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文化演讲稿6篇

时间:2023-10-23 17:03:36 分类:讲话稿

优秀的演讲稿可以使我们的发言顺利进行,为了这一次的演讲能打动人心,大家在写演讲稿时一定十分谨慎,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孝道文化演讲稿6篇,感谢您的参阅。

孝道文化演讲稿6篇

孝道文化演讲稿篇1

多年前,一曲《常回家看看》,风行大江南北,唱得游子纠结而黯然,唱得空巢老人凄婉而喟叹。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与父母唠唠嗑,是表达孝意的基本方式,也是朴素而必需的人之常情。

日前有媒体报道,不少网友在网上发起了“算算这辈子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的调查,网友们计算出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的是有十几年,最短的只有十几天。有网友感叹,“这辈子我也许只能和妈妈相处了25天了,我在外地上班,每年只有春节能回家一次。我妈妈今年55岁了,如果上天眷顾妈妈能活到85岁,在她最孤独的那30年里,我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也就是25天,还不到一个月,这个结果真是太残酷了。”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在此语境中,游居在外的儿女确实应该常回家看看。“孝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孝顺是人伦理道德的一个基本指标,孝顺的基础是尊重,起点是抚育之恩和情感关心的回馈,这可以说是一种责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生命授之父母,多年养育之恩,是难以报答的。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位孝老爱亲模范的故事,薛凤宝是华电淄博热电有限公司职工薛兆云的妹妹,出生后不久因一次高烧不幸患上了“婴儿瘫”。从那时起,薛兆云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就担负起了照料妹妹的担子,这副亲情的担子一挑就是五十四年,风雨无阻。

“吃喝拉撒完全不能自理,24小时离不开人。”说到数十年如一日照料妹妹的事,薛兆云一脸平静。“感谢我的嫂子、妹夫们,也感谢我的妻子,他们的理解、支持和付出。”说到全家人对小妹的照料,薛兆云充满了感激。除了这个残疾的小妹,薛兆云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妹妹。他们和薛兆云一样,无怨无悔地付出着,即便是各自成家立业之后,对妹妹的照料也从没间断。除了日常生活上的精心照料,他们还经常用轮椅推着妹妹出来散散步、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那整洁的衣着、安详的神态,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位已经瘫痪数十年的病人。

“我妹妹的房间必拾掇得可干净了,比我的房间都干净呢。”说到妹妹的饮食起居,薛兆云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因为换领身份证的需要,户籍民警上门给薛兆云的妹妹照身份证照片,一进门就大吃一惊,不仅仅是因为病人的精神状态好,更多的是因为房间的干净整洁大大超出意料。“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病人的房间。”两位民警发出了由衷地感慨。

薛兆云的父亲患偏瘫十几年,除了病床上的妹妹,薛兆云和哥哥、妹妹们还分担着轮流照料照料父亲的重任。可能是太过劳累的缘故,20xx年,薛兆云因突发心肌梗塞被送进医院,抢救了三天才脱离危险。出院后,他一如既往地履行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承诺。由于年龄大了,又有心脏病,还要和家属帮着照料刚满月的外甥女,哥哥、妹妹们再次做他的思想工作,让他先别参加轮班看护妹妹的任务了,他坚决不同意。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承诺。

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们可喜地看到,今天,像以姜峰为代表的这样一批恪守孝道的善良人士依然大有人在,他们付出的是孝心、爱心和耐心,赢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让我们在感恩的心中重新发现向善的力量,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生活情味,也让我们从生活的细节中寻找到生活的理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同温暖的灯盏,在辽阔的人间,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光芒。

孝道文化演讲稿篇2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一个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这样一位小女孩,父母在外打工,她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是一个农村留守儿童。但同学发现她在学校食堂吃饭时,每次都是先把打来的菜装入一个小袋子里,然后自己却用光汤醮着饭吃。说到这里,可能有同学们就会问:“这个小女孩偷偷把不吃的菜带到哪里去呢”让我告诉大家吧:“她把袋子里的菜带回家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吃。”是啊,作为父母,谁不希望有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啊!这位小女孩的懂事与孝心让我感动,更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出生在一个极为贫困的农村家庭,在我小时候,母亲因生活过苦患上了精神病,父亲又不得不靠在外地做苦力挣钱来供我们三姊妹读书。这样,尽管母亲体弱多病,但不得不一个人扛起家里的所有农活。每天天还没亮,母亲便独自一人悄悄起床到田地里干活去了,经常忙得忘了吃午饭,而且天黑了还不回家。

有一次放学回家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放学回家的我们见母亲仍不在家,邻居告诉我们母亲去附近田地里挖土豆了,我和二姐急忙带上雨伞去田地里找母亲。可我们刚走到相隔很远的田边时,便意外的看见母亲竟坐在满是泥水的田中间淋雨,我和姐姐本能的反应告诉我们是妈妈的神经性急病又犯了。我们边哭边向母亲跑去,可失去理智的母亲却捡起了洒落一地的土豆向我们砸来,我们不顾一切的跑过去,使出浑身力气狠狠抓住母亲的双手,紧紧将她抱住,就这样,我们和母亲在田地里一直被雨淋着,也不知过了很久,直到母亲消停下来后,我们才硬将她拽回了家中。

诚然,小时候的我,挨过很多饿,也吃过很多苦。但我内心深深的知道,我的母亲比我吃苦更多,磨难更多。但她依然用病弱的身躯把我们抚养成人,用顽强的生命唱响了一个平凡母亲的伟大赞歌!

所以我从小就发狠一定要好好读书,因为我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自己的命运改变了才能更好的孝敬自己的父母。

同学们,今天,伴随科技的发展与祖国的强盛,我们远离了寒冷与饥饿,免费教科书、贫困生补助、营养改善计划、精准扶贫工程,我们在祖国的万般呵护下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难道你们就不应该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吗?难道你们就不应该以努力学习的方式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吗?

“孝在于至实,不在于饰貌”。孝道,不应该仅停留在口头上,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吧!

孝道文化演讲稿篇3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我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我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我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我们心灵的创伤,赋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很香很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很甜很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孝道文化演讲稿篇4

在我很小的时候,曾经和爸爸妈妈一同看过一个电视:一个小男孩看见妈妈在帮他的奶奶洗脚,小男孩想了想,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迈着不稳的步子,端来满满的一盆水给妈妈洗脚,妈妈开心的笑了。我的爸爸妈妈看得很入迷,可我却觉得非常奇怪,想不通这有什么好看的?

今天,我长大了,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学会了识字,也爱上了阅读。我读过很多的书,其中也有很多是有关孝德的真实故事:有独立照顾妈妈的孝女、有牵挂双亲的奥运冠军、有为救爸爸而自己受伤的孝子……每一个故事都很感人!读了这些故事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爸爸妈妈会那么喜欢看那个电视了,那是孩子在尽孝心,对妈妈浓浓的爱啊!

在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孝德文化是极为重要而且是最为值得骄傲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孝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承担,更是一种责任。孝还是关心尊敬父母,是一种对父母长辈的感恩。一个有孝心的人,他的心地是善良的,是懂得礼让同时也是勤勉的。

今天,当我也同样端着满满的一盆水,走到妈妈面前帮妈妈洗脚时,妈妈笑了,说:“宝宝,你懂事了!”我和妈妈相对注视着,都幸福的笑了。这一刻,我们觉得温暖极了!原来,孝是多么让人感到幸福温暖的一件事啊!

我要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做个有爱心、有孝心、有道德、尊师敬长的好孩子。

孝道文化演讲稿篇5

孝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美德。古人云:“百事孝为先。”“孝”字继承了一种温情。几千年来,从未断过:从孝感天地的枷锁到尝过汤药的刘恒;从啃他心的曾参,到刻木头爱他的丁岚。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延续的基石。

每次黄昏独自走在路上,都能看到几个爷爷在那里卖瓜菜。看看老人的手,就知道这些瓜菜是老人用勤劳的双手种下的。他们护理的孩子去哪里了?应该懂得养育的孩子,应该让爷爷们生活在温暖的温室里,喝着热茉莉花茶,吃着碗里的美味,而不是坐在冰冷的地上,任由路人随意使眼色。他们的孩子应该赡养祖父,他们有义务照顾祖父。

有些外国人有独立生活的传统和价值观,所以成年后都要告别父母,因为这是非常正确的传统。而我们中国人也应该把孝道的孝道传给父母,而不是让父母随风飘荡。

其实“孝顺”这个词,不仅可以用于父母,也可以用于在青年时代给我们知识和做人道理的老师:在他们不懂事的童年,老师是我们除了父母之外的第二个“行书”,是老师教出来的一种复杂而清晰的母语:汉字;是老师给了我们一次又一次弘扬汉字的机会。是老师在我们小的时候反复指导我们;也是老师,造就了我们今天!所以,尊敬老师也是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好。

中国传统博大精深:团结、经济、诚信。或许,孝道承载着更多的道理,指引着我们,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永远干净,永远明亮。

孝道文化演讲稿篇6

尊敬的xxx:

您好!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提倡和弘扬“孝道文化“,评选县、市级“孝道明星“,为推进当地公民道德意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孝道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家庭只有弘扬了孝道文化,人人尊老爱幼,才能真正体现人间真情,才能真正创建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宏扬文明新风。

“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孝道文化一直被国人奉若神明,渐入吾民族血液乃至浃骨沦髓,成为中华民族有别于他种文明之重要文化符号。孝道自经儒家经典发挥,又与历代王朝制度紧密关联,日渐超越其最初尊祖敬宗和孝事父母之单纯伦理价值理念,被赋予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教育、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意蕴,从而转变为关涉血缘关系、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生活礼俗等诸方面之复杂形态。故孝文化道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儒学之精髓,亦为中国文化核心观念之首要。

然而,就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有些人不但不赡养父母,还虐待辱骂老人。据报刊载:有用狗槽叫老人装饭的;有把亲娘骗出卖掉的;有少壮居华堂、享酒肉,而老人瑟缩于棚角、食残粥的。媒体上经常曝光的儿女不尽瞻养义务、父子对簿公堂的事,也履见不鲜。前几天听到这样一则故事:我的老家某场镇有一位王老汉,养了5个儿女,儿女们的名字是:孝、悌、忠、义,信,可见父母对儿女们的期望是孝顺和忠于信义。然而,儿女长大后,都有相当不错的职业,每个儿女都修有砖房洋楼,但对寡居的70多岁的老父亲却不闻不问。一天早上,老人饿了,想买碗面吃,可身上又没钱,只好去找孙女儿要,结果孙女掏了半天也只给了五角钱。王老汉实在怄气不过,将这伍角钱买了一包“毒鼠强“,回到家全部吞进了肚子里……

从上面的事例反映出现代年轻人“孝顺“美德的缺失。笔者不禁想起前人写的一副《示儿》中堂:“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很形象地道出了古今一些老年人生活中的艰辛和无奈,也说出了个别家庭一辈一辈忤逆不孝“重蹈覆辙“的悲哀。

因此,践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老人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亲情之爱,是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重要根基。民间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就是“善事父母“的典范。曾经的《子路负米孝双亲》、《木兰替父从军》、《张良敬老得兵书》、《黄庭坚涤母溺器》、《陈毅为母洗尿裤》等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演绎了灿烂的华夏文明。被人们称为“轮椅上的孝子“--云南残疾青年潘前(苗族),为了赡养体弱多病的母亲,他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学技术谋生,一边细心关照母亲,成为年轻人弘扬“孝道文化“的典范。近年来也有大学生背着残父上学,带上病母赴校的的事例,正说明我们的孝道文化正一步一步地在年轻人中提升、发扬、传承。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一个民族只有传承和宏扬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也就是吾民族之孝道文化,吾国人才能具有较高的素质修养,才能传承礼义之邦文明精神,才能使国民经济兴旺发达,才能成为永让世人仰慕的民族。

谢谢大家!

阅读

《孝道文化演讲稿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