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案6篇
只有撰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教案,才能对学生有好处,为了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将教案制定好是很重要的,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案篇1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在现实课堂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依靠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帮助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听课后的收获浅谈一下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二、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我就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用小石头来引入课题,小石头是学生们平常爱玩的小玩具。我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小游戏都可以跟数学有关。
2、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就设计了老师去旅游时看到猴子,编了一个小猴子给妈妈分饼吃的故事。故事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然后用问题引出了课题。学生兴趣倍增。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3、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5、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例如,在教学体积时,我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并动手拿一个瓶子根据课文故事情节,做一个实验给学生看,让学生以看到的现象发现规律。
6、创设实践情境: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总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案篇2
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及其运算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的前提,又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基础。数学概念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以及它们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它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学生在运算中发生错误,解题能力差,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掌握得差。只有组织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才能起到优化教学过程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创设求知情境,导人新课
从教育心理学中知道,“需要”是产生动力的源泉。“兴趣”是内在的动机,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离开了这种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可能有主动进取精神,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更说不上积极思维,这样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
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转化到主动地去猎取知识,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为教学新概念创造良好的气氛。
二、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形成概念
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因此,我们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比较,或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语言来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一个铅笔盒和一块黑板擦,问学生谁大?紧接着,又让学生观察两个棱长分别是2厘米和4厘米的方木块,问学生哪个大?通过这样比较,学生初步获得了物体有大小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本质属性。拿出一个梭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空纸盒,先将梭长是2厘米的方木块放入盒内,学生便清楚地看到这方木块只占据了盒子的一部分空间,然后把一个梭长为4厘米的方木块放入盒内,正好占满纸盒的整个空间,学生又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空间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就能较自然地导出:物体所占有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这一概念。
三、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深化概念
课堂练习是教学上的反馈活动,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映信号。学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概念、深化概念的作用,而
且通过练习可以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技能技巧。因此,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并及时评讲、纠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如果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年龄特点及教学规律,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来进行教学,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使学生概念清晰、能力增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品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一台案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鸡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教师: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你们都会用了吗?可有一位小朋友因为上课没听讲,不会做下面的题目,正在打电话求助呢,你们能帮帮他吗?(演示课件千克的初步认识下载)
一只乒乓球约重3()一杯牛奶重300()
一个西红柿重250()一个鸭蛋约重60()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克这个单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示下面的题目)
一袋大米重25()一个大冬瓜重10()
一头牛重420()小明体重28()
2.教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像牛、人这样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把课题板书完整:千克的初步认识)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讲述: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学们亲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组中的1号同学拿出1克重的大米给本组同学看一看,掂一掂.
(1)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
引导学生明白:10个1克是10克,100个1克是100克,1000个1克是1000克
(2)教师重述: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称为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指板书,提问: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
引导学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4)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
引导学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认识1千克=1000克.
同学们拿出1袋精盐(每袋标有500克)、两袋精盐,亲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看每袋标明重量,两袋重量是多少?
教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出示图片法定计量单位).
3.进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体的方法
①出示图片台秤,师简单介绍构造.
②教师介绍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使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观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教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
(2)实际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称出1千克的沙子,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
③把称过的和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拿出来,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思考为什么都是1千克,而苹果的数量却不一样?如果苹果的数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吗?
引导学生明白:重量相同物体的个数不一定一样多;数量相同,物体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适的数目.
教师重点指导______个鸡蛋重1千克.提问:9个鸡蛋一定重1千克吗?为什么?(因为鸡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个数的鸡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样重量的鸡蛋个数不一定一样).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单位,1千克也叫().
2.1千克=()克1000克=()千克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克
4.手势判断对错:
2千克<20xx克 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 2500克>3千克
题中两边单位不同,判断前提醒学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头提出问题,再口头列式,注意问题的单位)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到现在你共学习了几个重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克与千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第44页第4题.
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案篇4
教学案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角。
教学难点:
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
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师:这里面有好多小秘密,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
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魔术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
(抽动活动角)
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克与千克的认识》及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的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和会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及互相合作学习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四.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较准确地估计物体质量,表示物体的轻重。
五.解决方法:
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感受、体验的机会。
六.设计理念:
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人人参与、主动发展。
七.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盘称,2分硬币,一块肥皂,2袋500克的糖,1千克的称砣一个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组织学生进行负重跑步比赛。
师问:我听说我们班有两名同学跑得很快,他们是谁呀?今天我们让他们举行一场比赛怎么样?不过今天的比赛难度增加了,他们每人要背一个同学比赛,你们想看看吗?
学生活动。
师问:让我们来采访一下冠军,你为什么不选王仕聿(重的那位同学)呢?
那么,王仕聿,你有多重?除了“斤”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2、师说:“斤”“两”是我国过去常用的质量单位,从1990年12月21日开始,我国就规定不使用这两个计量单位了。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和国际接轨,而“克”“千克”是全世界各国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交流汇报:请学生汇报去超市调查情况。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去超市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质量,谁来说说你调查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问:同学们说了那么多,这些物品有的用“克”作单位,有的用“千克”作单位?请你仔细想一想,什么时候用“克”,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呢?(比较轻的东西用“克”做单位,比较重的东西用“千克”作单位)
小学数学千克与克教案篇6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情感教育点
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盘秤、有奖竞猜的物品、一个1角硬币
(学生用)六人一组:10个1角硬币、10克、20克、30克、50克、100克的物品,2包500克的盐、苹果、饼干、石头、米、花生米、果冻等......
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好吗?
生:好!
师:我们去看一看。
1、观看课件演示:(熊猫森林超市开张情景)
咦,什么声音,这么热闹?
噢,原来今天是熊猫森林超市开张的日子。
2、课件显示(超市内部场景)
师:好,我们进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出看到的商品名称、质量、有数字、有克和千克...)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4、请打开课本p86页。
二、认识称。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来称。
师:那么你知道哪些称呢?
生:(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生1:我在超市卖食品的地方见过电子秤。
生2:卖水果的地方有盘秤。
生3:我见过夏天卖西瓜的用磅秤。......
师:大家真留意身边的事物。
三、感觉体验,形成质量观念。
1、认识1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1角硬币)你猜一猜有多重呢?
生:1克......
师: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请看屏幕。(播放录像)
师:你们真棒,一枚1角的硬币约重1克。请大家拿一枚1角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好啦,感觉怎么样?
生:很轻。
师: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现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乒乓球、小发夹、药片、小螺丝、纽扣、图钉......
师:你们真利害能找到这么多大约1克的物品,那你还能找出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吗?
生:......
师:大家真聪明,找到这么多以克为单位不同重量的物品。
师:请大家从篮子里找出100克的物品。看哪一组找得最快。准备开始。
师:大家都来感觉一下。
2、认识千克
师:刚才第二小组找100克的.物品又快又好,现在我们再来找出1包500克的物品,准备开始!
师:找得好快啊!这是一包500克的盐。(500克)
师:一袋盐500克,那么两袋呢?(生答师板书:1000克)
师:我们在验证之前一齐来认识盘称。我们一齐来观察一下。(观察盘称认识盘称)
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把两袋盐放在一起,用盘秤称一称。那么大家知道有多重啊?(学生操作称量)
生:1千克
师:1000克里面有几个1克呢?(1000个)
师:那么1000克和1千克哪一个重呢?(相等)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师:老师想到超市买几样东西你能帮帮老师吗?(能)
[要求:请各组合作帮忙称出1千克的物品]
学生汇报:我们组称了6个苹果是1千克......
师:通过称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六袋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
生:我发现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
生:我发现虽然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但是他们的重量是一样的。
师:你们的发现可真多!谢谢大家的帮忙。
师:现在我们每人轮流掂一掂,试一试这1千克的感觉,各小组也可以交换物品试一试。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1千克很重。
生:我觉得1千克比1克重多了。
生:我觉得1克比1千克轻很多。
师:真的吗?好了,我们拿出1克和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
师:感觉怎么样。
生:1克很轻,1千克很重。
生:1克比1千克轻很多。......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称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称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86,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熊猫老板很想请大家去他的超市帮忙,你愿意吗?听听熊猫老板的要求吧?(想成为我的职员可不容易,要经过三关的考验。勇敢的小朋友请来吧!)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1、书p88页2。
2、书p89页4。
3、书p89页5。
第二关:判断提。(学生用动作判断)
(1)一个1角硬币重1克,10个1角硬币重1千克。()
(2)5千克比5000克要轻一些。()
(3)小明重25千克。()
(4)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第三关:亮亮去春游写了一篇日记请小组合作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改正。(课件出示)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两个,150克重的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和脖子长达3克的。
五、有奖竞猜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这么好,老师想送些礼物给大家。请看,想要吗?
师:呵呵,都想要,不过,得先猜猜它有多重?哪个小组猜对了奖品就是你们组的!
(每组一分物品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说出重量。)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