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7篇
编写深度拓展的教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创新能力,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诵读指导
2、 把握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唐师曾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并且一直影响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杜甫的作用举足轻重,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我们曾学过他的《春望》(请同学们齐声背诵),在这首诗中,我们曾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而肃然起敬。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的感情世界:(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杜甫)
(展示课件:杜甫简介 写作背景 题目)
二、 整体感知
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 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
3、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三、 品味语??
“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教师可在做示范,对诗中的部分词语进行赏析评价)
(四)师生讨论。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
1. 把握诗歌的内容。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
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秋风、群童、薄衾、夜雨使老杜甫的痛苦逐层加深。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战乱后国家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诗人当时非常贫困,这些可以从居所的简陋、茅草的难得、寝具的陈旧等看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的沉重。
2. 思考诗歌的意旨。
⑶问:面对这重重的不幸,换了主角是你,你会有什么心理活动?而诗人的表现如何?
点拨:诗人的心情无疑十分沉重悲苦,“长夜”一句表现出诗人渴望苦难结束的迫切心情。“长夜”明指当时的苦雨长夜,暗喻当时动荡艰苦的时局。诗人由己及人,由个人的悲惨遭遇想到天下的穷苦之人,从而产生甘愿为天下穷苦人牺牲自己的愿望。诗人的大声疾呼,正是他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流露和克己为人的人道主义宽广胸襟的展示。
⑷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表达诗人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抒情的高潮部分是哪一句?
(学生集体找出答案,并朗读之)
点拨:(略)
⑸问:诗人的理想你们看来,在当时可以实现吗?那为何还要如此不切实际?
点拨:诗人的理想在当时是不能实现的。即使他甘愿自我牺牲也是一样。
他生出这样的愿望,是基于对人民困苦生活情况的深切体会,诗人个人所具有的人文关怀意识迫使他自己为民疾呼,这在于他是自然的,毫无功利色彩。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突出了现实的残酷,一方面也凸显出诗人“兼济天下”的情怀,那一颗热忱于百姓的赤子之心。诗人超人一等的博大胸襟,将个人与社稷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正是这首诗最大的艺术价值所在。
(6)对比一下,那么她是不是范仲淹心目中的故仁人呢?
四、小结
1、课堂小结。
2、录音范读,(注意节奏和重、拖音)
3、学生借鉴录音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诗歌内容。
4、学生共同朗读。
五、能力拓展
赏析杜甫的其他现实主义风格的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
六、作业
结合自己的理解反复吟诵本诗并背诵。
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杜甫诗歌的基本风格。
2过程与方法: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地用词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进行朗读训练,体会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地用词的作用。[
学习难点
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学习方法
诵读—自学—讨论—探究。
学习流程
(一)预习检测
1作者杜甫,字(),自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因任校检工部员外郎,又被称为杜工部。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 ”),诗人被尊称为(“ ”)。
2释题:
(二)课内探究
1朗读。学生先齐读,教师再范读。指导朗读,把握节奏、轻重、缓急。
2 内容概括。
(1)学生自己提出难解的句子,大家讨论后明确。
(2)分别用最精练的短语概括1—3节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
3赏析第一节诗。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
4赏析第二节诗。
让学生描述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5赏析第三节诗。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6赏析第四节诗。
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由此可见诗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拓展延伸
1相关资料。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他在友人的帮助下在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二百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勃春色。《江畔独步寻花》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时喜悦心情的反映。不料,到了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胜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诵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草堂作诗题联,咏志赞叹。
2、写出你所积累的忧国忧民的诗句。
(四)训练检测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几句诗可称为“生花之笔”这几句诗是:
2描写茅屋被破坏,茅草纷纷下落情景诗句是:
3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作者凄惨、黯淡心境的诗句是:
4追忆自己坎坷生活的经历,表明诗句动荡的诗句是:
5表现作者博大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设计: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当然,也是难点)。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用具设计、实验教材设计或多媒体展示资料
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具体见“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讲课之前的“开场白”设计
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重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注:由于进行优质课讲课比赛,采取易校讲课的方式。我的授课地点是胶州一中。学生是高二年级。我执教的是高三年级的课文--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讲课之前实行抓阄,老师学生互不见面。怎样跟学生快速沟通,并激发其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为此,我决定临时来一段“开场白”。)
临近上课还有一分钟,教师微笑着用平和的语气给学生说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好,我姓张,来自胶州三中。三中是一所新学校(注:20xx年5月由胶州师范学校改制办普通高中),我们很注重向先进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今天来到这里,就是向一中的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很高兴和大家合作上这一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课后,我将把同学们的良好学风和美好风范带回三中,传达给三中的同学们。”
(分析:这段话说完后,我发现很多学生微笑地看着我,很友好的样子。讲课结束以后,一些听课的老师对我说:这些话很管用,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了,挺创新的。说句实在话,创新谈不上,内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拉拢”学生,有跟学生套近乎的嫌疑。实际上,适当地跟学生“套近乎”,目的是为了缩短老师与学生在心理和感情上的距离,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合作。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应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我的“演技”不算高明,一些优秀教师在一些大型的观摩课和讲课比赛中早已使用。但在这节课的教和学中,我明显感觉自己给学生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究,好几次看似尴尬的“冷场”均“化险为夷”,师生之间交流融洽、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了教和学的任务。注重了师生之间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拘成规,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导语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教师板书。)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教师板书。)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
?(学生回答:安史之乱。教师板书。)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我们刚学过他的诗歌《登高》。我起个头,大家一起背诵。(注:学生背诵完毕,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画面凄冷的字幕--《登高》全诗,并用异色突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呵,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不是一万里路,“作客”也不是到别人家里吃饭、聊天,而是“居无定所、到处飘泊、客居他乡”的意思。《登高》一诗即是诗人客居四川奉节时所写,抒发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分析:这是一段看起来挺冗长的导语,须耗时约五分钟,很容易有满堂灌之嫌。而我之所以仍坚持这样做,乃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感情氛围,从而实现“熏陶感染”、情感教育的目的。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提出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新制定的课程标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因此,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它们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对杜甫的理解,以前也许只限于“三吏”“三别”的一鳞半爪的知识。补充“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内容,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杜甫确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对“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一段描写“安史之乱”文字,我用了慷慨急昂的语调,抑扬顿挫、满含激情地进行了朗读。此时,我的心情很激动,同学们也被我的激情所感染。精心设计的导语营造出了浓浓的学习诗歌的氛围,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中,为下面我进一步顺理成章地提出学习目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分析:鉴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抒情诗。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学习目标:①揣摩诗歌语言②品味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经过考虑,我决定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附以“揣摩语言”的方式,进而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运用诗歌朗读知识,为本诗朗读训练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又让学生齐读。
连续齐读二遍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注: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毕,如果效果好,学生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2、局部赏析
⑴、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分析:学生很可能选择“无情”、“猛烈”“凶猛”等词语。根据是此段中有“怒号”一词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等。鉴于此,教师可以顺势推理,把第一句改为“八月秋高风猛烈(或无情、凶猛等)”并让学生跟原文比较孰优孰劣,弄清“怒号”的拟人化用法是最佳的。从而达到“炼字”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本段中再找出描写风之猛烈的词语“卷”,并跟“刮”、“吹”等词语比较优劣。
明确:“卷”字好,因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飘转”-“沉”相对应。
(分析:根据上下文语境揣摩语言,确定词语是否用的得当,这种阅读方法很好。在揣摩语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进一步强调朗读时要重点突出这些词语,注意体会其运用的妙处。)
⑵、赏析第二诗节
设计问题①⑤⑥让学生描述: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你是什么心情?从本段中找出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
讨论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设计问题②讨论: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讨论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设计问题③:群童为何抱茅?
讨论明确: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设计问题④:“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讨论明确: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⑶赏析第三诗节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这就该到第几段了?(生: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段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段,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偏正短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一词最好。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然后再补充介绍《自京邑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等句子,及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又呈吴郎》诗,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
在此基础上,扩展补充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说明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六、练习设计
(一)、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本诗诗句以七言为主,结合诗意一般可按四三言节拍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均可读为二四三言节拍,“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读为四二三言节拍(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凡韵脚需读得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
(二)、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
“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
“大庇”“寒士”“呜呼”“何时”
“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七、教后记:
以上是我在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所做的几点尝试,谈不上创新。通过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我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普遍、内容最广泛的学习。作为教师,应紧紧围绕创新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探索减负、优质、高效的教改之路,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并把它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任务
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进一步体会杜甫诗叙事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难点:杜甫诗作的叙事精炼,风格沉郁顿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解题
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 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三、 欣赏图片
四、 读课文
五、 理解赏析第一节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5、请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怎样呢?秋风卷茅板书
六、 理解赏析第二节
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诗人的心情?群童抱茅 板书
七、 理解赏析第三节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秋宵屋漏
3、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板书
八、 理解赏析第四节
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祈求广厦
3、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九、小结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十、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你知道哪些?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兵车行》《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犹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十一、诗文积累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知道哪些?
得万安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白居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篇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教学目标
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3.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l.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
2.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
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对比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课文导入
唐代诗歌谱写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辉煌。唐代的诗人灿若繁星。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其中最负盛名的大诗人之一——杜甫的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精品课件】展示杜甫草堂图片、杜甫头像。
二、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可参考【影音资源】《杜甫》
2.了解背景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可参考【知识总汇】
3.初步感知
(1)播放【音频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的情感,以便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要求注意:把握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
提示
①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②挂罥(juàn)塘(táng)坳(ào)俄顷(qǐng)布衾(qīn)
丧(sāng)乱踏(tà)里(lǐ)裂(liè)庇(bì)突兀(wù)
可参考【知识总汇】
(2)自己放声朗读,把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读出来。
(3)结合注释,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
参考:深秋八月,狂风怒吼,卷走了我的草屋上的几层茅草。茅草飘飞,飞过浣花溪,散落在江边,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枝头,低的落在水塘和水边地里。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手杖自己叹气。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蒙的接近黄昏。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自从安史之乱之后,自己睡眠就不好,漫漫长夜浑身沾湿,如何才能捱到天亮呢?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岳一样呢?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情愿!
三、重点探究
?精品课件】
(一)探究诗歌内容和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运用诵读法,逐节探究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
逐节理解步骤:①五个字概括诗节内容——②一个词概括诗人情感、心境——③哪些词语表达情感最形象——④应该怎样诵读——⑤尝试诵读——⑥师生点评。
思考探究,小组交流,展示,师生点评。
[第一节]
1.概括内容:秋风破茅屋。
2.情感:凄惨。
3.如何读出这种惨烈的境况,诗人悲痛的心情?
参考:抓住那些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怒号”“卷”“三重茅”重读。对于茅草的命运,诗人的心情是关切的',心随飘转的茅草而动。
4.背景点拨:草屋的来之不易(安史之乱中流亡颠沛,流落四川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才完成,草屋的破败直接关系到全家的生活)。
5.找同学诵读,学生大声诵读,注意体会情感。
6.播放【影视课文】第一节,体会感悟。
[第二节]
1.概括内容:群童抱茅去(力求与第一节押韵)。
2.情感:无奈。
3.如何读出这种无奈的情绪?
参考:放缓语气;“自叹息”加重并延长。
4.此时的杜甫四十几岁,何以至此(老无力、倚杖)?
参考:生活的困顿,内心的悲伤。
5.诗人在叹息什么?
参考:一叹息天公无情毁屋;二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三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6.学生齐读第二节,注意体会情感。
7.播放【影视课文】第二节,体会感悟。
[第三节]
1.概括内容:丧乱长夜苦(长夜难眠苦)。
2.情感:哀伤、悲戚。
3.如何读出这种悲戚之感?
参考:重读“冷似铁”“无干处”“未断绝”“少睡眠”;重读并延长“长夜何由彻”。
4.自行诵读体会。
5.理解质疑:为何冷似铁,而非冷似冰?
参考:“铁”一是很凉、很硬(天寒冷),二是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6.为何长夜难眠,仅仅是屋破漏雨所致么?
参考:不是,是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背景点拨:安史之乱前唐朝有5000多万人,安史之乱后人口从5000多万锐减到1000多万。在安史之乱前,唐朝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安史之乱后,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物价飞涨,仅以米为例,物价涨了三四倍还多,可谓民不聊生。
8.播放【影视课文】第三节,体会感悟。
[第四节]
1.概括内容:广厦庇寒士(受冻死亦足)。
2.情感:激昂(心潮澎湃,美好愿望)。
3.如何读出这种情感?
参考:语气:激昂、悲壮;重读“俱欢颜”“安如山”;重读加延长“受冻”“死”“亦足”。
4.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配乐)。
可参考【影视课文】(无声配乐版)、【微教案】《“安得广厦千万间”赏析》
5.播放【影视课文】第四节,体会感悟。
(二)探究诗人的形象。
请在心中勾勒杜甫的形象,可以将杜甫放在诗句的背景中,也可以是对杜甫身体、容貌、神态等等的联想。
可以用“在面前,杜甫是一个的人”的方式表述。
示例:在卷草破屋的狂风面前,杜甫是一个无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参考
在公然抱茅的顽童面前,他是一个万般无助内心痛苦的人;
在床头无干的漏屋面前,他是一个寒湿交迫心中悲苦的人;
在忧国忧民的思虑面前,他是一个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希望崇高的人;
……
四、课堂总结
学生个人梳理总结。
可参考【微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艺术特点》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而杜甫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从眼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忧”,忧风忧雨,忧国忧民,忧天下。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自己痛苦生活体验中发出抑制不住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这样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历史过去了已一千多年,但似乎仍在耳边回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搜集杜甫的相关资料,做一期以“走近杜甫”的宣传墙报。
六、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秋风破茅屋凄惨
群童抱茅去无奈
丧乱长夜苦哀伤忧国忧民
广厦庇寒士愿望
受冻死亦足胸?
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篇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本诗描述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反映了战乱中诗人的痛苦生活,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宽广胸怀和济世情怀,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3、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解题
1、“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
杜甫草堂至今犹在,诗因秋风破屋而作,茅屋凭诗人高风亮节而传。千百年来,杜甫草堂是人们瞻仰的圣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众口传颂的诗篇。多少名人大家为此作诗题联,咏志赞叹,现在,我们以名家的诗作题联及诗人自己相关的诗句作引子,来共同欣赏学习这一名篇。
2、写作背景:
从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变以来,流转兵间,奔波秦陇的杜甫,总算暂时歇下脚来。这时,他已经四十九岁了。可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公元761年2月,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崔光远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是个毫无学识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杜甫心情恶劣。这年八月,恰恰遇到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不止一次遭遇暴风雨袭击。一次堂前临江一棵两百岁的楠木也被连根拔起,屋漏把诗人搞得十分狼狈。在那个狼狈的夜晚,诗人想得很多很多,留下了这一名篇。
三、学习新课
(一) 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自由朗读
3、 齐读
(二) 译
1、阅读课文提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2、讲清特殊词意
3、参考翻译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象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象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跛了。一下屋顶漏雨,连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象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象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三)析
1、说说诗中描写了几幅画面?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明确:
秋风卷屋
群童抱茅忧国忧民
夜雨湿屋
2、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赏析生动传神的字词:
如:第一节“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写出风的迅猛,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换成“吹”,风的力度不够;“掀”表现不了茅草的动态。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有时形容多,有时形容少,在这里说的是茅屋盖得很薄,经不起风吹。
第三节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铁”表示a、很凉、很硬(天寒冷);b、色彩:很破旧、很脏,只有一被,无法拆洗(贫穷)。换成“冰”只能表示寒冷,而无被子破旧之意。
(2)品位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面理解。
如:第二节中“归来倚仗自叹息”,“叹息”的含义是什么?
a、叹息天公无情毁屋。b、叹息儿童幼稚,不明作者苦衷。
c、叹息黎民生活困苦(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初显忧民思想。
再如:“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长夜”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眼前难挨的'雨夜,又指战乱造成的长时间的不安、民不聊生的时局。
(四)总结迁移:
全诗共四节,前三节描写了秋风卷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三幅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杜甫一家的不幸遭遇。然而令人佩服的是诗人在自己经受生活上、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时,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普天之下千千万万像他这样处于困苦境地的“寒士”,表现了只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尽管在当时的社会里,诗人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宽阔的胸襟却永远闪耀着光芒,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忘的绝不仅仅是他的诗,更是杜甫他这个人。
今天,你从杜甫的胸襟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主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
四、结束语
忧国忧民的诗人,永远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最后,让我们怀着对杜甫的爱戴和敬仰,有感情地诵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秋风所破歌教案篇7
教材分析:杜甫的这首诗,从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高尚精神境界里受到教育。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唐七言古诗篇幅长、容量大、用韵活的特点及杜诗基本风格;
2、进行朗读训练,理解诗中的细节描写,精当的用词;
3、体会杜甫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细节描写、朗读训练、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杜甫的精神、情怀。
教学设想:加强诵读训练,这样才能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主要过程及设计意图: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背景·导入
简介: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命运坎坷。唐肃宗上元元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浣花溪筑草堂栖身,但秋风破屋,夜雨屋漏,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因有此作。
了解背景知识,初步感受诗人感情。 1、激发学习兴趣;
2、为阅读教学准备必要的背景材料、感性知识。
二、感知·定向
1、范读课文;
2、明确学习重点:
细节描写
朗读训练
思想意义
3、解析“学习重点”,导入下一教学环节。
听读;
注意字词读音;
整体感知全诗。 1、使学生了解全诗概貌;
2、加强阅读目标定向。
三、诵读·品味
1、辅导朗读第一小节,注意重音、动词;
2、提问:
“怒号”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卷”换成“吹”、“刮”行不行?
3、引导想象:
后三句中描绘的景象;
诗人当时的`模样。 1、学生朗读;
2、回答: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风的凶猛气势;“卷”字除表现风大之外,还表现了茅草的动态。
3、想象、表述、概括。 使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想象、表述,理解诗人用词的准确,描绘的生动,并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1、指名朗读第二小节并辅导;
2、第二节写什么?
3、“归来倚杖自叹息”,“叹”的是什么?
4、评价诗人的“叹息”。 1、朗读;
2、概括:“群童抱茅”
3、讨论回答:“叹”的是:天公无情毁屋;
群童不明苦衷;
黎民生活困苦。 抓住诗人之“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以突破难点。
1、范读第三小节。
2、字词辅导:
俄顷、向、黑
布衾、恶卧、彻
3、提问:
“铁”换成“石”行不行?“长夜”是什么修辞手法?
这一小节写什么? 1、参照注释理解字词;
2、答问:
“铁”字说明被子的硬、冷、脏,且押韵;
双关:既指时间,又指动荡的社会。
3、齐读这一小节;概括:“长夜沾湿” 本节难理解词语较多,且又富有表现力,是以把它们作为使学生理解诗人长夜难眠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基础知识的教学。
1、提问:为何还要写第四小节?
2、分析:本节大意;
展示同一题旨的诗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安得万里裘,裹盖四周垠。天下无饥寒,温暖皆如春。”……
评价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3、提问:第四小节怎样概括? 1、答问:由个人的不幸联想到他人,深化了主题,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2、齐读这一小节;
3、概括:“推己及人” 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情感,并将教学导向深入,提升“这一节课”对学生素质培养的意义,激活学生的潜在探究热情,为本节课的作业布置做铺垫。
四、整合·小结
1、设疑:
第四小节的用韵、诗句的长短、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小结:
歌行体的特点;思想意义。 思考、答问:
第一小节押“ao”韵,后三节换韵;前三节以七言为主,第四节变为长句;前三节叙述,第四节抒情。 分析后进行整合,使学生了解文体常识并对全诗产生完整的印象。
五、巩固·延伸
1、课内练习:
选出一处你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并说说好在哪儿。
2课外作业上:
像这首诗一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你还读过哪些?搜集其中的名句,加以整理,并在课下与同学交流。
将这首诗改写成文。
1、答问;
2、课外作业建议分组完成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1、巩固、拓展;
2、试图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促进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的飞跃。
备课小结:
诗歌的教学,注重的是在诵读中品味理解,因而备课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的指导与训练;而如何使学生由课内走课外,使一节课不仅仅只是“一节课”而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今考试形势的要求,受“研究性学习”的启发,设计了一些相关环节,虽有“效颦”之嫌,但还是想以此作一点尝试。
附: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一、秋风破屋
如闻其声
风
如感其形
二、群童抱茅
天公毁屋 叙
叹群童顽皮
黎民困苦 事
三、夜雨沾湿
布衾似铁
苦屋漏床湿
长夜难眠
四、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抒
忧
心怀天下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