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心得体会7篇
优秀的心得一定是我们认真分析后写出的,每个人对于相关事件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赶紧拿笔写下你的心得吧,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社区矫正,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篇1
我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快一年了,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中,县局组织我们参加很多学习会议,使我们的社区矫正工作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借此机会我想浅谈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感想:
一、灵活运用专业技巧,注意工作中的方式方法
我们作为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面对的是社会上的一些特殊群体,他们来自大墙内外、来自社会的阴暗处,他们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缺陷和被扭曲的心灵,这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发现并予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谈话沟通方面,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人员,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社区矫正人员,我们尽量用委婉的言语,以免伤害他的自尊;而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社区矫正人员,不能尽说文绉绉的话,否则他会觉得你不真诚,而不愿与你沟通。
二、社区矫正工作必须“帮”“教”并重
在实践工作中,作为矫正工作者,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进行帮助或教育,应当将两者辩证的统一起来。如果单纯“只教不帮”,许多社区矫正人员自己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就会成阻碍他改造的“绊脚石”,直接影响工作成效。而“只帮不教”虽然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困难,但忽略了从他的思想根源上对他的教育,忽略对他的法制观念的培养,一旦生活环境有所改善,个别社区矫正人员就会“故态复萌”,重蹈覆辙。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帮”“教”并重,缺一不可,比如有些社区矫正人员其实素质挺高,因过失犯罪被判刑,对他们主要是给予心灵上的沟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而有些社区矫正人员,法律法规他们可能比我们还要熟悉,没有必要给他们讲大道理,而要和他们拉拉家常,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公益劳动的积极性
对于公益劳动,我们需让每一名参加劳动的矫正人员都能够感到他们并不是在从事被惩罚的劳动,而是在参加一种奉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因此培养参加公益劳动的积极性只有将参加公益劳动变成矫正人员的一种习惯、一种要求,在他们中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才能使公益劳动变得真正有意义。
在县司法局领导的关心下,我将继续努力工作,通过学习、实践,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做一名合格的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篇2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方式的总称,它是指将特定对象的'罪犯放入社区,让其提供一定的劳动服务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是一种属于包含监督和控制的刑罚执行方法。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刑相对而言的刑罚执行方式,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不大的罪犯或者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
**所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认真落实矫正办印发的《**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不断提高矫正质量。
(一)加强管理,落实管理教育措施。
加强对矫正对象的衔接管理,严格按照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抓好落实。
重点落实日常管理教育制度:1、矫正对象每星期电话汇报一次。
汇报时间为每星期的星期一,采取固定电话的汇报方式;2、公益劳动时间集中安排在每月的15号、25号2天进行,遇有特殊情况可临时调整;3、集中教育时间为每月的20号,教育内容为法律法规和矫正有关文件要求;4、监护人每月底反馈一次矫正对象信息;5、个别谈话分别不同情况随时安排进行。
每月每人不少于一次个别谈话,特殊情况可随时进行谈话;6、走访工作安排在每月21号至30号进行。
7、矫正对象要严格遵守外出请销假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管理规定执行。
通过管理教育制度的落实,基本上防止了脱管失控。
(二)多方协调,齐抓共管,努力形成良好的管教机制。
在工作中,积极协调街道党工委,做到多请示、多汇报,取得街道党工委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持。
经常和派出所沟通信息,及时交流社区矫正工作情况,和公安机关通力配合,把社区矫正工作抓好、抓实,努力形成良好的管教工作机制。
(三)大胆探索,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矫正质量。
在工作中大胆探索个案矫正、分类矫正、心理矫正等措施,逐步积累社区矫正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积累,并能够运用到管理工作的实际当中,不断提高矫正质量,促进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
由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有力开展,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基本上能够服从管理,坚持按时汇报、学习等各项制度的落实,能够积极参加劳动,认真改造,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了重新做人回报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四)不断加强社区建设,制定考量矫正效果的一系列标准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篇3
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已一年有余,现就将工作以来发现的问题和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一、人性化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我所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分等级、分时段”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规定不能生搬硬套。矫正对象刘某因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多为临时外派,且期间较短,无法根据外出请假制度及时完成请假审批、发放请假证明等系列手续,故我所采取电话请销假措施,要求其在外出前和回来后进行电话汇报,外出期间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这样既方便了该矫正对象的工作,也降低了其对抗情绪,达到矫正的直接目的。
二、重视奖惩宣告
剥权矫正对象程某,接受社区矫正以来,无视相关矫正规定,经常更换手机号码,并以多种借口不报到、不参加公益劳动,今年4月份以来更是未向司法所申请便擅自前往上海打工。鉴于对剥权矫正对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所只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分别于4月、6月通过对其警告处分的审批。6月底我所和当地居委会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该矫正对象家中,郑重向其家人宣读警告通知书,并发放“奖惩条例摘录”,要求程某家人通知其必须于近日前往我所报到。出于对黑字红章的震慑和一定程度的“制服崇拜”,该矫正对象主动和我所进行了联系,并到我所报到,现矫正态度已大有好转。虽说社区矫正是以教育、监督为主要手段,但在必要时候对于一些顽固分子仍需要采取一定的威慑措施,正规奖惩宣告书发放形式有利于提高法律的严肃性和震慑力。
三、注意谈话技巧
刚接触工作时我的谈话技巧比较拙劣,只会照搬法律文书和相关规定,这样无疑拉远了和矫正对象的距离,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个人总结出一些可行方法:入矫谈话需严肃认真,明确相关法律规定;管理中期可以朋友口气交流,谈话内容主要围绕生活、工作等情况;假释和剥权对象要淡化可行使处罚权力,以鼓励和表扬为主,防止产生“破罐子破摔”情绪;缓刑对象因没有接受过监禁矫正,可提高其在刑意识,适当进行反面题材教育;要求矫正对象和家人沟通比要求其与工作人员沟通效果好,可以通过询问其家人间接了解对象思想动态;多询问矫正对象家庭情况可增强其家庭责任感。我所大多数矫正对象年龄都要比我大,前期沟通难免被轻视,但不能以管理者的身份去压迫他们,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比奖励和处罚都更为重要。
四、认真解决矫正对象诉求
大多数矫正对象并不愿意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更多的人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如果有矫正对象提出帮困申请一定要认真处理。矫正对象冯某(现已解矫)曾向我所咨询村庄整体搬迁政策,因正好也属我所工作范围内,故立即对其进行了政策讲解,并给其发放相关法律宣传品,同时安排其和搬迁工作人员直接进行沟通。事后冯某对我所处理措施表示满意,更加配合矫正管理。
五、工作中存在困难
1、各类矫正对象矫正要求单一无变化,体现不出不同类矫正对象管理上的差异性,尤其剥权矫正对象应单独分类管理。
2、社区矫正宣传力度不够,甚至一些业务相关部门,如民政办、劳动所,都不清楚社区矫正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导致协调处理问题时沟通有困难和发生不理解。
3、文书下达和矫正对象入矫衔接上有漏洞,如在和检察院核对数据时发现一人未来报到,经查法院因该犯罚金未交全而不发执行通知书,但检方已有记录。现该犯已被我所找到,但仍无法进行接管。
4、部分人户分离矫正对象按户籍所在地管理则容易造成人员信息掌握不及时,按常住地管理则在和当地矫正机构沟通衔接上存在困难。
5、奖惩实效有待提高。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停留在文书和档案中并不能给予矫正对象足够警戒,而治安处罚审批过程太过繁琐且不易得到公安部门配合。表扬、记功奖励只与减刑挂钩难起积极引导作用,且不说减刑审批程序的严格和现在表扬奖励的过多。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篇4
一个人的错与过抑或罪与罚,都是自身受到内在和外在的一个或多个不可控恶性因素的叠加,情感自觉或不自觉的失衡而导致的。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虽然用了一种不恰当的陈述方式,但却是深刻的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希望”和“自由”的渴望与向往。亦如,我从事的这份平凡而又神圣的社区矫正工作,就是帮助那些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一时“失误”的人打开自己内心的希望之门,启迪人生。
在众多的社区矫正对象中,有一位让我至今记忆深刻,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什么让一位朴实善良的人误入了歧途,是什么让一个积极开朗的人放弃了对希望和自由的向往,又该怎么洗涤他们内心的悔恨重拾生活的希望呢?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更让我坚定了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谢某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女双全并已成家立业,膝下也有了孙子。对他来说,生活自足、儿女长大成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就是幸福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5年因交通事故,导致他左手粉碎性骨折落下了终身残疾,2019年,儿子婚姻不幸离异,本来拮据难以自理的日子更加困难。
身体的残疾、儿子的离异、生活的穷困,突然让他觉得自己是村里的异类,让他难以适应,更找不到一个解决窘境的方式和途径,就像一个黑夜笼罩着他,压迫着他喘不过气,遮挡着他的眼睛看不见光明。他变得不再与人争论或说话,变得沉默寡言,后来在听到周围邻居的谈论中,听说食用罂粟可以治疗他胳膊的疼痛。于是,他想到了去尝试一下,通过种植罂粟来排挤内心的压抑和身体的病痛......最后公安部门找上门时,他一言不发,也不做解释,他似乎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似乎也不想知道,他好像只能绝望地看着自己的人生一步一步地迈向无底的黑洞里。结合他个人的身体和家庭情况,念在他初犯并且种植罂粟数目较少,因非法种植毒品原材料罪被判处缓刑一年六个月。
都说人与人的信任始于沟通,在谢某某来到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期间,经过多次的谈话、后期的走访沟通,我对谢某某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正是因为那次交通事故的创伤,他变得沉默寡言。种植罂粟是违法行为,现在要接受缓刑刑罚,自己给家里带来了各方面的伤害,他感觉很自责。这也成了我第一次见到谢某某时,他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在后来我对谢某做入教期心理综合测试时,他也曾表露出对生活的无助和对自己的自责。
于是我查阅了相关社区矫正工作细则,向社区矫正中心心理咨询老师请教方法,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需要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一方面谢某某自己内心对社区矫正的认识不够,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另外一方面他不能积极面对,自己因交通事故造成胳膊残疾的现实,要想改变谢某的问题,这就需要从面到点的去化解。
在后来学习教育中,我多次利用谈心谈话,把谢某当成自己的长辈一样,亲切悉心的开导他,告诉他要积极乐观面对以后的生活。同时也认真严肃地给他解释了法律法规处罚的意义,让他认识到不能因为自己不懂法就去违法,法律是公平公正的,当然不能因为我们违法了就注定以后我们就成了坏人,在多次的沟通和学习中,谢某某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变,积极配合社区矫正的管理要求,很多时候他愿意主动汇报自己的情况,在司法所组织集中学习的过程中,也愿意和大家沟通分享。
每一个社区矫正对象成功蜕变的过程都充满了艰辛和困难,所以结果也变得尤为珍贵,在看到谢某某改变的同时,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同时更加坚定了我要努力做好这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入矫阶段对谢某只是一个开始,早日解矫回归生活才是结果,我像一个探索者一样,在工作中陪伴着他一起成长和进步。
由于疫情管控谢某某要被拉走隔离,我立刻跟谢某某取得联系,询问了他的具体的情况,电话里得知谢某某当时十分焦虑,于是我和谢某所在的村干部取得联系,协调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上门安抚,做好疫情隔离防控的同时不耽误农作物的收割,我也及时跟矫正中心汇报,避免在谢某隔离期间出现离线关机等情况。后来谢某总算是放下心到了集中隔离点,同时我及时采购了生活用品和一些孩子爱吃的水果、零食等,送到了谢某某手中。也正是因为这些生活中的相互关心帮助,我和谢某某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在一年多的矫正期间谢某某一直很积极乐观,时间飞快,目前谢某已经转入安置帮教,我每个季度都会抽空去他家里走访,看着小孙子已经慢慢长大,两位老人脸上也多了很多笑容。我深刻地感受到谢某某对我的这种信任感,能给自己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慢慢的我发现社区矫正工作也不是我认为的那么顺利,接收一名社区矫正对象要从调查评估开始,这也是一份严谨且艰难的工作,一开始我认为只是谈谈话做做笔录就完事了,后来有几次递交材料时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原来调查评估是项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需要深入的调查,做到具体详细的掌握被告人的情况,从各个方面入手去收集材料,做好记录,这样调查的材料才有价值。后来我也发现前期调查的艰难和辛苦,能为后期的社区矫正带来很大的方便。工作没有捷径,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虽然我不是最早加入这个工作队伍中的,但是这三年我很用心地在做,很多次向伙伴讨教,向领导学习,利用空闲时间给自己充电,学习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现在我基本上都能熟悉的掌握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在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中也会运用“小组讨论”、“个案会谈”等方法,运用同理心跟他们沟通交流,慢慢地建立信任关系,每次学习也都会输入性的讲解一些法律知识,让他们通过学习,从思想认知中开始改变。我在努力地让自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伴随社区矫正工作的不断完善,我会逐渐进步成长,我会为社区矫正工作不断的努力,同时我也在享受着工作中带给我的快乐和价值感。
谢某某的社区矫正只是我工作中一个小小的缩影,都说“渡人”先“自渡”我从一开始参加工作的迷茫和未知,到现在的积极努力,在社区矫正的工作中我教会了别人也教会了自己。我可能只是他们迷途知返的人生路途上的小小站台,让他们拥有全新的状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面对生活,才是幸福的终点站。我也会满怀真诚和热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做一个有耐心、肯担当、甘奉献的专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这个普通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闪烁自己的光芒,做一个真正的“灵魂摆渡人”,用责任去完成不平凡的使命!
息县司法局白土店司法所 曹俊红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篇5
勇于担当作为 当好司法所长
——参加全市司法行政业务培训有感
【编者按】近期,全市举办了2024年司法行政业务暨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培训班上进行了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案卷评查、交流研讨。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司法行政干部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本领,开阔了干部的视野和思路,为全面提升我市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培训学习中,学员普遍感触受益较大,收获颇丰,成效较好。自即日起,本公众号将陆续刊发部分学员的心得体会,供全市司法行政同仁交流学习。
福台路司法所所长 李彩霞
近期,我参加了全市司法行政业务暨法治政府建设培训班。培训班上,兰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及市司法局相关科室人员对法治政府建设重大问题、社区矫正监管和教育帮扶、以及如何快速运营好抖音号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参会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谈感想体会,说思路举措,讲亮点特色,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从中发现了自己平时工作中的短板,也找到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一
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法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二
用好“帮管”相济,提升矫正管理水平
社区矫正管理科科长从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历程、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等方面讲解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些注意事项,使我明白了社区矫正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管”,而是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断加强学习,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和《甘肃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做好对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完善档案资料。严格抓好“入矫、谈话、走访、教育、公益活动、请假审批、解矫、点检”八个环节,落实“三定” 措施,在探索“四个结合”的基础上,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创新发展。
三
用好督导检查,规范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法治调研督察科科长从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主体以及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对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做了重点讲解。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司法所长,我要把街道法治政府规范化建设的八个部分31项100条重点内容向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汇报好,要加强与街道各中心、队(所、室)沟通协调,督促指导其落实具体工作,确保协调并进,一体建设;要把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首要任务,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学法制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等各项制度,健全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体质机制,有力推进乡镇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在本乡镇落地生根。
四
用好“多调联动”,高质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人民调解工作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认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团结,能够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人民调解工作意义重大,但却一直是我的弱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向调解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多请教、多学习,多总结、多实践,认真开展“五级九天”和“五个一线落实”工作法,建立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确保辖区内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此次业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服务群众的综合素质能力,也是对我们基层司法所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更是对我今后进一步规范开展司法行政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群众指明了方向。
供稿: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
审核:南军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篇6
由上海少年警校和上海云开优素质小小践行家联合开展的“远离低头族,牵起孩子的手”公益活动,在全市拉开帷幕!今天一早,我带着3位小伙伴,赶到889广场,也加入了队伍。
开始,我的团队一行四人,高举着公益宣传牌,信心实足的`出发了。可见到路人却害羞起来。眼睁睁得看着路人一个个从我们身边走去,就是张不开口。心里很焦急!咦,一位阿姨坐在店门口,我们红着脸,壮着胆围上去,手忙脚乱的宣传开了。出乎意料,得到了阿姨的支持,还和我们合影了!
原本紧张、胆怯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接着看见路人,我们就大胆的围上去。可好些路人,没听我们说完就离开了。我和伙伴们又调整思路:分工合作。我负责用真诚、亲切的语言先开口宣传,其他三位伙伴分别举牌、贴小星花、给路人签字。嗨!井井有条后,成功指数蹭、蹭的上升了。
今天,虽然刮着冷风、下着雨。我们全然不顾,干劲十足。被采访的爷爷、奶奶、阿姨、叔叔、姐姐、工人、警务、商务管理、舞蹈老师、游客……听了我们的倡议后,提问啊,交流啊,气氛融融,连连夸我们讲的好,真棒!短短两个小时,我们记录本上竟留下了43位路人的签名。并愉快地和我们合影呢!
今天的公益宣传,让我们迈出了参于社会公益的第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心。让我们懂得了要克服胆怯,勇敢迈出第一步,这是成功之母。团队精神,必不可少。只有用真诚的心、亲切的语言、甜甜的微笑宣传公益,才会被公众认可,公益活动才会取得好效果。
社区矫正,心得体会篇7
为创新我区社会管理,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工作,8月8日,区局副局长濮素晖带队一行5人,赴浙江余杭区考察学习社区矫正工作。通过听取介绍、实地观看、会议座谈等形式,对余杭区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了解与学习。先进地区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体制机制全。区里建立矫正工作例会制度、联系会议制度、请示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公、检、法、司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格局。基层镇街均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专职专人负责矫正工作,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二是管理模式新。实行三色管理法,根据矫正类别、期限、犯罪成因、个人经历等因素,将矫正对象分类管理。实行心里矫正与行为矫正相结合,使对象能够真正回归社会,确保矫正质量。三是配置资源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志愿者队伍作用,形成社区矫正工作者、专业社工、矫正志愿者队伍有机配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依托当地监狱建立了社区矫正工作法律教育基地,依托各镇街与福利院等部门建立了公益劳动基地,为开展集中教育和公益劳动提供了有效载体。四是财政投入大。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按照矫正对象每人每年3000元的标准,拨付工作经费。参与矫正的社工工资报酬、福利保险待遇也一律由财政负担。每开展一例社会调查,财政补贴200元。各镇街对社区矫正工作采取实报实销的形式,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
借鉴经验,结合实际,我区社区矫正工作下一步重点抓好以下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实中心工作。依托集“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于一体的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发挥中心功用,开展好入矫、解矫教育,巩固矫正效果;认真开展好社会调查,尽可能多地掌握清、掌握全调查对象的信息,为下一步因人施矫奠定基础;指导司法所开展好各类教育和帮扶活动,提升矫正工作的质量。二是完善运行机制。依据“两高、两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我区实际,制定详细的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公、检、法、司加强配合,履行各自职责,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把握好衔接、管理、奖惩三大环节,形成规范的日常管理与奖惩考核机制。三是做好各类保障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各级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提高社区矫正专职工作者的待遇,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加大基地建设力度,满足好当前监管、教育、帮扶社区矫正人员的工作需要,确保工作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