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教案7篇

时间:2024-12-02 13:36:09 分类:工作计划

会写教案不仅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更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学习负责的体现,教案中应体现出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专业素养,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树林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树林教案7篇

小树林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树木,初步了解春天树木的基本特征。

2、学习拓印作画,感知多种材料拓印的不同效果,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各种拓印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观察春天的树木,感受春天树木的特征。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了?

对了,现在是春天,春姑娘来了,小草变绿了,小花也开了,我们来看看大树妈妈的树叶宝宝有没有回来?(幼儿自由观察)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这些树叶宝宝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的?有多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启发幼儿说出行状、大小、颜色的不同)

教师小结:小朋友看得真仔细,知道这些树叶宝宝的颜色和大小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大树妈妈和这么多可爱的树叶宝宝在一起,她们高兴吗?(高兴)但是,这里还有几个大树妈妈正在伤心呢,她们的树叶宝宝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我们来帮她们找,好吗?

二、幼儿拓印

1、认识拓印材料。

2、教师简单示范拓印的方法。

3、幼儿作画。(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拓印)

三、教师讲评

树妈妈今天很开心,她说要谢谢我们小朋友呢,因为我们帮她找到了这么多的树叶宝宝,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说啊?(不用谢)

活动反思:

每个小朋友的构图能力不同,所以小朋友在表现树林的时候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小朋友画的树比较大,在涂色的时候相对问题要小一些。但是也有一些小朋友画的树林树很多很小,就出现了一些涂色困难而且颜料太多的问题。小朋友这个阶段对颜料的多少把握还不是很有数,颜料的多少和涂色的面积有关系也和笔的大小有关系。树的大小又来的不同的涂色的难度。树越小就越难涂。因此小朋友画的树林很多都糊掉了。

小树林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树的基本结构及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态,画出不同的特征。

2.培养幼儿保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彩色水笔,蜡笔,树的一家。

活动过程:

1.出示范图: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是秋天的树林)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叫树林呢?(这有许多许多的树)这就是树宝宝的家,找一找树宝宝在哪里?(树宝宝就是画面上最小的一棵)小结:树宝宝和爸爸、妈妈及许多叔叔、阿姨们住在一起,它们有着不同的树枝、树枝、树冠和树叶,就象人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上有不同的花纹一样。在这片树林里长得最高的是树爸爸(请幼儿找出来)淡灰色树干的是树妈妈,黑色树干的是树阿姨,三位大叔叔叔各有几根树枝。(均请幼儿从画面上找出来)。

(反思:利用情景,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我让孩子在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中,获取树的有关经验。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

2.示范与思考

(1)请树宝宝来和我们做朋友,老师画一部分,请小朋友说出这是树宝宝的哪一部分。

(2)a树干--就象我们的身体。

b树枝--就象我们的手。

c树冠--就象我们身上的衣服。

d树叶--就象我们衣服上的花纹。

(反思:美术活动中想象创造需要一定的绘画技能,先让幼儿掌握树的基本形态,然后让幼儿进一步表现他们熟悉的部分组成的物体)

3.创作要求大家都来种树,种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树林。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分辨树根、树干、树枝和树枝,各部分不遗漏。

(2)思考变化各种树的形态,区分高矮、粗细、树枝的'多少,树叶的形态。

(3)选配用深浅不同颜色涂树叶、树冠、树干。

5.引导评价

(1)找一找有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体会树和人一样,没有两个完全一样,否则就分不清了。)

(2)怎样让每棵树都美丽?(每棵树都选两、三种颜色,把其他的颜色让给别的树。大家在一起各不相同,就非常美丽,如果每棵树都把所有的颜色穿在身上,又变成穿色彩一样的衣服了。)(反思: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主观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借签的地方。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很重要。教师要把全体幼儿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引导幼儿善于发现他人的有点和评价他人的创造性、技能性,是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活动反思:

在这一堂课中,我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活和经验,选取孩子熟悉的树作为操作的内容,使活动自然拓展、延伸。充分调动幼儿主动、积极的参与美术活动,让每一名幼儿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我使用ppt的形式让孩子感受我们身边的秋天的树林,之前带领幼儿去获得亲身体验,为每一名幼儿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准备和支持,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发展。孩子影响最深刻的是枫树,在他们的记忆当中枫树是秋天的象征。所以在绘画中孩子选择枫树的比较多,但我加以制止,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一定有他的道理。结果真的很让我欣慰,他们有三分之二的小朋友在绘画枫树林,但每个小朋友的枫树林都是不同的。有的是一个很大的树杆,但是树叶却只有几片,给人很唯美的感觉;有的画了很多的树叶,树干很细、很多,给人很温暖的感觉;有的画的全是树干,树叶全都在地上了,给人再来另类的晚秋。我觉得孩子有这样的创作方式,突破以往的绘画思维和课前的准备有很大的关系,我准备了几幅范画,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来绘画的。有的是满是黄叶的树、有的是有几片树叶的树、有的是没有树叶的树。有的是以树上半部分为主,有的是以局部为主。所以孩子在受到教师的启发时有了自己的创作思维。我们往往在上美术课时很忌讳出示范画,害怕牵制孩子的想象创造思维,但我不并不完全赞成,孩子只有看到更多的东西时,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储备后才有想象的空间。这一堂课最主要的地方就是让孩子感受到原来树林可以是多角度的,打破孩子原有的经验,给幼儿创作提供铺垫。

小树林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天气渐凉,秋季已经来到,大自然中的小生命都在发生变化。秋游时,孩子们对地上的落叶有了兴趣:有的黄、有的绿,有的又黄又绿又红……。孩子们觉得非常的漂亮,有的想捡几片带回家贴在墙上,有的想把喜欢的树叶藏到自己的小箱子里,还有的把树叶向上一抛,想看看小树叶落下来的样子。秋天的树林是美丽的,秋天的树林是多彩的,怎样表现秋天的树林呢?我想,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方法印染,感知颜色的变化美,再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可以表现出秋天树林的多彩。考虑到棉布更适合印染,所以为幼儿提供了棉布,还可以在各组作品完成后拼接成一幅长卷画。在延伸活动中,可以填画背景,可以用水果雕刻印章盖印,可以……,使幼儿在动态的过程中多方位的感受秋天的色彩。

活动重点:

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感受秋天树林色彩的变化美。

活动难点:

通过各种方法印染,感知颜色的变化美,并用简单的线条勾勒。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感受秋天树林色彩的变化美。

2、尝试与同伴合作绘画,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绿、桔黄颜料,装颜料的小盆、小筒。

2、大的卡纸、排笔、报纸、树叶等。

3、一张树林的图片

4、勾线笔、钉书机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感受叶子的变化与色彩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从树开始落叶、树叶开始变色去感知)

幼:是秋天。

幼:树叶变黄了。

幼:树叶往下落。

2、教师:所有的树叶都变颜色了吗?

幼:不是。有一些变了,有一些没变。

教师: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叶片呢?(引导幼儿观察、回忆,感知秋天是彩色的)

幼:我看到黄色的银杏叶。

幼:我去公园玩看到红色的枫叶。

幼:我看到小学里的围墙边上的树都是绿色的。

教师:把各种颜色的树种在一起变成树林,这个树林会是什么颜色呢?

幼:就是五颜六色的。

3、引导幼儿欣赏图片上树林的布局。

教师:这些树是怎样排列的?

幼:有的高,有的低。

幼:有的树看见半棵。

教师小结:看来秋天的树叶是彩色的,那么秋天的树林也是彩色的。在树林里,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相互碰在一起。

二、讨论勾树、染色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漂亮的颜色染到我们的画纸上呢?怎样表现树的轮廓?

2、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尝试操作。

幼:我先用黑色的笔勾线,再用油画棒涂颜色。

幼:我想用颜料来染色。(教师请他上来示范用排笔染色,教师进行指导)

3、教师出示材料,介绍多种染色的方法,并示范。用报纸团、树叶拓印。用排笔大块涂色。

4、教师介绍今天的作画方式是小组合作,一组的成员可以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染色。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合作绘画,引导幼儿先商量好,再进行制作。

2、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幼儿。

四、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1、用钉书机将各组的画纸连接起来,形成一幅长画卷。

2、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小组作品的内容、制作方法,

分享合作、成功的快乐。

小树林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学习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一.教师导入。

课堂学习的关键在于合作与交流,包括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文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合作与交流成功的前提是个人的自主学习,只有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合作和交流才有意义。请同学们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展示、交流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①积累字词: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教师强调三个词语(铿锵、穹隆、头晕目眩),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意义。

②主要内容与情感基调:

学生用一句话归纳本文主要内容,明确:本文写盛夏树林草原一天中的景色。

情感基调:喜爱大自然。

(教师引导: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

三.赏析优美的景物描写,体验文章情感。

①自由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②说说你最喜欢的景物描写,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引导:可以从语言、情感、画面以及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去分析。)

③小组合作交流,并形成合作学习记录,小组代表发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给予鼓励)。

④配乐朗读文章末段,再一次感受优美的景物描写。

(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赏析和配乐朗读,我们确实感受到作者笔下优美的景色。屠格涅夫是位善于描写自然景色的伟大作家,难怪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称赞说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请同学们结合文章探究作者写景成功的密诀是什么?)

4.探究写景成功的要领。

①小组合作讨论,形成发言记录。

②小组发言并交流(只要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③学生总结交流结果,教师板书。

参考如下:

①善于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②准确生动的语言。

③讲究写景的手法。

④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同学们探究出了写景成功的密诀,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密诀进行创新。将黎明时候的景色进行想象,写得更具体些,让树林和草原黎明时的景色也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5.想象与创新(以黎明时候的景色为基础大胆想象创新,完成写作片段)。

①学生独立想象,写作。

②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写作的片断,并交流。

6.教师总结活动过程,强调学习目标。

小树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

把握风景的独特意义,理解作者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理解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是重点。

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是难点。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长,并且写景的方法比较特殊,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搞好预习,还要与其他写景的文章做对比。

【教学方法】

比较

体会

点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尽量避免主观,写“无我之境”的散文。

二、作者简介

于坚,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著有诗集《诗六十首》、《对一只乌鸦的命名》、《于坚的诗》,文集《棕皮手记》等。

三、检查预习,阅读文章。

说一说你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云南冬天的树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明确:云南树林的更替更接近于自然,树叶的生死有种大化的味道,悄然、平静。不像北方的树,每到秋天,它们像是抗拒恶劣的气候或是向上天申诉似的,一起从树冠上飞下,来向大自然展示它们抗争的力量与决心。那种死亡是让人惊悚的,经过这场搏斗之后,大地便归于沉寂,荒寒。而云南树林里的死亡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平和的状态。

四、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1—3)什么是云南的冬天。

第二部分(4—7)细腻的描写了一片树叶“死去”的全过程,并强调要回到事物本身。

第三部分(8—14)写真正的走进自然,对大自然专注的凝视和倾听。

五、掌握文中白描的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本文在写景上的表现力。

1、朗读第5自然段。

2、找出描写叶子落下的动词和你认为细腻的句子。

明确:“离开”“落下”“腾飞”——描写准确细腻。

“它从它的角度,经过风的厚处和薄处,越过空间的某几层,在阳光的粉末中,它并不一直向下,而是漂浮着,它在没有水的地方创造了漂浮这个动作,进入高处,又沉到低处,在进入大地之前,它有一阵绵延,那不是来自某种心情、某种伤心或依恋,而是它对自身的把握。”——力求写出景物的客观状态,所以很少用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而是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白描——来呈现直观状态,用富有质感的词语让人身临其境。

3、与下面一段文字比较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

分析:朱自清描绘月光如流水般照着荷花和荷叶用“泻”字;青雾弥漫着荷塘用“浮”字,准确生动。并且还用了比喻、类比、和大量的形容词描绘了月色的特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4、通过比较可体会到白描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描述,很少用带主观色彩过多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和夸张,力求客观的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在写景上的表现力也是非常强的,与详细描绘相比毫不逊色。

第二课时

一、理解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

阅读第6自然段

明确:我们提起“落叶”可能会伤感、寂寞、孤独、悲观。但是,这些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因为它们,我们忽略了真实的状态与言说以外的风景。

第14自然段

明确:当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与自然同一的时候,自然就会向你敞开,也因为敞开,我们才看到真正的自然,一个物我同一的世界。

二、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态度

本文以树叶为例,认为人类附加于树林或落叶身上的意义已经构成了“遮蔽”,“意义”横亘在人与树林中间,使人们无法接近对象,在“意义”的作用下,我们平常谈论的树林落叶等等早已经不是事物的本身。

作者认为,要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的优裕地位,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现自己的状态。

这就是要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三、正是由于作者的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审美态度,作者才会对云南冬天的树林产生物我同一的审美体验,在描写时,才采用白描的方法。

小树林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猜猜和印印,大胆尝试用蔬菜截面进行印画。

2、体验蔬菜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胡萝卜、藕、西兰花等蔬菜,水粉颜料若干,抹布、海绵、颜料盘若干。

2、教师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通过看教师范画知道秋天许多树上的叶子变黄了出示课件,幼儿眼前出现一棵“大树”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棵树是夏天的树还是秋天的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棵树是秋天的树,因为它身上有黄色的叶子。)

小结:对了,秋天的大树叶子都变黄了,果子都成熟了。

二、通过看看猜猜知道蔬菜也可以用来画画

1、你们知道吗?这幅画老师没有用笔画,而是用了一种很特殊的材料!教师出示所用蔬菜(这就是我用到的材料,它们都是蔬菜。)

2、现在请你们来猜一猜,我把这些蔬菜分别变成了秋天大树的哪个部分?引导幼儿观察蔬菜的形状与画进行比较。(这里的树叶是用西兰花画出来的等)

3、你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个秘密!出示课件,教师并将蔬菜反过来让幼儿看蔬菜截面。

小结:原来我是将各种各样的蔬菜切开后,沾上颜料印画出了一幅秋天的大树。

三、蔬菜印章印画

⒈师:小朋友们,你觉得这棵大树神奇吗?你们也可以做到!让我们一起用各种蔬菜来印画秋天的大树吧。

⒉教师介绍材料:各种蔬菜:萝卜,青菜,胡萝卜,藕、西兰花等。

⒊教师示范、讲解用蔬菜印章印画的方法,提醒幼儿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印章,拿住蔬菜印章的上端,在海绵上轻轻压一压,然后按到纸上压一压,最后将蔬菜宝宝慢慢地移开就印成功了!

②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张白纸,纸上已经画好了树干,现在请你们一起用蔬菜印章把它打扮成一棵秋天的大树。你们还可以把小动物蔬菜印章印在大树下,让蔬菜印的`画变得更漂亮!

③每一组桌子上还有一块抹布,这块抹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擦染上颜料的小手)

④摸过蔬菜的手不要去碰自己和好朋友的脸,因为有些蔬菜的汁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所以摸过蔬菜的手不要碰自己和好朋友。

4、幼儿分组合作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①引导胆子小的幼儿大胆印画。

②引导印错的幼儿不怕困难。

③提醒幼儿用抹布擦弄到颜料的手。

小结:小朋友们真棒,你们也是神气的小画家!

四、作品展示与交流

教师帮助幼儿展示作品,鼓励幼儿互相观摩和交流作品。 小结:蔬菜的本领真大,不仅能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和能量,还能让我们画出那么漂亮的画来。让我们一起和他们做好朋友好不好?

小树林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色块表现树林,并尝试把笔横过来直接画形状的小技巧。

2、能按自己的喜好并用前后遮挡组织成一片美丽的树林。

3、懂得节约资源的道理,知道运用自己的智慧变废为宝的好处。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色块绘画的方式,巩固涂色时的遮挡关系。

难点:如何让幼儿掌握用色块绘画树,并初步画出树林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

活动准备:

树林的课件、教师范画、各种色块色树、油画棒。

幼儿了解多种树的形态特征、并会画树。教师能很快画出一些不同的树。

教学过程:

一、感受新的绘画技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盒蜡笔,可是我们发现这盒蜡笔太旧了,都变得很短了。那我们是不是就把他们扔掉呢?千万不要哦,今天陆老师就来教大家怎样变废为宝。

师:如果蜡笔太短,竖着捏不牢的话,那我们就来试试可不可以把蜡笔平躺下来画,效果肯定很特别,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现在就来在小纸片上试一试。

(教师先示范,幼儿小练1)

师:老师还知道以前我们画画都会先画外面的这条轮廓线,再在里面涂上颜色,就像现在我画的这棵树一样。

师:但今天我们不画轮廓线,而是直接把笔横躺下来画出树的形状

(教师边讲授边示范,幼儿小练2)

师:你们看,这样画的树是不是很特别呢?

二、感受树林。

师:今天我们就来用这种特别的方法画树林,画什么?

幼:树林。

师:什么是树林?

幼:有很多树的地方。

师:老师这里就有几张树林的图片,我们来看一看,树林里的树都一样吗?(ppt图)

师:树林里的树颜色不一样、形状不一样,那都有什么颜色、形状?(根据幼儿的答案出示教具)

三、遮挡关系的阐述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会用这个特别的方法画一棵树了,但如果我要画这么一片五颜六色、形状不一的树林该怎么办呢?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已经用今天学的方法画出来的树,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想办法拼贴出一片树林(出示教具,个别幼儿操作)

师:用拼贴的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在一片树林中,有的树在前有的树在后,为什么?

幼:遮挡关系,大小等。

师:那这种前后关系要怎么画出来呢?

师:老师先在纸上画出一棵树,请一位小朋友来画一颗在他后面的树(画一半),如果前后两棵树的颜色一样呢(空隙)?

四、幼儿小组操作练习。

师:我看待许多小朋友都已经坐不住想要去试一试这种新方法了,好,我们现在就来画一片美丽的树林。

五、作品展示

六、教师总结

师:这么美丽的树林图片就是用我们原本想要扔掉的短蜡笔画出来的,其实,只要我们平时多动脑筋,就能变废为宝的!

教学反思:

树林畅想曲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采取了几个策略:策略一:活动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捡树叶",主要考虑到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和孩子在实践中观察了小树林里各种颜色的树叶,不同形状的树木,有了情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为活动的开展铺垫了基础,使幼儿有话可说。策略二:重难点的前置--色块绘画的方式及遮挡关系。我们还在美术区设置了"五彩的树叶",通过实物和范例欣赏,丰富了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如:对好朋友色彩的理解--相近色的认识。通过幼儿的欣赏,帮助幼儿理解色块绘画。通过对活动的梳理,使得我对美术活动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导入活动更精彩。

我们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很多采用ppt、图片欣赏、情景导入、谈话导入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其实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采取更多的形式。如:视频的形式,让孩子观察春天的风景,发现春天的色彩;用特写的形式,欣赏不同形态的树。即帮助幼儿发现秋天色彩的丰富性,感受春天的美;发现树的独特性,又建构了幼儿的知识经验,为幼儿活动做准备。

《小树林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