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3-10-21 12:02:44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可以在个人和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改进空间,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5篇

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篇1

今天看了一段有关反恐的视频,在看过此片之后,我深感震撼,同时也内心很难平静,内心也充满了愤怒。

近年以来,大规模劫持人质的恐怖主义事件在世界各地都频繁发生,恐怖活动一次又一次在世界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社会的频频关注。恐怖主义就像挥之不去的乌云一样笼罩着当今世界,当今的中国,给人类迈入新世纪的美好未来蒙上一层阴影。国际和平与安全正面临来自恐怖主义愈益严重的威胁。关注恐怖主义,即关注世界和平,即关注中国和平。

随着恐怖主义在全世界扩散,对中国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大,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第二,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第三,邪教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可能进行的恐怖活动。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自境内外的东突恐怖势力和国际恐怖组织、恐怖分子等进行的各种恐怖活动。最近十几年来,新疆地区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在中国境内外共制造了260多起恐怖事件,造成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无辜群众、基层干部和宗教人士等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这三股势力在中国境内外从事恐怖暴力活动,不仅对中国造成危害,也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恐怖主义没有好坏之分,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都是国际社会的公害,所以,任何国家或政党、团体不能基于政治目的或其他自私的目

的,在对待恐怖主义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应共同谴责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对人权的粗暴侵犯。

反恐也不是凭一国之力可及的,需要全球治理,渐进获取。而今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一个国家靠自身的安全力量监控跨国恐怖袭击的难度加大。而靠一国之力,想监控全球反对自己的恐怖分子,更是绝无可能的,甚至靠少数国家的联盟来应对全球化的恐怖主义也是力不从心的。因此,世界各国在国际反恐合作上投入的效费比已明显上升,各国防范恐怖袭击的天然缺陷需要通过全球合作来弥补,而反恐成本也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降低。合作反恐是未来各国双赢之路。但这条路不是战争之路,而是全球治理之路。

全球化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仍将是新世纪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平发展的历史使命将在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的交互作用中艰难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丽新疆,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篇2

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新疆的发展也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全局之中。“一带一路”的新机遇,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向,双循环的新优势……桩桩件件,新疆乘势而上。

自治区相关负责同志在汇报会上,深有感触地谈道:“新疆工作的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非常英明、完全正确,是指引新疆工作在错综复杂中守正创新、在矛盾风险中胜利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做好新疆工作的纲和魂。”

善弈者谋势。新疆保持长期稳定,最重要的在人心。

“要坚持团结一致向前看,最大限度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保稳定、谋发展、促改革中的积极作用,注意倾听社会各界意见。只要是有利于改进工作、有利于长治久安的建议都要充分吸收,只要是反映民生困难、关系群众利益的声音都要及时回应。”

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篇3

我的家乡像一颗硕大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西部边陲,她就是美丽的牧场——乌鲁木齐。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啊!到了乌鲁木齐,大家自然会想到国际大巴扎。那里是新疆民族文化的交聚处,十分繁华。一进大巴扎,那浓浓的烤肉味扑面而来;走进一看,那金黄的颜色准会让你馋得直流口水。向四周望去,全是民族工艺品小店。精美的英吉沙小刀闪烁着夺目的银光,上面的纹样各不相同,每一道线条都那么精致。艳丽的艾德莱丝绸也毫不逊色,虽然没有华丽的花纹,但颜色却十分亮丽,肯定会吸引住你的眼球。民族小花帽无非是游客的最爱,上面的花纹精巧的无与伦比,再加上那闪闪发光的金片,真是完美到了极致!还有这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地毯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华丽的图案,那毛茸茸的手感,真可谓是巧夺天工。再往前走,一坐高大精美的观光塔就会矗立在你面前,上面的图案真可谓鬼斧神工。夜晚,霓虹灯一亮,照的壁画更加艳丽、秀美。每到夜晚,一场惊心动魄的高空走大绳是必不可少的。你看,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正走在百米高的大绳上,手中拿着刻满花纹的平衡杆,表演着民间达瓦孜。下面几位维吾尔族乡亲们有的打手鼓,有的弹热瓦普,奏起了一曲曲欢快豪放的乐曲。空中的小伙子踏着鼓点,一步步地走向终点。快瞧,他突然来个空翻,地面上的掌声响成一片……看完了扣人心弦的精彩表演,想必你也感觉到饿了。油亮亮、金灿灿、香喷喷的抓饭光看着就眼馋。这边的拉面同样好吃。面条又细又匀,炒菜风味独特,两者合而为一,别提有多诱人了!吃完了美食您可别忘了,一定要尝尝我们家乡的瓜果。由于早晚温差大,这里的瓜果特别甜。最有名的要数吐鲁番的葡萄了,它酸甜可口,口感爽滑,游客们一吃就忘不了。哈密瓜的名气也不小,它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到心里。新疆是瓜果之乡,好吃的瓜果还有很多。像叶城的石榴,库车的小白杏,喀什的巴旦木、胡桃……,都蜚声遐迩。家乡的工艺品、家乡的达瓦孜、家乡的美食、家乡的瓜果无不令人啧啧称赞!啊!家乡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祖国和家乡是紧紧相连的。啊!我爱我那美丽的家乡,更爱这多彩的祖国。

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篇4

1、古代西域界说。

标准答案:西域地名自汉代出现后,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包括新疆及中亚、西亚、北非、地中海北岸及印度北部等地。狭义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以我国中央及地方政权所管辖的地方。今天新疆境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片疆土之后形成的。

2、新古器时代遗址分布状况。

标准答案:新疆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有:哈密地区的三道岭、七角井;吐鲁番盆地的阿斯塔那、雅尔湖、辛格尔;乌鲁木齐县的柴窝堡;天山北麓的木垒、奇台、吉木萨尔、伊吾、巴里坤及伊犁河谷;天山南麓的库车、巴楚、柯坪;;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博斯腾湖沿岸;昆仑山、喀喇昆仑山下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且末、民丰、于阗、皮山等地。从这些石器的型制、打制技术、品类、用途以及共存的陶器色彩、花纹的考察,与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细石器文化相一致。当时人们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有的以狩猎、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有的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相对定居。逐渐出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发生产品交换,与内地联系密切。社会形态由氏族制的母系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新石器晚期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3、原始居民种系族属及大体分布情况。

标准答案:新疆地处亚洲腹部,是古代中西交通孔道,也是历史上各种族、民族迁徙角逐和交汇融合的地方。由于自然、社会或战争的原因,一些种族民族迁来了;又因同样的原因,他们或者迁往它处,或者被征服,或者部分留下来与后来的种族、民族融合同化,成为新的种族、民族。就这样,东来西往,南迁北移,形成了新疆古代史上复杂的居民关系。

根据出土的古代人的骨骼研究,孔雀河古墓沟地为原始欧洲人类型,昭苏县土木墩墓为高加索人种的支系,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具有地中海东支类型特点,楼兰遗址东郊墓地绝大多数呈欧洲人种特征,天山阿拉沟墓地西方人种形态约占85%,但有明显的变异趋势,呈现俩种欧洲人种支系类型混杂现象,并有少量蒙古人种支系或两大人种混杂现象,哈密柳树泉焉不拉克墓地多为东方蒙古人种特征,兼有少量欧洲人种,二者的比例约为7:3。远古的羌人的居住区,自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下直达葱岭,小月氏、羌氏、苏毗与羌族共处或相邻。塞人、大月氏人、乌孙人自公元前6世纪后,先后活动在伊犁河流域。同时在天山南北还有匈奴人、丁零人、乌揭人、汉人等活动。

4、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标准答案:原因: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皇帝,史称汉武帝。这时,汉朝内部稳定,社会经济不仅得到了恢复,而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加强,汉武帝组织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因此,对汉朝来讲,制止匈奴的侵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总的历史原因。

其次是为了消除匈奴对中原北部边境的威胁,汉武帝除派军队正面进攻外,又决定联络大月氏断匈奴右臂,以彻底战胜匈奴。于是,招募自愿出使西域的人,张骞以郎应慕,使月氏。这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原因。

意义:张骞以高尚的献身精神和顽强的毅力,两次出使西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①由于张骞的出使,汉朝对西域诸国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交通路线有了叫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②张骞通使西域后,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丰富了两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随着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尤其是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的屯田,是内地比较先进的农耕技术,逐渐在西域推广。③继张骞之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西域各国的使节和商人接踵东来,丝绸之路由此而繁荣。所以,史称张骞是丝绸之路的拓荒者,是凿空

5、汉朝中央政府是怎样对西域进行管辖的?

标准答案:

①派遣官吏。西域都护是汉朝委派管理西域事务的最高官吏,都护的级别相当于郡太守,由中央政府任免。西汉先后派往西域的都护有郑吉等18人。都护任期一般为三年。随着屯田事业的发展,汉朝从公元前48年复置戊己校尉,级别同于都护,也有中央直接任免,其副职称为史。

②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绶。西域各地行政组织,仍然保留了国的称谓。其首领由中央任命原有的国王担任。西域都护代表中央直接行使对西域诸国国王和官吏的任命、册封、升迁、降罢、奖励、处罚等权利。汉朝颁发给西域各地方政权的首领和官吏的印绶为两种:一是金印紫绶高级官员佩带;二是铜印墨绶,级别较低的官员佩带。

③实行屯田。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责是总领天山南北两道,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因此,屯田成为最主要的军事建设和生产建设措施。各地屯田士卒平时屯垦耕种,战时出征打仗。通过屯田,基本上解决了汉朝驻军和往来使者商旅的安全和食宿问题,密切了汉和西域各族的关系,加强了边防

④修筑烽燧列亭。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汉朝政府在西域各商道修筑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燧列亭,驻扎军队,执行军事任务和兼管交通。

⑤派遣侍子制度。西域都护府建立之后,西域诸国国王遣子入侍者纷纷而至,以表示对中央汉朝政府的信赖。

⑥纳贡制度及宽抚政策。西域都护府建立后,纳贡被确定为一种经常的制度汉朝中央政府对西域各族实行宽抚政策,基本上不向西域诸国征收赋税

6、汉代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标准答案:原因:首先,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西域与内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如铁制工具和先进农耕技术如代田法等传入西域,有力地推动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其次,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汉朝正式统一了西域,它使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西域都护府在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组织西域社会经济建设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西域各族人民发展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个安定的政治环境。

第三是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不仅使西域社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且增进了西域与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状况:

首先是屯田的发展。屯田是汉朝政府加强在西域统治的重要措施。汉朝政府在西域的屯田经历了一个逐渐扩大的过程。早在公元前105年,为了解决细君公主数百随行人员的口粮问题,汉朝就派军队在乌垒屯田。公元前101年,汉朝在西域设立使者校尉,率领士卒在轮台、渠犁一带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屯田地区不断扩大,屯田人员不断增加。屯田的发展,扩大了耕地面积,解决了军队和来往使者商旅的粮食问题。在物质上保证了西域都护府的正常运转,没有加重当地人民的负担,从而赢得民心。随着屯田的发展,内地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传到西域,推动西域生产的发展。

其次是农作物种类增多。汉代,西域的农作物主要有粟、稷、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葱、蒜、黄瓜、胡萝卜、菠菜等蔬菜;有葡萄、核桃、梨、桃、石榴、杏等水果,还有苜蓿等饲料作物。

第三,水利工程的兴修。汉朝在西域大兴屯田的同时,也兴建了大量的水利灌溉渠道。考古工作者在不少地方发现了汉代渠道遗址。如沙雅、米兰等地的古渠道遗址等。

第四,畜牧业经济发达。畜牧业是汉代西域的主要经济部门。乌孙、大宛都有大批良马,号称天马。除马以外,还有骆驼、驴、骡、牛、羊等。

第五,手工业状况。手工业也是西域重要的生产部门,有金属冶炼业,其中冶炼业相当发展。考古工作者在库车、民丰、洛浦等地发现了汉代的矿业遗址。此外,还有陶器制造、毛纺织、皮革加工业等。

第六,商业的繁荣。商业贸易分为官商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各国商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形成了丝路的兴盛。

8、简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政治形势。标准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在匈奴和中原王朝政治势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出现了如同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国纷争兼并的局面,并最终形成七国对山寺的形势。这一时期,我国北方的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几个游牧民族在西域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斗争。促成民族大交会大融合。

9、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及其意义。

标准答案;特点;①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等政权在西域进行的一个多世纪的争战,引起了这一地区政局的大动荡,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是,应该看到,国内各民族间的战争,促成了各民族间特殊环境和形式下的交往与交流。致市使这些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与风俗习惯诸多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吸收,甚至血统的相互混杂。这一切,导致了天山南北居民间一次自然的大融合与某种程度上的同化。②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与同化,明显的表现出铁了化的趋势。这个趋势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原与铁勒民族血缘亲近,或语言与风俗习惯基本相同的民族相互融合,如柔然、悦般、口厌哒基本上融合于铁勒族中,另一方面,非高车族人,如康居人、乌孙人、月氏人和部分汉人中的一部分,被逐渐融合于铁勒人中。

意义;①为9世纪40年代漠北回纥转移时主力西迁方向的选定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②为塔里木盆地的维吾尔化奠定了民族性的基础。

10、用充分的事实论证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这种管理意味着什么?

标准答案:①中原王朝向西域派出了行使了主权的官吏。如曹魏政权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西晋向西域派驻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前凉派西域长史。前秦派驻高昌太守,后凉派驻西域大都护。西凉派驻敦煌太守,兼管西域事务,北凉派驻高昌太守。北魏派驻西域校尉。②推行了中原的政令③册封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④西域地方政权向中央王朝派出质子入侍,这是中央对中央政府信赖的一种表示。⑤中央政府在西域直接实行中原的行政制度。如327年前凉在高昌设置郡县乡里。此外西凉和北凉也延续推行了这一套行政体制。

这种管理说明了什么?

a)中原王朝更迭频繁,但在360多年中,中原王朝对西域的联系从未中断,没有放松或放弃对西域的管理权。

b)西域地方政权从总的趋势来看都不自外于中原,始终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这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表现。

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篇5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形态,是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的。中国和古罗马、古希腊一样,在氏族部落社会末期就开始产生了城市。

据考古发掘资料,从夏代开始,中国就有城市,迄今已有4000多年。《史记·世本》中有“鲧作城廓”和“禹都阳城”之说,鲧即夏禹的父亲;阳城是夏的都城。城、廓各有用途,所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而且“君子居于城,小人狎于野”。夏商早期城市,城廓相联,城居高而不居中,既便于保卫统治者,又便于统治者逃脱。可见,中国早期城市是政治领域中的工具,是统治者用以获取和维护政治权力的堡垒,这与西方的“城”一开始就与“市”相连是截然不同的。

据考证,长沙建城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当时楚国势力范围已达湖南。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迁罗国遗民由宜城至丹阳。楚文王时又将罗国遗民由丹阳迁到长沙北面75公里之处。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在此处发现罗子国城基遗址。这说明在罗遗民迁徙之前,长沙已有坚固的城池,才迫使素有勾结南蛮造反先例的罗人就范。在战国时期长达100多年的楚越对峙中,长沙是楚国南界对越最主要的军事防御基地,从长沙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大量兵器可得到印证。早期长沙城出于军事目的而建是显而易见的。

罗子国城遗址 图源:湖南考古研究??

古代长沙城除具有中国城市的共性外,还有如下特点,这是长沙之所以为长沙的灵性所在。

第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长沙成为世界上城名和城址历数千年而不变的少数城市之一。

“长沙”之名早于长沙的建城时间,大约已有3200年的历史,《逸周书》中所载“长沙鳖”乃是其时上献周王的贡品。说明长沙之地先有居民的聚落,然后才在聚落群基础上慢慢形成城、筑成堡。楚人“立国不居中”,建城充分考虑到城的实际效用,往往建在大山之下,广川之滨,易于解决水源问题。

长沙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史载各异。其中最流行的是星象说,古星象28宿中轸宿有一个附星名“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以长沙之地应长沙之星,故长沙又有“星沙”之称。其实应该是先有长沙的地名,后有长沙的星名。长沙的真正含义“长”与“沙”这两种地理特征。

长沙位居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的长浏盆地,南挽衡岳,北接洞庭,西屏麓山、沩山,东展浏阳秀色,湘水穿城北去,自然环境天造地化。城东15公里的浏阳永安曾发现距今20万年的旧石器,是长沙最早人类活动的证明;城南20公里的南圫大塘文化遗址发掘出土距今7千多年的彩绘凤鸟和刻划太阳纹陶器,反映了当时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文化。

南圫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残片

近半个世纪以来,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在宁乡频频出土,其中四羊方尊、人面纹鼎、青铜大铙等都被定为国宝,这些青铜器的来源至今还是我国古文化中的未解之谜。

长沙古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春秋晚期开始,长沙逐渐成为楚国南方的重镇。以今五一广场为中心的长沙古城周围曾经发掘楚墓4000多座,出土帛书、帛画、毛笔、铜镜、兵器、漆器等大批精美文物,高度发达的楚文化是古代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考证,战国时长沙城范围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600米,东起黄兴路和蔡锷路(今名,下同)之间,南到坡子街一带,西临下河街,北抵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西汉开国,长沙王吴芮在楚城的基础上筑临湘故城。临湘故城的具体位置,东起东牌楼、南阳街,西临太平街、西长街,南达解放西路,北止中山西路、又一村一带,也就是今五一广场及周围地区。

西汉时期,长沙成为诸侯王国长沙国的都城,马王堆墓和河西王室墓的发掘,发现了“黄肠题凑”的皇族葬制和大批简帛文献,证明了这一时期长沙城地位已有了质的提升。汉末三国鼎立,长沙为吴蜀争夺之地,走马楼出土的三国孙吴简牍就是吴国曾经治理长沙的物证。

长沙楚城,亦即汉初长沙王吴芮所筑“临湘故城”,虽“弹丸之地”,但地理位置独特,紧靠湘江,西临岳麓,东有平谷,水系发达,舟楫便利,南北有扩展余地。加之物产丰绕,气候宜人,故以“临湘故市”为中心,城市向四周扩展,到清前中期已“城池崇屹,甲于他郡”。

2006年立于五一广场的“汉临湘故城故址”碑(今无)

2000年间,长沙历经无数次兵燹之灾,但每历一次祸难,都能迅速在原地恢复其在湖湘地域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先是津渡城邑的扩建,后为坐镇一方的王都,再就是唐五代马楚时再毁再建,每重建一次,城池又有不同的发展和变革,又为进一步发展打下新的发基础。

第二,长沙古城有着与北方城市完全不同的街巷格局

宋代,西濒湘江的长沙城已南扩至南门口,北至湘春门,东至浏阳门。明代,长沙已成为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的商埠。绕城7公里的城墙开9座城门,城门入口排开9条正街,150多条横街纵横交错,构成了整个城市的骨架。而明代长沙王城更是长沙城建史上的奇观,明代在长沙分封了10代藩王,王府依北京故宫形式,规模之大,占长沙城的一半以上。今五一广场一带即为王府的中心,东牌楼、西牌楼、八角亭、走马楼均是当时王城的建筑。

明崇祯《长沙府志》所记盐仓街、通泰街、织机巷、金线巷、苏家巷、碧湘街、学院巷、大椿桥、晏家塘、河街等大小几十条街道位置,已与今无异,而且街名沿用至今。清代长沙,商业更趋繁荣,长沙、善化两县多次对长沙街巷进行修缮和改造。今日芙蓉区马王街、化龙池一带,天心区古潭街、太平街一带;开福区潮宗街、连升街一带尚存的老街老巷,其街巷走向、建筑布局、街道名称等,在明清两代即已定型。今日长沙城的中心地带仍是古代长沙城的中心地带,因此,长沙城本身就是一个历史大遗存。

街巷格局受所在城市的地理环境、城池布局乃至风物民俗的影响和制约。长沙是一座山水之城,城墙的走向、街道的走向都是随山势、水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长沙的街巷不可能形成北方城市那种棋盘式格局,而是不规则的蛛网式格局。

从四面城门的数量差异来看,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的城门都不是对称的,没有形成“十”字形或“井”字形的中轴线。南面黄道门俗称南门,北面湘春门俗称北门,南门入口大街叫南正街,北门入口大街叫北正街,但南正街与北正街既没有贯通,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北正街大约向西偏离南正街50米。古长沙城东西方向也无贯通的主干道,西面四门入口大街小西门正街、大西门正街、潮宗街、通泰街与东面二门入口大街浏正街、小吴门正街更无法对接,而呈齿牙交错之状。

但是古人还是讲礼制的,在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的地段,还是要讲南北中轴线对称的,还是有许多局部的“十”字形或“井”字形街道,因此在大蛛网内布满着小棋盘,只不过小棋盘之间无法对接罢了。在长沙东南部山峦起伏之地,更多的是曲尺形、“z”形、“s”形、“t形”街巷,颇有“曲径通幽”之感。

第三,长沙的“市”伴随“城”而生,早期长沙城便有较大规模商品交换,以致后来形成中国南方著名的商业都市。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的“城”便有了“市”的功能,这与楚国经济相对先进于诸国不无关系。其时楚之城市大多已成商业活动的枢纽,楚晋之间有频繁的贸易往来,长沙的杞梓、皮革曾大量输往晋地,因而有了“楚材晋用”的成语。楚怀王之弟鄂君昭阳拥有一支陆路可带50乘车、水路可带150艘船的商队,经常往返鄂州、长沙和广西全州之间。司马迁所言“楚越之地,饭稻羹鱼”,应是真实可靠的。

长沙考古发掘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史实。一是长沙楚墓屡屡出土天平和砝码,据1972年统计,出土有天平与砝码的101座楚墓中长沙占去85座。天平与砝码的出现,与金银成为商品有关。

二是在楚城中心之地的五一广场,近年频频出土高度密的古井,总计达百余口。管子曰:“处商必就市井。”古代“市”与“井”紧密相连,如此集中的水井映证长沙城市商品市场的初步形成。

商业的繁荣对古代城市建设的促进甚大,唐代诗人杜甫流寓长沙时写下的“茅斋定王城廓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即是生动的写照。唐代长沙已有“三秦之人待此而饱,六军之众待此而强”的美誉。

到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长沙已成为全国闻名的商业城市,诗人张祁有诗云:“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元丰九域志》曾列举宋代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6处,其中便有长沙。宋代长沙县是潭州的治所,故长沙又有潭州的别称。北宋熙宁十年(1077),潭州商税达9.2万贯,仅次于杭州、开封、楚州,在全国居第4位。

元代长沙是天临路的治所,明代长沙是管辖12县州的长沙府的府治,这种建制一直延续到清末。元明时期,长沙更趋繁盛。《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的元代沿长江的新兴商业大城市中就有潭州。“湖广熟,天下足”的民谚也是从这时流传开的。明代长沙府提出“聚四方之财,供一方之利”的战略,耗巨资开河通商,蔚为壮观。

到清代,“四大茶市”之一、“四大米市”之一、“五大陶都”之一等美名更是接踵而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开埠,城市近代化正式启程。到1938年“文夕”大火之前,长沙“金、钱、绸、纸”四大行业享誉全国 ,长沙成为名副其实的商业城市。

第四,长沙集“山水城市”和“文化之都”于一身,有着丰富而深邃的文化的底蕴。

长沙“陆有玉璞,水有珠胎”,岳麓为屏,湘江为带,橘子洲浮碧江心,浏阳河曲绕郊外,湖泊星布,岗峦交替,城廓错落其间,唐代就形成山水城市风格。

唐代长沙铜官窑,对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釉下彩瓷器的发明树立了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长沙窑瓷器的造型装饰等都反映出当时的生产者具有较强的商品经济意识,因此其产品能远销东非西亚,与唐代名窑越窑瓷器相媲美。五代时马殷建立的小王朝楚国,以长沙为首府,不但留下了马王街、小瀛洲等一批街名,而且留下了开福寺等名胜。

名山胜景不仅孕育了长沙的丛林、福地,而且是文人骚客的怀念之所,成为长沙文化艺术发展的渊薮。屈原、贾谊、李邕、杜甫、韩愈、柳宗元、刘长卿、杜荀鹤、姜夔、范成大、杨万里、袁枚等古代文学巨匠都曾“一为迁客去长沙”,为古城留下了千古绝唱和传世碑刻。

宋代长沙更是一座文化之都。公元1000年前夕创建的岳麓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全盛时期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之誉,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高等学府中建立最早的一座。南宋理学大师张栻、朱熹在这里讲学,形成了著名的湖湘学派。湖湘学派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把传习理学的学术教育活动同经邦济世、解危救难的强烈经世愿望紧密结合在一起,反对为学“不充实用的腐儒”学风,而主张“通晓时务物理”“留心经济之学”。

清代以后,长沙名人之多,对中国历史影响之大,成为长沙历史文化的主要特色。康熙三年(1664),两湖分藩,长沙即成为湖南省的省治。雍正元年(1723),两湖分闱,长沙单独设立贡院,从此,大批湖湘学子云集长沙。湖南近代几个人才群体,先后有贺长龄、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唐才常、沈荩、陈天华等都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他们在政治上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使湖湘学风为之一变,新风骤起。

长沙文化艺术方面的名人也是星光灿烂。长沙籍的史学家邓粲、欧阳玄、王先谦,书法家欧阳询、怀素、钱希白,文学家齐己、李东阳、冯子振,画家易元吉、齐白石,经学家易祓、王闿运,戏剧家杨恩寿、欧阳予倩、田汉等,更为名城增添莫大光彩。

第五,长沙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长沙能在政治上成为历代行政建制所在地的根本原因。

南宋学者王应麟从地理区位的辐射影响角度作了颇为中肯的阐明:“长沙,湖南之襟要,指顾伸缩,皆足有为,南出拊连韶之颈背,东则顾赣之肘腑可抉,西下则黔贵之咽喉可塞,争南服者,不得长沙难以成席卷之势。”

长沙自古号称“湘岭要剧”,北控重湖,南倚五岭,东御章赣,西捍黔滇,是长江以南西部地区的军事重镇和重要战场。历代湖湘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驻节于此,同时也是中央王朝直辖军队如唐代府兵、宋代禁军、元朝蒙古军、明朝镇兵、清代绿营兵驻扎之所,关系全湘之安危。自汉唐以来,长沙就是著名的古战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2000多年来,樊哙、马援、黄忠、关羽、华皎、李靖、马殷、周行逢、慕容延钊、潘美、张浚、岳飞、韩世忠、兀术、李芾、何腾蛟等名将大帅曾在此挥兵鏖战,展现了一个个壮阔的场面。

长沙又是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必争之地或重要战场,晋代杜弢率流民曾攻占长沙,威慑荆湖;唐末黄巢大军一度攻克长沙,震动全局;南宋时,钟相、杨幺义军和红巾军均把长沙作为主要征战地区;明末张献忠大西军攻克长沙,雄据数月;李自成大顺军也曾在此联明抗清;近代太平天国战争中,太平军与清军在长沙展开了攻城与守城的殊死拼搏。

在中国近代史中,湘军所向披靡,威振天下,有“无湘不成军”之誉。湘军以书生领军,却敢于“扎硬寨”“打死仗”,攻克天京,挽救了没落的清王朝。在清政府起兵收复新疆的伟大战争中,是“湖湘子弟满天山”。统率湖湘子弟“舆榇出关”的乃69岁高龄的湘军著名将领左宗棠。

2000多年来,长沙作为疆域广阔的西汉长沙国和五代马楚国的都城,作为湖南历代郡、州、道、路、府及行省的治所,是历代湖南地方军政长官的驻节之地。自秦汉以来的历史表明,长沙的治乱兴衰,事关全省大局,长沙治即全省安,长沙乱则全湘震。长沙为湖南重中之重,确为自古而然。

因此,历代朝廷对长沙的治理与安定都颇为关注,尤重长沙之选。自汉以来即有张仲景、孙坚、谢安、孙盛、陶侃、张邵、杨公则、褚遂良、李允则、李纲、张孝祥、朱熹、真德秀、魏了翁、辛弃疾、江万里、文天祥、季本、赵申乔、潘宗洛、刘墉、陈宝箴、黄遵宪、赵尔巽、谭延闿等历史名人,在长沙担任过太守、都尉、刺史、知州、都督、安抚使、提刑使、按察使、巡抚等要职,或为一代名将,或为当世名臣,或为一代循良,把长沙治理得井井有条。

第六,城市近代化的启动,使长沙成为极富朝气的城市。

19世纪末期,电灯、电话、电报等设施在长沙开始出现,标志着长沙近代化的开始。1897年,湖南第一个民用机械工业企业—湖南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设厂发电。次年,谭嗣同在《湘报》发表“论电灯之益”一文,热情赞扬使用电灯的科学之举,始出现电灯设备供不应求的形势。1904年,“长沙通商口岸租界条约”的签定,使外国商品和资本大量进入长沙。

20世纪初,一位日本摄影师在长沙拍摄过一幅完整的长沙全景照。这是一幅令人顿生苍凉雄健之感的晚清真实画面,它广阔壮美,气势宏大,展现出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更正:1910年长沙全景图

山川萦绕、古城墙怀抱中的长沙,平展而浩大,街衢纵横,阛阓相望,官衙、寺庙、园林、会馆、民居、公馆星罗棋布,显示出千古名城、湖湘首邑的宏伟气派。照片也生动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的嬗变。作为军事防戍的城墙已显得残破不堪,甚至成为附近居民的蔬圃和牧场;远处灵官渡临江一带竖起了高高的烟囱,近代工业的烟雾开始在古城上空轻扬;而城内四处已出现风格殊异的西方建筑,长沙城已经迈入近代化的历程。

近代长沙城市建设的发展始于古城墙的拆除,1920年长沙市政厅发布“长沙市政计划书”,将铲平城垣列为第一要事,到1924年长沙古城墙仅存天心阁段。城墙拆除后,环城马路、中山路、黄兴路、蔡锷路等相继建设,使长沙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然而1938年,为抗日战争而起的一场旷世大火,天心阁、定王台、贾谊故宅等名胜都付之一炬,古城毁之七八。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然逐步恢复,但许多建筑是以木条作骨架粉饰装修而成,城中比比皆是的棚户区诉说着长沙的历史沧桑。

自湘军崛起以后,长沙在历次政治风云中都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戊戌维新期间,长沙是全国惟一忠实推行新政的省会城市,变法失败,谭嗣同成为为探求中华富强之路而最早献出生命的改革先驱。辛亥革命,黄兴成为与孙中山齐名的革命领袖。武昌起义,长沙率先响应。

五四运动后的长沙,曾是毛泽东、何叔衡、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革命活动的地区,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大革命时期,长沙是轰轰烈烈的两湖大革命的中心。其后,湘赣边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的号角在这里吹响,长沙成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发源之地。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军民响应中国最高军事当局“焦土抗战”的战略,满含悲愤,自焚家园,为民族抗战作出了最大的牺牲。紧接着日军三攻长沙,叠被重挫,使长沙更具英雄气慨。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在长沙通电和平起义;8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长沙。古城从此焕发青春,迈向辉煌。

《学新疆地方史心得体会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