,“接档”祖传烧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精心挑选沙姜、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一系列配料,细细研磨至近乎白色的粉末……经过秘制腌鸡粉的腌制,新鲜出炉的烧鸡将调料味集中在表皮,使不肥腻的三黄鸡皮酥脆可口;内里鸡肉自带的清甜,在缓缓渗透的腌鸡粉的调动下,吃起来既有鸡肉原先的味道,又有调料的咸香。“这才是地道的横沥味道。”xxx对这刚出炉的烧鸡很满意。
休闲旅游业带动烧鸡热卖
在xxx记忆里,从小几乎每周末,父亲都要带他从深圳返回家乡横沥镇圩镇一趟。东江渡船垂钓,骑行遛狗,朴实厚道的乡里乡亲,喷香的横沥汤粉……让他回到深圳后仍然回想家乡的各种美好。
大学毕业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xxx在繁华的深圳都市里换了两三份工作,心里还是想着如何将家乡独有的味道传承下去。去年秋天,把心一横,xxx辞掉了工作,拿着工作以来的积蓄回到家乡创业开烧鸡店。
为何选择在乡镇开店?“说起这个,离不开大环境的发展。”xxx这几年观察家乡,发现横沥交通日益便利,从市区来一趟横沥不过半小时路程,省道120线也马上要拓宽修整了;而且,拥有绿色生态、特色农业、温泉养生等丰富观光休闲旅游资源的横沥镇,吸引不少城市观光旅游客。
“城市里机会是多,但各种运营成本也高。傍着现在发展不错的乡村游这棵大树,我对自己的创业很有信心。”xxx指着店外的空地,告诉记者那里马上要上马几个新能源项目和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届时人流汇集,自己取材地道的横沥烧鸡肯定有发展前景。
酒香不怕巷子深。清明小长假期间,xxx的烧鸡店几乎爆满,不少深港游客都来品尝一番横沥烧鸡。“吃过了,还要再来。”家住深圳市福田区的麦斌对烧鸡赞不绝口。香港游客方玉嫦是个热爱旅游的驴友,初次到横沥游览就爱上了这个美食美景俱佳的地方。“吃过了横沥汤粉,还要吃一下横沥秘制烧鸡。这些好味道让我对这个地方记忆深刻。”方玉嫦已经开始拟着下次横沥乡村游的计划了。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3
xxx,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级学生。2013年12月参加江苏省“创青春”校内选拔赛并荣获特等奖,后与创业伙伴积极组建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工作与社会调查,于2014年3月成立徐州乾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壁挂式地震速报装置、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切膜机薄膜表面缺陷检测系统等电子信息产品的开发设计与推广。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已经入驻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并获得了校创业基金5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公司已与蚌埠的工厂签订生产合作协议。
当前的成功与光明的未来令人艳羡,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者,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创业之路上每每向前跨出一步,都需要付出惊人的努力与汗水。
积极实践,开始创业之路
2012年刚进入大学校园的xxx同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本着锻炼自己的宗旨,她踊跃加入了物电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在社会实践部担任干事期间,xxx在课余时间走访了众多店面,她不仅主动联系店家,还与老板积极介绍活动、谈赞助,按照老板的需求量身制作活动策划书及宣传策划。
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与体会,xxx同学逐渐提高工作能力,拓展人脉关系,在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xxx同学也逐渐对创业产生兴趣。于是,在2013年暑假,利用家在徐州的优势,在父母的支持下xxx同学与同学开办暑期教学培训班,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管理周密严谨,暑期培训班获得成功。
这样的小小成功不仅让让刚步入创业行列的xxx同学充满喜悦,同时也对创业产生了坚定的信念。
勇敢参赛,在创业中坚实迈步
为了在创业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2013年12月,作为学生干部的xxx同学自己组建团队参与江苏省“创青春”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第一次参加创业比赛的xxx同学有很多不足,xxx与团队成员并不畏惧困难,根据评委老师所给的模板和意见,认真修改创业计划书,在评委老师的建议下,自学市场营销的相关书籍,丰富创业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xxx同学的团队荣获江苏省“创青春”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的特等奖。此次参赛,不仅收获到大赛评委的关注与认可,更加使得xxx同学收获对于创业的新观点,新思想。
此后,为了给自己的创业之路打下更多的基础,xxx同学先后参加了syb课程以及创业证的申请,并取得了创业证,创业培训证等相关证书。
确立项目,在困难中不懈向前
2014年3月,在参与科研创新项目过程中,xxx同学结识了一些参与全国挑战杯的同学,并对其中的壁挂式地震速报装置项目产生了兴趣。在经过一番问卷调查后,xxx发现,90%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拥有一个精确度高的地震速报装置是非常必要的。同时xxx同学结合中国幅员辽阔,版图多位于地震带上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近年来伴随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群众更加关注生命财产安全等多方面因素,在综合考虑与协商过后,迅速组建自己的团队,成立了徐州乾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前期,公司主打以与房地产商合作推广的销售方式,通过合作新楼盘和升级产品进行盈利与发展。为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充满责任感与积极性的xxx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徐州各大房地产商进行联系,拿着策划案和样品各处奔波。
然而,这支过于年轻的公司团队在成立之初遭受到了不可避免的质疑与冷遇,很多大企业只是单纯的收下合作方案而未做出任何回应。在希望的开始与破灭之中,在为创业奔波不息却又难有成效的日子里,xxx同学以及团队人员遭受这一次次沉重打击,在劳碌中感到迷茫。但伴随她的伙伴们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一次次的尝试与调整,xxx同学便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从而认识到挫折的短暂与坚持的永恒,继续开展了对于公司事务的不断尝试并与外部赞助人员积极协商。
大学生创业,或许是另一种人生体验,在创业的道路中,坚定前行,勇敢尝试,不断突破,不懈发展,方能创造出美好灿烂的明天。或许青春的花朵,人生的花朵,无一例外的需要优秀的个人品格的浇灌,才能开出一种绚烂,绽放一种成功。
在xxx同学团队的努力下,目前徐州个别房地产商也对公司项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公司盈利逐步提高。相信,在不断地坚持与努力下,公司会不断地发展壮大,xxx同学在创业道路上会走的更远。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4
80后的青年被时代寄予厚望,同时也因为其特立独行备受舆论质疑。昨天晚上,一场“80后,我能行”的主题报告会在浙江科技学院举行。
作为80后一代的主体,12次走进艾滋病高发区进行社会调查的杨松,唱响西部支教歌的屠佳,去南极放飞梦想的戴芳芳,以及自主创业的陶海滨等本报报道过的大学生纷纷代表走上讲台,做了精彩的演讲。大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事实告诉我们:“我是80后,我能行。”
大三学生周旸懿也是一位80后代表,在浙江科技学院里,他已经是一位创业名人。周旸懿是学校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还是一家年盈利100万元的公司总经理,并占了公司20%的股份。
卖游戏卡赚第一桶金
初中的时候,父母带着周旸懿从淳安千岛湖来到杭州读书。才来杭州没多久,周旸懿就发现了“商机”,那时候校园里正流行打游戏机,学生们一有零花钱就会到学校附近的小店买几盒新的游戏卡。偶然间,周旸懿发现杭州的游戏卡卖得要比老家千岛湖便宜多了,在杭州只需十几元钱的游戏卡,到了千岛湖就可以卖到100多元。于是每隔1个多月,周旸懿就会在杭州买上几盒游戏卡,回千岛湖去“倒卖”,每次都能赚上几百元钱。现在回忆起那时的经历来,周旸懿还有点不好意思,他说,那时候就觉得这样好玩,能积攒点零花钱,可算不上真正的生意。
为经商准备了8年
因为父亲经商的关系,周旸懿从小就对商业有特殊的兴趣。他说,我的偶像就是我父亲。父亲在商场上百折不挠的韧性一直是周旸懿学习的榜样。
8年前,还在初中读书的周旸懿下定决心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从那以后,周旸懿就开始翻阅各类财经、管理类的书籍和杂志。高中毕业后,周旸懿毅然选择了信息计算科学,他说,那时就觉得信息产业有广阔的“钱”景。
进入大学后,周旸懿如鱼得水,他开始迫不及待地开展自己的创业计划。通过朋友的关系,周旸懿找到了千岛湖一家旅行社,并成为了这家旅行社在杭州的业务代理。很快,周旸懿就通过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招募了数十名大学生,为他承接业务。
当时正值旅游旺季,3个星期周旸懿就净赚了3万元。谈起自己的第一趟生意的成功,周旸懿依然觉得兴奋不已:“这算是我第一次做生意,赚到钱后,我还特地花3000元钱为爸爸买了新的手机,证明我也可以向他一样成功。”
新公司盈利百万
旅行社简单的业务对喜爱挑战的周旸懿来说,很快就失去了吸引力,他开始把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市场。去年上半年一个消息传进了他的耳朵,银行卡准备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周旸懿马上意识到智能系统的巨大商机,于是连夜赶写了一份计划书。随后,他找到了浙江大佳控股集团公司,和董事长一谈就是3次。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周旸懿终于打动了对方,去年6月,大佳公司出资100万元成立了新公司,与他一起进行新业务的开发,周旸懿以管理技术入股,占了20%的股份。
公司创立不到一年,已经盈利近百万。周旸懿却并不满足,他依旧踌躇满志,现在公司的业务主要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帮写字楼做物业智能管理系统,公司主要负责软件的开发,安装管理系统的模块控制器,同时周旸懿的公司还要帮忙管理经营大佳公司旗下的20多家连锁洗衣店,现在他正准备把洗衣店开进大学校园去。
公司员工都是在校学生
在周旸懿的公司里,所有的成员全部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们全是和周旸懿一样怀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人就是周旸懿一开始做旅游代理业务的时候结识的。周旸懿说,在公司里,大家都很平等,没有人把我当成总经理,有新的项目,总是大家一起商量以后再决定做与不做,公司里几个大四的学生,已经决定毕业后继续留在公司里干下去。“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啊。”
直到现在,周旸懿还始终保持着开始创业时的激情,他说,“现在公司的回报率是100%,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希望我可以做得更好。”
大学生个人创业事迹篇5
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三江镇的90后小伙刘伟伟自幼便伴着马蹄长大,因为缺乏客源,自家种的400亩马蹄销路并不好。为谋出路,有着电商工作经验的刘伟伟便想到通过网络营销将自家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从第一笔网络订单到今年年初,我们借助网络销售出去的马蹄有60多万斤,销售额达120多万元,占马蹄总产量的40%,网络销售已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刘伟伟说。
90后小伙回乡网上卖马蹄
刘伟伟出生于1991年,2013年大学毕业后在沿海一家大型企业做电商工作。2014年7月,父亲在家里注册开办了公司,主要从事马蹄种植和深加工,年轻的刘伟伟想跟父亲一起干出一番事业,毅然放弃外面薪水不错的工作,回到三江镇和父亲一起创业。
由于自家种植马蹄的时间不长,没有客户,只能依赖别人介绍,种植的400亩马蹄销路并不好。刚回到家乡,如何打开销路成为刘伟伟最“头疼”的问题。“我平时喜欢玩电脑,就到一些网站、贴吧上去发我们公司产品的信息,半个月不到,果真有一个广州客户主动联系我,一下子就要了30万元的马蹄。”
尝到第一笔网络销售单的甜头,刘伟伟便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网络营销上,不仅创建了公司的官网网页,还时常在贴吧发布公司简介以及联系方式。
“如今,客户遍及全国各地,借助网络销售,公司的利润也有了很大提高,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达200万元,利润率近20%,达到40万元。”刘伟伟说。
电商为三江镇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在利用电商开辟了产品销路、提高了产品知名度的同时,电商也在倒逼着乡村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刘伟伟介绍,今年9月,企业的深加工厂房将建成投入使用,主要生产马蹄糕、清水马蹄罐头、罐头马蹄片、速冻马蹄丁、速冻马蹄片等产品。
同时,也将重点开拓企业的电商渠道,通过淘宝、微信等渠道销售深加工产品,打响三江马蹄的品牌。
而在三江镇,除了刘伟伟,还有很多的村民利用电商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江酱菜制品厂是镇上的老牌企业,但产品的销路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8年,企业的销售额也只有80万元。
近几年,酱菜厂开始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当地长期在厂里进货的淘宝网店主也有十多家,江西最大的绿滋肴特产超市也是厂里的大客户,2014年企业的销售额增加到200多万元。“2013年,我们厂还从山东购置了先进的烘炒和高温杀菌设备,产品口味好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南昌县三江镇酱菜厂老厂长余真辉告诉记者,电子商务也正在倒逼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