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3-28 16:02:48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把人生经历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心得体会不似作文那般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我们写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语言通顺,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师道》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师道》的心得体会6篇

《师道》的心得体会篇1

?师道:为师亦有道》——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已经被它深深吸引了。于是,借来同事的书,利用暑假细细研读。第一次翻到目录,我就更兴奋了。这明明就是无数优秀的一线教师传递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和心声。无论是老师的自省,还是站在学生角度的思索,或是实践中的疑惑都使我受到极大的启发。可以说这本书为我的成长积蓄了更丰富的资源。

然而合上书本,《“夜莺”的歌声该停歇了》这篇文章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文中,作者建议删掉教科书中《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两篇课文。作者认为这两篇课文是在歌颂和宣扬儿童直接参加战争的事迹,并在文中一再强调这两篇文章违反了《联合国禁止儿童参加战争公约》。我执教过这两课,但我在备课和上课时,脑海里呈现的仅仅是“夜莺”和雨来聪明、机智、勇敢、坚毅的可爱而伟大的形象。而且课堂上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这两课的学习所明白的也正是这一点。

再者,抗日战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段不容忘记的历史。抗日战争中有很多像雨来一样伟大的孩子。这些伟大的孩子难道就因为一个公约而应该被忘记么?那么照作者的思路,我们更不应该学习《王二小》,因为文中敌人残忍的杀害了我们的小英雄。呜呼哀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如果我们的孩子渐渐淡忘了这些英雄,渐渐淡忘了这段历史,那么我们革命前辈以鲜血传承的革命品质也将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我坚信,学者在编教科书时,也在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但是《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王二小》诸如此类的课文,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最合适的知晓那段历史的敲门石。在不久的将来,在他们正式开始学习这段历史的时候,他们会有更深的理解。我也相信,这些小英雄的形象会在他们心中萌芽,并灌入新时代的给养,从而衍生出责任感、使命感,使自己成为时代英雄,例如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等。

因此,我也要说,“夜莺”的歌声不该停!

《师道》的心得体会篇2

趁着暑假我拜读了《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是一本教育教师读物,其主旨正如书的封皮上所写:“审视教育本真,倾听教师忧思,分享成长策略,明晰教师立场,重塑教师信仰。”

里面的文章都是一线教师自己写的,他们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求教育的本质,力求自己遵循教育规律,儿童成长的规律——这就是为师之道。道即规律,道即孜孜的追求规律。而不是评职称,拼分数,或者获得什么职务和奖励。

这本书共五章:立场,信念,冷眼,策略,忧思。标题简洁而概括。这本书都是收录一线教师的教育评论和随笔,正如前言所说:“让教师说话,为教师说话,说教师的话”远比对教师说话更重要,也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何为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没有多少新的话题,教育更不需要多少‘创新’,只需要教师始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就是开启智慧,健全人格,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进而达到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像人一样生活,像人一样活的美好。”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更多的时候,在想着今天学生该交给我什么书面作业,字迹是否工整认真。我们几乎没有想到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和学生一起做什么。是带领他们到阅览室,还是去游泳池?篮球馆或许更好?我们很少揣摩学生的心思,他们今天是想学习高雅的舞蹈、悠扬的二胡,还是自由飞翔般的水上运动……

其实,教育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难。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人”。同样的,教师呢,作为活在孩子中间的成年人,和学生一起面对世界,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目的,要努力把舞台还给学生。先学后教这种模式,课堂不喧嚣很宁静,学生能够沉下心来,静悄悄地学,静悄悄地思,只有心与课堂环境都静,学生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当自学指导中的问题提出后,学生能自学会的,教师就不要讲,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但是遇到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还是要讲。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只有放手,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老师要讲,但不要滔滔不绝,旁若无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兴奋不已,难以收住。不要把课堂当成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每节课要让“彩”出在学生身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质疑的精神。

这本书中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和思考,也使我感受到智慧的快乐,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思考我如今的教育学生的方式,我会付诸于实践,更好的关注孩子,促进自己的发展。

《师道》的心得体会篇3

当我刚拿到《师道》这本书,心中就充满着欢喜,醒目的黄色封皮,上面排列着16位大师的名字,让人一下子就充满着敬畏感和崇拜感。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大师:百科全书梁启超、兼容并包蔡元培、容为智慧胡适之、唤醒国人马相伯、允公允能张伯苓、大师之谓梅贻琦、唯求其是竺可桢、平民情怀晏阳初、爱满天下陶行知、独立品格陈寅恪、一代大儒梁漱溟、大师之师叶企孙、美在艺术吕凤子、语文人生叶圣陶、儿童世界陈鹤琴、灵魂高度李叔同,这些名字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当你把这本书读完,你就会忍不住想站起来给他们鞠上一躬。这本书名为《师道》,“师”既是从师问学,也是大师的意思,“道”既是思想的光芒也是人格的典范,16位大师级人物影响了中国教育文化历史的进程。

(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立志,高瞻远瞩)

纵观这些人物,很多受过私塾教育,出国留过学,有着精深的学问,但哪一个在求学成功后,不是为民族存亡考虑,不是致力于改造中国落后的现状?他们从青年便找寻到目标,立下远大志向,人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的。竺可桢留学美国,教学中国;晏阳初曾立志不做官,不求财,要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陶行知少年时挥笔写下“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的豪言;吕凤子弃文从武,18岁考入苏州武备学堂,精研武术,为的是“兴我中华”;叶圣陶作为一名作家,既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出于学术责任的担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爱国人士。爱国情怀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成为他们事业的不竭动力。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孜孜以求,执着追求)

自从立下志向开始,他们便没有了自我,只有忘我。梁启超一直忧国忧民,为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而寻找出路;胡适不喜欢做官,却答应了就任美国大使的职位,只是因为知识分子的骨子里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马相伯倾其家产竭尽全力护国,为了民族,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张伯苓;梅贻琦自1915年从美国学成归来,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清华大学;晏阳初的一生因平民教育而备尝艰辛;梁漱溟投身于乡村教育,不断去农村办学,希望开发民智,消除文盲,唤醒民众的自觉;叶企孙终生未娶,以学生为伴,善待学生,唯独不考虑自己;吕凤子为了办学,家财散尽,将个人画展所得全部拿出来做办学资金。他们忘却自我,一心系着大众,对人世间充满着无限悲悯。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功到事成,豁然开朗)

凡事不为则已,为之必用全力,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在新式教育、国学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蔡元培兼容并包,有了北大的繁荣学术、锦绣文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的经验,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风范,让后人产生无限的尊重和敬畏;叶企孙作为“大师之师”,培养了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中国的一大批科学家;陈鹤琴在开发儿童潜能,完善儿童人格,健全儿童体格等方面都建立了健全的体系;青年李叔同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兴起。他们在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服务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高贵的灵魂令后人敬仰不止。

马相伯说:“我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人叫醒。”他希望用教育去唤醒人,可惜没有等到被唤醒的那一天;梁漱溟临终前说:“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今天,我们的祖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传承先师们的爱国情怀,仰慕教育的丰碑,增强责任担当意识,追随高贵的灵魂,以他们为参照,去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也不枉与他们相遇一场。

《师道》的心得体会篇4

从小的时侯就向往成为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在我的心目中教师是一杯水,纯洁;教师是一颗星,带来光明;它更是一幅风景,桃李满天下!而今,我已是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了,如果有人问我:“你爱自己的职业吗?”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我非常爱幼儿教师这一行。”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早已装满了天真无邪的孩子,我爱他们,我要用爱心之水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要用我的创新之船载送着孩子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努力实践着。对天资聪颖的孩子,我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品格意志;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我用爱心、耐心铸成一把钥匙,寻找他的自信,打开她心灵的窗户;对生病的孩子,我更是少不了关怀、探望……记得我班有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秋秋,刚来幼儿园时,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且样样没兴趣,跟她说话,她永远都是点头、摇头。一年来在她身上倾注了我的爱和我的教育,我时刻都在关注她。为了培养她的自信,我开始鼓励她自己独立做事,有时我心里确实会有点儿着急,但理智告诉我,我这当口一批评,她会更不知所措,所以对秋秋,我必须具备了五心:爱心、耐心、关心、信心、细心。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她终于有了转机,她开始轻声讲话了,面对她每次小小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她对自己更有信心了,说话的语气也壮了,现在的秋秋活动时还常常举手发言了!是什么力量使他转变的呢?让我大声的告诉你们吧!那是爱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在工作中,我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真正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和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学习,带领他们走出幼儿园,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我成了孩子最要好的朋友和玩伴。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细微的情绪变化都会被我捕捉,从中,我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特长、爱好、潜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多元智能得到发展。

“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了,一天天地长大了。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创新是船,载送着他们到达成功的彼岸。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创造型的人才。现在的幼儿园教育是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教育的改革,时代的发展,呼唤着有创造性的教师。怎样才能有创造性呢?我们必须心怀一颗进取心,下苦功学习,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孩子学,学电脑网络,学科技信息。在工作中,我经常为了组织好一次活动而广泛查阅书籍资料,经常为及时记录幼儿的表现而加班加点。作为教师,我常常以研究者的心态去对待教育活动,因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常常学习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方法,因为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推陈出新,找到更新更好的教育方法,使自己充满创造性,使孩子充满创造意识。看到孩子们富有想象的创意画,听着孩子们富有创造性的话语,我欣慰的笑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了如何去爱,懂得了怎样做人;孩子们进步了,会唱会跳,会写会画了。当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参加国际书画比赛时;当我班的月月小朋友在中国——悉尼”大赛中获得特金奖时;当孩子们的书法作品在全国中小学书法摄影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时;当孩子们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讲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时……我欣慰的笑了。孩子们在成长,我也在进步。当孩子们说:“我最喜欢李老师时”……我好感动,我好快乐!

如果孩子是蜜蜂,我甘当采蜜的花朵;如果孩子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孩子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孩子是火箭呢?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我们的工作是辛苦的,我们的工作是快乐的,让我们用爱心迎来孩子们对我们的信任,对自己的信心;用创新培养新一代的创造性人才,护送他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师道》的心得体会篇5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踏上这三尺讲台刚刚两年,这段时间中,我经历了很多,学习到了很多,当然,心中的疑惑和问题也与日俱增,为了解决这些疑惑,我利用暑假时间阅读了马朝宏老师主编的《师道:为师亦有道》一书。

“教育的希望在于每位教师的成长,离开了教师,任何制度、观念、政策都只能停留在空中。”书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它让我了明白教师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身为教师的责任所在。

为师有道,而道在何方呢?阅读着一篇篇立足教师成长,荟萃着一线教师智慧的精彩评论和教学随笔,这些无疑是最鲜活、最具有生命力的,它们见证着老师们的成长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这些热切地呼喊与深深地忧患背后,紧紧勾连着孩子们的未来,乃至中国的未来。

通过这本书,我前所未有地仔细审视着教育本真,解读着教师的生命状态,分享着众多知名教师的成长策略,这些都使我更加明晰作为一名教师的立场,。

书中,一篇以“炫耀自己,还是“以生为本””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思考。近年来,我们二七区提出的“多彩教育”理念已经在贯彻实施中深入人心,这个问题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重要意义已不需质疑。然而,如何组织,如何有效地让孩子在舞台上展示自己却是我们一线教师最关注的。

实际上,大部分老师理念都达到了,可是实际操作却没有跟上,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时间给学生舞台展示,就是给了学生舞台,却觉得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更多时候,甚至认为不如自己“教”,学生听这样的传统学习模式效果来得好。

然而,我们很多一线教师会发现:无论上课时你讲的多么激情澎湃,信心满满地以为学生们应该掌握得不错,殊不知没过多久再一问,学生基本上学了多少就忘记了多少,根本没有记到脑子里去。我还记得在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中有这样一句标语:“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少年儿童学习的最佳模式——只有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在脑海中留下最深刻、最真实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年轻教师的教学成绩要好于老教师的原因:因为没有经验,我们更愿意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更愿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我们眼中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总是成功的,我们会给与学生更真诚的赞赏。因此,我们更需要以孩子的眼睛去看,用童真的心去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啊,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舞台,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知识。

以上的种.种思考,又使我回到教育的目的上来:如果我们真正的把教育当做生活,开启孩子智慧,健全孩子人格,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进而独立行动,成为一个心灵博大,精神坚强的人。那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又怎么可能享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成长的快乐呢!

《师道》的心得体会篇6

屋檐水,一点一滴,滴穿沿阶石;羲之习字,年年岁岁,墨染洗砚池。陶行知说:“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初读《师道》一书,观此言,只觉三个“天天”,发人深省;再观此言,更觉大小不论,“天天”不易,所以我从不呆望“大创造”从天而降,而是学以“坦白之心”观“点滴的创造”。

何为“坦白之心”?我以为对于教师而言,“坦白之心”便是襟怀坦白,诚挚可亲,一视同仁。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对火眼金睛,具备了找出孩子所有的小小创造的本事;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个广大的温暖怀抱,获得了能把所有取得点滴进步的孩子纳入怀中给予温暖的能力;拥有了坦白之心,便拥有了一双有力的手,能把孩子托举得更高,远离那片名为不自信的荆棘地。

上学期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班里小朋友们写的“诗歌”设计海报。尤记一开始我动员孩子们写诗的时候,这些“大作”还只是几张可怜的小纸片,攥在几个平时的“积极分子”的手里,到了下课,这几个人走到我面前,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我,领头的来一句“老师,这是我们自己写的诗,想给您看看。”话还没说完,孩子们把纸往我讲台上一拍,一溜烟全跑了,让人哭笑不得。我只好把这些皱巴巴的小纸片一张张抚平,叠起来,带回办公室。看着这寥寥几张纸片,我内心有些泄气,我本以为我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找了不少同龄孩子有趣的诗歌,举办“儿童诗鉴赏会”,孩子们应该会积极性很高,这些小纸片却怎么看都有些敷衍之意。没想到的是,一张张看下来,纸片的含金量出乎意料的高,孩子们字一笔一划写得认真,写的小诗也基本都具备了现代诗的“范”。想了想,我准备给这些积极勇敢的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我把这些文字录入到电脑,配上应景的插图,做成手账的形式,再打印出来,一张张精美的诗歌海报便完成了。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小礼物”激起了不少孩子的兴趣,随着我一次次的动员,我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小纸片”,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写诗的阵营。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庆幸我在最后没丢下一颗“坦白之心”,若我因为孩子们交上来的“小纸片”不符合我预期所想,疑心是孩子们敷衍我才上交的,弃之不看,不予孩子反馈,岂不是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这便是失了“坦白之心”,摧残了孩子的趣味,更辜负了孩子的创造。小纸片也好,精美诗集也罢,若带着坦白之心去看,便都是孩子的创造;孩子的点滴创造也好,大创造也罢,都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去一一发现,一一挖掘的宝贵财富。梁启超说“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是在唤起趣味;从消极方面说,要十分注意不可以摧残趣味。”以坦白之心观点滴创造,唤起孩子趣味,守护孩子趣味。

《《师道》的心得体会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