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06-05 11:01:04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是将自己学到的的内容吸收消化,最终内化为自己所思所想的过程,对待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一定要认真细心,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

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篇1

孩子在性别意识还未形成时可以一起睡觉,但三岁左右性别意识形成时父母要有意识培养孩子,三岁以后即使父女感情再好也不建议父女同榻而眠。

父母要重视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培养,要了解性别意识健全的重要性。性别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要素,孩子形成健全的性别意识也是在帮助孩子养成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区分安全与危险。

小贴士:在孩子三岁左右就开始有性别意识,父母则需要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做到引导、教育的职责,要通过日常对话、小游戏、日常生活等方面着手让孩子对性别意识有正确认识。

2

性别意识缺乏的危害1、无法认知自己的性别。

在心理性别、生理性别不一致的时候,便不能认同自己的性身份,这对于生活的影响很大,比如社会交往、婚姻以及家庭生活等。

2、对自己的性别认知产生障碍。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父母、学校教育的引导,父母要针对孩子每个时期着手,做好对孩子的性教育。

3、缺乏性别意识的培养,长大后在公共场所也会做出让别人尴尬的无性别区别的举止行为。

因为缺少性别意识的教育,在孩子长大后也会出现行为举止、着装、性格的偏差,极易发生不正确的相处模式。

3

性别意识的培养方法1、男孩穿蓝色,女孩穿粉色

在英国和德国,一看新生儿的襁褓,就能马上知道是男是女——男孩用蓝色毯子,女孩用粉色毯子。婴儿并没有性别意识,凡事都需要学习。如果他们从出生开始就穿某种颜色的衣服,就能让他们感到“这种颜色属于我”。

2、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

裙子是女性天然的代表,而裤子则属于男性。裙子的摇曳能让女孩从小就从中获得温柔如水的特质,并且百变的裙子也能培养女性特殊的审美;而裤子直挺挺的,男孩穿上更能让他们养成坚毅、果断的性格。

3、爸爸带儿子洗澡,妈妈带女儿洗澡

德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基尼指出,这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男孩的身体跟爸爸一样,女孩跟妈妈一样。这是孩子最早了解人体和性别的启蒙教育。

4、男孩多拥抱,女孩多亲吻

男人需要认可,女人需要呵护。在德国,经常见到,男孩如果帮了别人的忙,父母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熊抱,然后拍拍后背;而女孩通常会获得一个甜蜜的吻。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拥抱代表肯定,而亲吻则代表保护和爱。

5、男孩玩机器人,女孩玩洋娃娃

女孩玩娃娃能更充分地激发其母性的本能,这样的女孩长大后更善良体贴。相比而言,机械类的玩具对男孩性别塑造的影响更大。

6、男孩常做挑战性运动,女孩要多做体操

在英国,很小的男孩就经常被父亲强迫着去爬山或游泳;而女孩经常被父母送去练体操。挑战性的运动能培养男孩坚强和不惧挑战的性格;而体操的柔美与女性的身段正好契合,能培养女孩温柔、平和的个性。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与女孩相比,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应该更早更用心。其次父母也要注意父与女、母与子之间的日常相处,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性别的不同。

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篇2

孩子遭遇性侵或者猥亵行为,有可能产生严重心理阴影或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幸发生这样的事,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来和家长朋友们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遇这样的不幸,但如果一旦发现孩子受到侵犯,首先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留下身体上的证据,有证据才能够制裁犯罪的人。若只有孩子口述,没有具体证据,是没办法制裁的。

当家长知道这样的情况,需要和孩子进行谈话。面对孩子,家长情绪上一定要沉稳。在稳定情绪的状态下,孩子才能更好的阐述。让孩子知道这不是孩子的不对,但是也不要去指责这个人,而是在一个冷静的状况下来谈论事情。

所以首先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让孩子来诉说。不一定用语言,图画形式也可以。在谈话过程中,可回应“哦,我知道这件事情”,“哇你能够记住这些事情,画出这些图,真的很棒”,在这个过程中去肯定孩子,让他对自己有信心。他将事件讲完,也不影响其他人对他的爱。让他知道,他所说的事情,我们不会随意告知他人。即使告知他人也会和孩子询问,跟谁说,为什么要跟这个人说,完全尊重孩子的意愿。

这些是针对5、6岁孩子的相处方式,越年幼越难进行。并且后续家长要不断告诉他,我们所有人都会保护你。

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篇3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性教育,别不当回事!从小对孩子进行身体安全意识的教育,防性侵的安全教育要从小抓起,愿我们孩子的善良都能有锋芒!

1、尽早开始和孩子谈论身体部位

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这不仅仅是认知发展,也是身体保护的一部分。从给孩子换尿布时,就可以抓住机会告诉孩子私密部位的名称。如果无法做到直呼私密部位的名字,那也要直接说“私密部位”,而不是语言闪烁的“这个,那个”。

孩子只有知道自己身体每个部位正确的名称,他们才能更好保护自己。真的有万一发生,他们也能更好地告诉大人,哪里受到危害,更好地寻求帮助。

2、教会孩子“隐私”的概念

告诉孩子,私密部位之所以叫做“私密”,就是不能给其他人看的,然后逐渐引入“隐私”的概念。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在某些场合是可以看到她光着的身体,但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看。医生检查身体时都需要在父母陪同下,才能看到自己的私密部位。

3、私密部位不能被拍照

这一点是我被小d认知老师提醒的,除了教会孩子不给碰不给看自己的私密部位外,也要告诉孩子,私密部位是不能被任何人拍照的。如果这点我们没提醒孩子,很多孩子就会觉得“拍照是友好的”(而现实生活中就有那么一部分让人恶心的人存在的)。

还要记得提醒孩子,没有人可以给他们看其他人私密部位的照片,这也是很多罪犯惯用的伎俩,通过给孩子看这些照片,让他们觉得这样的行为是正常的。

4、教会孩子“界限”的概念

告诉孩子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自己的领土,我们不能让任何人触摸自己的私密部位;也不能随意触摸他人的私密部位。第二句话尤为关键,也常常是很多家长忽略的。在很多性侵案例中,一开始都是大人要求孩子触摸他们的私密部位。

5、教会孩子如何离??

尽管我们教会孩子“隐私”和“界限”的概念,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敢于拒绝说不的。特别是当他们面对的是他们喜欢或者有权威的大人。所以我们也需要教会孩子如何找借口,离开这样的场合。比如我会告诉小d,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那个人是谁,你都可以说,我要上厕所,然后再寻求帮助。

6、不要保守任何关于身体的秘密

很多猥亵儿童的人都会用特别友好的方式“诱骗”孩子,“我很喜欢和你一起玩的,如果你把这些事情告诉其他人,他们就不会让你来玩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迷惑性的。

因此父母要从小就非常明确地告诉孩子,我们可以有秘密,但是不能有任何关于身体的秘密。如果有任何人要她保守关于身体的秘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7、强调和父母分享身体秘密永远是安全的

很多孩子受到身体侵犯时不敢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很大一个阻力就是害怕被父母说,被父母骂,这也常常是侵犯者惯用的伎俩,会威胁孩子,“如果你说出去,父母就会打骂你”。

因此,非常清晰地告诉孩子,和父母分享这些身体秘密永远是安全的,遇到任何让她觉得疑惑或者不舒服的事情,都可以告诉父母。

8、“舒服”的身体触摸也不一定都是好的

这是我最近开始纠正的一个说法,我以前会告诉小d,任何让她不舒服的身体触摸,她都有权说不。

但前不久她幼儿园进行的安全教育里特地强调了,有的身体触摸,特别是私密部位的触摸也许对孩子来说也是“舒服”的,这样就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比较好的说法是,“秘密的身体触摸”,任何私下的秘密的身体触摸都是不可以的。

9、和孩子创造一个密码

等到孩子4、5岁后,可以和孩子之间达成一个共识,如果她感到不安全或者不舒服时,可以使用一个密码来发出求救信号。这样的信号求救并不是只有在遇到性侵时才使用,而是任何时候他们觉得不安全不舒服时。

一开始可以鼓励孩子在平时多使用,比如家里有客人时,比如去其他朋友家玩耍时,让孩子建立这样的安全联系。

10、这些原则永远都不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告诉她的这些原则永远都不会变的,不管是她熟悉的人,她喜爱的朋友,还是管她的人,这些原则都是不变的。

我很清楚地知道,即使孩子知道了这些,也许他们还是会有遇到危险的可能。但是我更加知道,如果孩子不知道这些,遇到危险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安全教育从来都该是“防患于未然”,尽早习惯和孩子沟通这些事,从日常开始进行交流。

我和小d最开始的对话就是从给她换尿布时、给她洗澡时、她光着屁股在屋子里乱跑时开始的,把这些谈论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慢慢调整内容,一点一点地潜移默化。

要做到这一切,最关键的就是我们父母心里要有谱,知道要谈什么。希望今天我分享的这10条,可以成为大家关于孩子身体安全教育的开始。

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坏。愿我们孩子的善良都能有锋芒,而不是无知。从今天起记得,要给孩子补上身体安全教育这一课!

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篇4

如今,正值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大浪潮,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打工地作为他们的第二故乡,而他们的子女由于无法就近上学,只好留在家里,教育子女的重担由谁来承担?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再加上代管人多为家中老人,隔代教育中的溺爱现象比较严重,学习上、思想上与孩子进行交流较差,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行为上、心理上容易发生偏差。作为这些的教育管理者之一——班主任,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健康快乐成长,我个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育的。

首先,建立好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我班有留守儿童25名,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学生的家庭情况,看管人的情况,并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性格习惯,建

立好个人档案做到对每名留守学生“因人施教”。通过观察总结,我班留守学生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

对于沉默寡言型的学生,大多是寄养在亲戚家中或从小就是家中老人看管,缺少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养成沉默寡言的性格,即不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回答问题也胆小,不敢举手发言,针对这一情况,我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同学跟他一起玩,并利用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多与同学交流,在课堂上经常鼓励他,我也经常与他交流,这样他就慢慢学会与同学交流了。

对于过渡活泼型的学生,由于是隔代教育,往往是溺爱现象相当突出、严重所引起,常常“以我为中心”,爱排异同学,针对这类学生,我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在帮助中体会快乐,改掉了“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对于无拘无束型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缺乏组织纪律性,无组织无纪律,想干啥就干啥,针对这类学生,我“抓住”他们犯错的机会,进行当面全班性批评、教育,课后进行个别交流,告诉他们,只有学习上、纪律上进步了,就会受到同学的尊重,并选他们当纪律委员,用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次,主动与留守儿童经常性地进行交流,倾听孩子诉说的同时,并且,我还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班的六名留守儿童与其他幼儿相处融洽,学习、生活能力、性格发展等方面都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第三,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对周园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副主任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同学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我利用写信的方式,让所有的同学都写一封给父母亲的信,往往写得感情最真挚的是那些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心中是那么的思念父母。而后将好的作文展出或诵读,让全体同学都感受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真挚的心。这样所有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他们都会用一颗诚挚的心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应当帮助,体贴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那么,我班留守儿童也不再觉得自卑、孤独、可怜。他们要与同学、与教师、与社会上关爱他们的人亲切可以的交流。我班同学也相处融洽,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班集体。

总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班主任,更要具有一颗爱心,而不是狠心。

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篇5

随着孩子的一点点长大,看着她从咿呀学语到现在能在学校里活蹦乱跳,我和孩子他爸都非常感恩。幸运的是,我们不仅让孩子健康成长了,还总结了一些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我们用这些实践经验一点点地培养着我们的孩子,希望她能长成一个独立健康自由的人格。其实我和孩子他爸平时在家的。时间并不多,我们都有工作,一般日常的生活都得切割成好几块,比如说孩子他爸早上送孩子上学,外婆外爷接孩子中午回家吃饭,我的工作相对自由,所以下午6点以后的时间我都会留给家庭,我的周围有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和老师这个职业沾点关系所以我也经常和她们讨论关于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的事儿。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孩子的教育的事是不分大小的,因为教育是事无巨细的,小事可以教育大事儿也可以,这一点孩子他爸和我意见相同,我俩积累的教育心得体会大多不成文,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磨练出来的,都需要用日积月累的引导让孩子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模式,而且我们必须得接受孩子应该有优缺点,我们不能要求她是一个完美得人,因为我们也做不到。我们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不要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肯定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且注重对她自身特点的培养,她喜欢什么就给她机会,不要一味地限制孩子的生活,这样只能过早地泯灭孩子的天性。

《对儿童的教育心得体会通用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