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类幼儿园教案参考8篇
教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一个实用的教案是教师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类幼儿园教案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类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冰是凉的、硬的、光滑的,初步了解冰是由水变成的,冰遇热会化成水。
2.学习制作“冰花”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让家长提前在家为幼儿动制一盘冰和一个八宝粥小碗。每组一盆温水。
2.教师做好的冰花、彩纸、大的果冻盒、水、毛线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家长做的冰块。
教师问孩子这些冰是谁给做的?是怎么做出来的?
2.教师引导孩子感知冰的特点。
(1)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幼儿:没有颜色、很亮……
(2)师:刚才你们摸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凉凉的、很炸手。
(3)孩子们,捏冰的时候怎样?幼儿:很硬很硬、捏不动…..
(4)老师请小朋友将冰放在手心里,看看冰有哪些变化?手上的水又是怎样来的。
(5)并在手里会慢慢化成水,说一说还有什么方法化成水?
(6)请幼儿将自己的冰放在温水盆里,观察冰慢慢融化的过程。
3.教师演示制作冰花的方法,幼儿学习制作冰花。
(1)小朋友你们看老师做的冰花漂亮吗?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2)教师问幼儿现在的冰和刚才你们玩的冰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说说不一样在哪儿?
(3)小朋友仔细观察老师的冰花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你们想想做?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制作冰花。
(5)教师和幼儿把做好的冰花放在室外,(因为幼儿园没有冰箱)待第二天欣赏冰花。
4、欣赏冰花。
第二天把冰花取出,挂在外面的一根绳子上,共同欣赏谁做的冰花最漂亮。
【活动延伸】
请家长配合,在家在制作一个冰花。让幼儿观察冰花融化的现象;早晨的时候,观察窗户上的冰花。
【设计意图】
现在正是冬季最寒冷的时候,我利用冬天的特征,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得知水遇冷会上冻结成冰,那冰遇到热就会化成水这一科学道理。于是我精心设计了这节科学课。
小百科: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分子之间主要靠氢键作用,晶格结构一般为六方体,但因应不同压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结构。密度比水小。
科学类幼儿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有鸟叫声,雷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琴儿的叮咚声……这些都有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采用"六个一"交互使的办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生成:激发幼儿进一步寻找、发现更多生活中各种各样声音。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这是谁的声音》的光盘3、录音机,有 "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3、 听一听:老师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狗
2、玩一玩:请幼儿自选玩具3、说一说:玩具发出的声音。
4、看一看: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5、唱一唱:《 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6、猜一猜:电脑娃娃中的《这是谁的声音》播放课件"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
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科学类幼儿园教案篇3
设计思路
一天,我的水杯盖怎么也打不开了。童童小朋友看见了,说:“老师,我来帮您开吧!”他尝试半天还是拧不开。许多小朋友也跑来帮忙,争着帮我开。他们都积极地想办法,有的说:“让叔叔来帮忙,他劲儿大。”有的说:“用个东西把它撬开。”接着他们纷纷找到了自己认为能帮我打开水杯盖儿的东西,来帮我开杯子,对打开盖子的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萌发了组织孩子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多种形式,尝试打开各种盖子的方法,满足他们探究的欲望,初步培养孩子遇事多动脑,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开看”活动形成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各种瓶子和盒子。
2.会用语言表达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瓶子和盒子的`。
3.通过引导使幼儿在活动中萌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形状、各种材料制成的大小不一的瓶子和盒子。
2.玩具若干,露露、旺仔牛奶和汽水等饮料,开瓶器。
3.纸箱一个,塑料瓶子一个,纸盒一个,小娃娃一个。
4.剪刀,钥匙,刀子,笔等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神奇的大纸箱
1. (出示一个用胶带封好的大纸箱。)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大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想不想知道?咱们一起想个办法打开箱子(撕开、剪开等方法)。
2.请幼儿用自己说的方法去打开大纸箱,里面呈现塑料瓶。
3.(塑料瓶里还有一个纸盒。)请幼儿用自己说的方法再把塑料瓶打开,启发幼儿说出打开瓶子的方法:注意拧瓶盖儿的方向。
4.取出塑料瓶里的纸盒,请一个小朋友再用不同的方法把小纸盒开开看。
5.摇摇纸盒里还有声响,打开小纸盒,里面藏了一个玩具:看书的小娃娃。
6.:刚才都用了哪些办法打开这些瓶子和盒子的。
二、幼儿尝试用不同方法打开各种瓶子和盒子
1.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它们都藏在盒子或瓶子里,你们要想一些办法打开它才能得到礼物。请你们去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盒子或瓶子打开它,看里面藏着什么。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刀子和剪刀)。
3.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瓶子和盒子的?
(1)请你们说说你的神奇瓶子(或盒子)里装有什么?用什么方法打开盒子(或瓶子)的?发现里面有什么?
(2)请你和你的宝贝礼物玩一玩。
4.放音乐,请幼儿将瓶子或盒子收好,要放回到原来的盒子或瓶子里,盖好盖子。
三、延伸活动:让幼儿感知几种特殊的开瓶子的方法
1.出示一瓶汽水,瓶子上有盖子,老师拧不开也拔不开,请小朋友帮老师想办法打开。原来打开它需要一个特殊的工具(开瓶器)。老师用开瓶器把汽水打开。还有什么也需要这样打开的?(啤酒、瓶装饮料等)
2.(出示露露)这是什么呀?怎样打开呢?引导幼儿观察有个拉环,拉住拉环一提就能打开。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和露露一样,也是要拉住拉环打开的?(可乐、雪碧、旺仔牛奶和八宝粥等)出示许多瓶饮料,让幼儿找出哪些是易拉罐装的饮料,让幼儿一起打开有拉环的饮料。
:我们刚才学到了许多种打开盒子和瓶子的方法,以后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动脑筋,多想办法。
3.幼儿打开饮料,大家一起分享。
科学类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物质。
2、初步了解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
3、培养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条形的气球11个、圆形气球1个、充气动物玩具2个、一个打火机、一根香条、5支小蜡烛、5个烧杯、一把扇子。
2、风车图片ppt。
3、关闭活动室的窗户。
活动过程:
一、师幼通过深呼吸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点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
师引导幼儿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闻,感知空气无色、无形、无味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深呼吸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直奔主题,同时又很巧妙地渗透了空气的基本特点,激发幼儿对空气的关注兴趣。
二、师幼通过“改造”气球感知空气的变形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气球,以及不同形状的充气玩具。
2、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
3、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能鼓起来?
(幼儿讨论)
4、师小结过渡:这些玩具能鼓起来是因为里面填充了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把它装在圆形的容器里,它是圆的;把它装在长方形的容器里,它是长方形的;装在兔子的气球里,它就成兔子形状了。空气是会变的魔术师,老师请你们来看看空气是怎么变形的。
5、老师取出一个条形状的气球,通过挤压把它设计成一小狗模样。
6、把10个条形状的气球分发给幼儿进行造型设计。其余幼儿注意观察这些条形状气球的变化。
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表扬心灵手巧的幼儿。
7、拓展过渡:空气是个魔术师可以任意改变形状,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东西和他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你能想出来吗?
幼儿思考,交流。
师小结:像空气一样的气体,像水一样的液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比方说天上的云、雾、风,我们吃的油等等。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去主动发现空气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结尾的拓展是对幼儿好奇心的培养,让幼儿学会联系生活中的所见进行比对从而拥有更多的发现。
三、通过造风实验感知空气流动产生风
1、师打开活动室的`窗户,引导幼儿感受有什么东西吹进来了。
2、师用打火机点燃一根香条,让幼儿观察烟的方向,然后用扇子轻轻扇动,让幼儿观察烟的方向,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烟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扇子的扇动使空气流动了)
3、师让全班幼儿用手对着脸扇一扇,看看会产生什么?(有一股风)
4、请一名幼儿拿着一个圆气球,然后对着另一名幼儿的脸,放掉气球里的气,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5、启发幼儿思考风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幼儿交流)
6、师小结补充:通过刚才的几个小实验我们知道空气流动产生了风。风有时大有时小。空气跑得快,风就跟着快,空气跑得慢,风就跑得慢。
7、师引导幼儿思考交流:如果我们在一个小房间里感觉闷时要怎样呢?夏天,小朋友感觉热怎么办?冬天,在外面感觉风很大很冷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早晨起床,房间里气味很不好,应该怎样呢?
8、知识拓展:ppt出示风车图片,告诉幼儿人们利用风的力量可以发电。
设计意图:
在感知风的形成这个环节,我主要设计了四个体验步骤来感知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这一科学知识:感知自然风——扇子扇动的风——手扇动的风——气球放出的风。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会在生活中巧妙利用风,实现知识和生活的链接。关于风的知识拓展,是为幼儿打开又一扇科学探究之门。
四、通过捂鼻试验,感知空气与人的关系
1、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空气和我们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我们来做个实验:用小手把鼻子捏紧,紧闭嘴巴,直到自己不舒服为止。
2、师引导幼儿思考交流刚才为什么会感觉难受。
3、师小结: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空气,长时间吸不到空气,我们就呼吸困难了,所以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脑袋放在被子外面,这样我们就能吸到空气了。
设计意图:
此环节除了让幼儿亲身感受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元素外,还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意识渗透其中,让幼儿学科学,用科学。
五、通过蜡烛熄灭实验,了解空气的助燃性
1、我们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火其实也离不开空气,老师给你们做个实验:先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用一个烧杯罩住,过一会儿,把烧杯拿掉,看看蜡烛怎样了。
2、师请5名幼儿到操作台前做同样的实验。
3、小朋友们现在知道了火离不开空气,要是家里炒菜的油锅着火了,的灭火办法是什么呢?
幼儿讨论交流。师小结:对于着火的油锅,让火苗碰不到空气的办法是快速盖上锅盖。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紧扣课题,突出空气的“神奇”,让幼儿逐步加深对空气的好奇心。同时也是渗透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幼儿学会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师总结延伸
空气就是这么神奇,风离不开它,我们离不开它,连火也离不开它呢,还有哪些东西离不开它呢?它究竟还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呢?小朋友们平时可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想,就会有许多发现哦!
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素养的形成仅仅靠几节科学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必须让每节科学活动课都长满向外不断延伸的触角,这样的科学活动才是有生命力的。
科学类幼儿园教案篇5
幼儿园纸宝宝朋友
活动目标 :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 报纸、超市的广告纸;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纸袋里放了,宝宝喜欢的纸,猜猜看是什么纸?
2、看看讲讲。
(1)餐巾纸 (生活)---边出示边说 这是---餐巾纸。
教师提问: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 你是怎么擦的?
儿歌:餐巾纸,折起来,擦鼻涕,真干净。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 (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 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超市的广告纸 (认说日常用品)---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超市买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 报纸 (新闻)
提问:报纸是谁看的?报纸上有什么?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
3、玩报纸
(1)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
科学类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各种纸在水中的变化,初步感知纸的特性。
2、操作观察后,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记录结果,并乐于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餐巾纸小人、糖纸小人、笔、记录表、5张集体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用纸人以故事表演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餐巾纸做的小人和糖纸做的小人。
师:你们认识他们吗?
幼:是我们在活动区中做的餐巾纸小人和糖纸小人。
2、老师讲故事引出主题。
师:两位小人儿碰到了一个难题,请你们来帮帮他们,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难题!
教师讲述故事:一天,餐巾纸小人和糖纸小人一起来到游乐场玩,他们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荡秋千玩得浑身是汗。糖纸人说:“今天我玩得太热了,我们去游泳吧!”餐巾纸人说:“不行,不行,你不能去。”糖纸人说:“为什么,我就是要去。”餐巾纸人说:“不行,不行我们不能到水里去。”它们两人吵了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3、幼儿讨论。
师:你们来说一说,他们能不能去游泳呢?为什么?
幼1:不能去游泳,到了水里会湿掉的。
幼2:能够去游泳,因为它们有手和脚。
幼3:餐巾纸人不能去游泳,它到了水中会烂掉的。糖纸人可以去游泳,它到了水里不会烂的。
师:有的小朋友说可以去,有的小朋友说不可以去,那怎么办呢?
幼:我们请小人儿去试一试吧。
(评析:从故事引出本次活动主题,用一个问题引起幼儿的讨论,以让幼儿帮助纸人为活动主线,激发幼儿操作活动的激情,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餐巾纸人和糖纸人在水中的变化,并和同伴合作记录结果。
1、老师讲解操作的要求。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泳池和小人,你们可以每人选择一个地方试一试,看看两个小人能不能在水中游泳,用你的方法把结果记录下来。在一个游泳池中试的小朋友记在一块记录板上,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可以问老师或小朋友。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
3、将展示板拿到上面来,讲述探索结果。
师:请你们说一说你在几号游泳池中试的,它们能不能到水中游泳?
幼甲:我在1号游泳池中试的,我认为餐巾纸人不能游泳,因为它到水中一会儿就烂掉了。糖纸人能够去游泳,因为它不会烂掉。
幼乙:我在3号游泳池中试的,餐巾纸人放到水中慢慢沉下去了,烂掉了,糖纸人不会沉下去,也不会烂掉。
师:你们用什么符号来记的呢?
幼甲:我的餐巾纸人也会烂掉,不能去游泳。我用来表示。糖纸人能够去游泳用表示。
幼乙:我用表示可以去游泳,用表示不能去。
(评析:此环节教师明确提出操作的要求,放手让幼儿试一试,让幼儿在自主的操作活动中感受到两种纸在水中的不同现象,并发挥幼儿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用动作学一学纸人们在水中变化。
(1)师:餐巾纸人在水中不能游泳,会烂掉,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学一学它在水中的样子呢。
幼1:可以用身体扭。
幼2:用双手扭。
(2)师:那么糖纸人呢?
幼儿用动作学糖纸人游泳。
5、师:我们把结果告诉他们吧。
幼:餐巾纸人你不能到水中游泳,你到了水中会烂掉的,糖纸人你可以去游泳,因为你不会烂掉。
(评析:满足了幼儿好动的欲望,充分调动幼儿的身体感受餐巾纸人在水中烂掉的感觉,和糖纸人在水中游泳的感觉,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做到了动静交替。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结果告诉纸人,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又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三、探索其他纸在水中的`变化。
1、认识其他的纸。
师:我们知道了餐巾纸人和糖纸人在水中的变化,那么还有许多种纸它们放到水中是什么样的我们也去试一试吧。先请你们说一说你认识什么纸?
幼1:我认识宣纸,可以画水墨画。
幼2:我认识皱纹纸、和白纸。
幼3:我认识牛皮纸。
2、看一看盒子中的纸你们认识吗?
幼:有牛皮纸、白纸和皱纹纸。
3、看一看记录纸,和小朋友讨论一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幼1:有钟的一格就是记时间,是很长时间,还是很短的时间。
幼2:有水的一格记纸在水中的样子。
评析:让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知道记录纸表示的意思,既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又使幼儿从中学到了学习的方法。
4、幼儿操作记录。
5、讲述操作的结果。
师:请你们来讲一讲你的结果,发生变化的是什么纸,没有变化的是什么纸。
幼1:皱纹纸放入水中变化了,变的烂掉了,颜色变淡了,水中有颜色了。牛皮纸放了很长时间没有烂掉。
幼2:我的牛皮纸放下去很长时间没有变,我用手揉了以后,一条一条颜色变深了。
幼3:我放的时间很长,我的白纸也烂掉了,
6、教师小结:这些纸放到水会变化,因为纸会吸水。皱纹纸最容易吸水,白纸差一点,牛皮纸不容易吸水。
(评析:第二次探索使探索目的层层递进,同材料的纸放入水中,幼儿带着好奇静静地看着,观察着、记录着。这种幼儿主动参与发现法,强化了幼儿细致的观察习惯,也培养了幼儿的初步比较能力。)
四、讨论:洗烂了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
1、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看,烂了的废纸,可以用胶水和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纸浆,涂在果奶瓶上装饰成美丽的花瓶。不烂的废纸可制作剪贴画,制作服装道具。
2、在生活中你知道不会烂的纸可以做什么?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资料,把答案写在“你问我答”栏目上。
(评析:将幼儿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使问题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
活动延伸:
1、捣纸浆,装饰花瓶。制作服装道具、剪贴画。
2、继续实验:在园内外收集毛边纸,铜版纸,蜡光纸,纸杯、纸盒等,进而探索用多种方法使纸遇水不烂。
活动评析:
蒙台梭利50年前已揭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幼儿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因此科学探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动手,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本次活动,教师借助孩子们活动中的问题,从调协幼儿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入手,对孩子的问题作了积极应答。提供适宜的探索材料,以“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观念为支撑,营造了平等、赏识、支持的宽松环境,给孩子充分实践的机会。满足了孩子的兴趣需要,使孩子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情绪愉悦,学习主动,交流大胆,教师面向全体,引导得法。让每个孩子在猜猜、议议、找找、比比、试试、讲讲、记记的过程中,人人享有尝试的机会,人人享有探索的自由。孩子们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不断运用原有经验,尝试解释新问题,建构新经验。同时孩子在与老师、同伴讨论交流,自己对纸的变化的认识中,得到了老师积极回应,老师对孩子表达的肯定、猜想的认同、行为的激励,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提高,培植了儿童的自信,点燃了发散思维的火种。同时,在延伸活动中用废纸浆装饰花瓶的活动,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废物再利用、废物巧用,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儿童是自主成长的主体,教师是一个支持者。从本次活动中,我感悟到,从孩子的现实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意愿,灵活组织教育活动,向孩子学习,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
科学类幼儿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春天主要特征的认识,了解春天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的关系。
2、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春天是第一季。
3、培养爱自然、爱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春游,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捕捉蝴蝶、蝌蚪。
2、组织幼儿参与园地种植、自然界饲养蝌蚪活动。
活动过程:
一、提问:“明确春天是一年中的第一季。现在是什么季节?是一年中的第几个季节?”
二、结合教具讲述春天的特征。
1、春天到了,天气变得怎么样了?
2、春天到了,野外的花、草、树木又是哪些变化?
3、春天里有哪些小动物出来活动了?
三、春天里,人们可以干哪些事?
1、师生共同回忆幼儿园工作人员的活动。
师:最近你们发现幼儿园的花工师傅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小结:花工师傅在翻土,播种花子,还在养护草坪,这些工作都是在春天里做的',是为了让花草长得更好。
师:你们还发现保健医生在为小朋友做什么事情?为什么?
小结:保健老师为小朋友们打预防针,为我们准备好每天喝的板蓝根,都是为预防小朋友生病。
2、师生共同讨论春天里其他人们在做什么?
出示挂图,引起幼儿观察兴趣。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田地里播种)园林里的叔叔在干什么?清洁员阿姨、服装设计师在干什么?
四、小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
五、讨论“小朋友,在春天里可以做什么样的活动?”
科学类幼儿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过去春天会来。
2、观察春天的景象
3、知道春天昆虫会出来活动。
4、享受听故事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冬天图片和昆虫图片若干。
3、春天背景图。
4、彩笔、多媒体。
活动建议:
一、出示冬天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并简单了解动物的冬眠。
二、欣赏录象,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春天的特点。
三、出示故事图片,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昆虫运动会》。
教师提问:
1、为什么昆虫都躲起来睡觉了?
2、为什么蜜蜂平平后来能到外面玩了?
3、运动会上,平平的朋友参加了什么比赛?
4、如果你是平平,你喜欢冬天还是春天?为什么?
四、教师出示昆虫图片,请幼儿观察并描述昆虫的外形特征。
五、请幼儿为昆虫穿上漂亮的衣服并贴到春天的大背景图上,集体创作一幅合作画。
六、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