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最新8篇
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避免脱离课程实际,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1
教学内容: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另外,还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
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识春天的什么花?
(观察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美丽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点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大概有多少盆花吗?
大概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师:你知道他们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天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认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漂亮,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
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
45+56=101
56+45=
101-56=
101-45=
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
二、新课
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
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
(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
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
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
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
135+48=183(元) 135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
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
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
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
(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
(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
(如果学生提出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
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
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理解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推广的合理性,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2.能灵活、合理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计算;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教学过程:
一、1.回忆小学里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1);(2).
2.阅读p33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1)(-15)+6=,6+(-15)=,(-15)+66+(-15);
(2)(-3.2)+(-5.8)=,(-5.8)+(-3.2)=,
(-3.2)+(-5.8)(-5.8)+(-3.2);
(3)[6+(―5)]+(―4)=,6+[(―5)+(―4)]=,
[6+(―5)]+(―4)6+[(―5)+(―4)].
3.依据上述问题的解答,归纳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交换律:;
结合律:.
4.计算:
(1)(-5.15)+9.15;(2)9.15+(-5.15);
(3)[3+(—5)]+(—7);(4)3+[(—5)+(—7)].
二、展示交流
1.在下列“△”“○”“□”中各写一个有理数,比较(1)和(2),(3)和(4)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1)△+○=;(2)○+△=;
(3)(△+○)+□=(4)△+(○+□)=.
2.计算:
(1)12+(-15)+(-6)+(-20)+18+25;(2)(-)+(-)+(+)+(+).
三、课堂反馈
1.计算:
(1)16+(-25)+24+(-32);(2)23+(-17)+6+(-22);
(3)(-2)+3+1+(-3)+2+(-4);(4)(-7)+(-6.5)+(-3)+6.5.
2.飞机的飞行高度是1000米,上升300米,又下降500米,这时飞行高度是多少?
3.小吃店一周中每天的盈亏情况如下(盈余为正):
128.3元,-25.6元,-15元,+27元,-7元,-36.5元,+98元,则本周的盈亏情况如何?
四、迁移创新
一批食品罐头,标准质量为每听454克,现抽取10听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单位:克)
听号12345
质量444459454459454
听号678910
质量454449454459464
这10听罐头的总质量是多少?
五、课堂作业课本p39习题2.5第3题
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2.会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口算
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口算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去过鸟岛吗?在我国杭州风景秀丽的千岛湖上就有一座美丽的鸟岛,每年都会有许多人乘船到鸟岛去游玩
1.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看,今天的天气真好!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学生去鸟岛游玩.码头上小朋友们兴高采烈、整装待发,在各班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准备前往鸟岛
2.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边叙述,教师边把主要信息板书出来. 谁能说说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
看,谁先上船了?(二(1)班和二(2)班)
(1)二(1)班和二(2)班能坐下吗?想一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请各小组把算式写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31=
(2)怎样口算?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学法尝试:我这样算:先算23+30=53,再算53+1=54;还可以这样算: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小结:同学们利用各种方法计算,结果都是54,说明大家的算法都对. (4)小精灵聪聪提出问题了:二(3)班和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谁会列式?怎样口算?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
方法一:32+39=71(人),先算30+30=60,再算2+9=11,最后算60+11=71
方法二:32+39=71(人),先算32+30=62,再算62+9=71
两种算法都是71人,71人比68人多,超载了,所以二(3)班和二(4)班合乘坐不下
现在船上坐了54人,看一看,船上还能不能再上乘客?按班级顺序,该哪个班上船了?
2.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1)二(3)班还能上几人?谁会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学法尝试:我这样想:要求还能上几人,可以用减法计算,这样列式:68-54,我这样算:先算60-50=10,再算8-4=4,10+4=14,还能上14人;还可以这样算:先算68-50=18,再算18-4=14;我想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指名汇报,并说出各自不同的算法
(2)小精灵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二(3)班上了14人后,还剩下多少人?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自主学习,指名汇报,并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2-14=18(人)先算32-10=22,再算22-4=18. 还可以怎样算?(用竖式计算)
3.归纳小结,揭示课题.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算式,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两位数)
对,我们今天探究的就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多种,希望同学们今后做练习时,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法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可以用多种方法口算,还可以用笔算,数学里面的知识真多,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做一做.(教材第93页)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2.练习十九第1题.(课件出示) 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1.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而且还学会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同学们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36+78+64
438+173+62+27
547-32-68
746-(246+187)
1.请学生说说这样算的依据。
2.同时说明整数加减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新课
1.用简便方法计算4.36+17.3+0.64+2.7
(1)学生尝试完成。
(2)学生议一议
a、简便计算的依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b、简便计算的方法。(把能凑成整十的小数先结合起来)。
(3)注意简算时的书写格式。
(4)试一试
7.38+5.85+1.62
3.83+1.75+8.25+5.17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8-5.76-2.24
组织讨论
a、能否进行简算?
b、进行这种简算有什么条件?(a、连减b、减数能凑成整十、整百)
(1)1名学生板演,其余自做。
(2)反馈。
(3)试一试18.2-7.69-2.312.78-(1.78+0.94)
(4)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些计算有什么特点?规律是什么?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小数加减法,可以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解释估算的过程。
技能目标: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
情感价值观:
在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体会数的运算的广度,不仅在整数的领域中可以有加减法,在其它数的领域中同样适用。
教学重点:
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克隆技术吗?教师简介克隆技术。20xx年10月29日和31日双双和康康的自体繁殖后代,键键和壮壮 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了。这是键键与壮壮出生时的情况记录(出示情景图和统计表)。对此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学生自主提问,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小数加减法问题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指名列出算式:0.77+0.03 = ?或0.03+0.77=?
二、新知学习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师: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学过两个小数相加,该如何计算?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生1:
0.77米=77厘米
0.03米=3厘米
77厘米+3厘米=80厘米
也就是0.8米
生2:
0. 7 7
+ 0. 0 3
0.8 0
(4)指导看书。小组讨论: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答案是一样的吗?
(5)现在请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6)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第一种算法的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这同样遵循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第二种算法,把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小数末尾的0 在横式中可以省略。
(7)师:刚才在练习小数加法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都有检验的好习惯,而且还有同学会用减法检验。看来这减法老师不教,大家已会了。那老师可得考考大家是不是真会了?
三、试一试:
1.让学生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演算中用减法演算法)引导学生:
1)计算。
2)反馈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
2.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键键长多少?
1)审题。
2)列式。
3)计算。
4)反馈。
3.壮壮出生的管围比键键长多少?
1.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答案,师总结)
2.相互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反省一下自己在计算时是否自觉将小数点对齐。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沟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三、难点: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四、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二)练习与应用。
(三)全课小结。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2、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
(1)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哪些相同点?
(3)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①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②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③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④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⑤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⑥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①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②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①教师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①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②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③集体订正。
④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⑤增长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8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内容
1、 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 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 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4、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这里的字母 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4、 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5、 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教后记
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