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近视工作计划5篇
一个成功的工作计划应当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改进和调整,有了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序地处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预防近视工作计划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预防近视工作计划篇1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以我校学生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为工作目标,依据教育部特制定《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防近视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校成立了预防近视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由书记和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担任,形成了从上到下,从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齐抓共管的防治体系。要让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性。把预防近视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加大宣传,普及知识。
学校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师生及家长中,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预防方法,积极争取和动员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参与预防近视工作的良好局面。
三、建立制度,强化保健。
学校制订预防近视工作计划,使预防近视工作深入有效开展;随时纠正学生读写姿势。合理安排好课程与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定期视力监测,把每学期视力检测结果通知家长,督促家长一起教育学生用眼卫生,形成良好习惯。做眼保健操时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学校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关于用眼卫生对环境的要求,切实改善学校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提供符合标准的教室采光要求以及照明设备,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教室黑板做到完整无破损、无反光,从根本上保证近视得到有效预防。
四:具体措施:
1、学校确保教室采光照明符合国家标准,照明度分布均匀。同时配合班主任及时根据学生身高,调节课桌椅高度。
2、定期检查视力,每学年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检查,做好登记。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及时向家长反馈信息,督促学生尽快做进一步检查和纠正。
3、课桌椅符合卫生标准,桌凳高度与学生身高的`比例相称,每月调换学生座位一次。
4、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力求按揉穴位要准确,手法要适当,用力不要过轻过重,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宜。
5、要求教师做到“三不”:
(1)上课板书工整、字迹不要过小;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率,不拖堂;(3)严格执行课表,不变相占用学生的活动课时间。
6、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读写时保持正确体位和姿势,做到三个“一”(眼书距离一尺,胸与桌后缘一拳,手距笔尖一寸),坚持“二要,二不要”,“二要”是:
(1)读写姿势要端正,眼离书本距离一尺;
(2)连续读书1小时要休息或远眺10分钟。
“二不要”是:
(1)不要在光线暗或直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边吃饭边看书;
(2)不要在走路、躺卧和晃动的车上看书,看电视要有节制。
7、保证体育活动的时间。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另外,要加强营养,防止过劳,生活要有规律。
8、劳逸结合,按时作息。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8小时睡眠。每科每天的作业量不超30分钟。
9、做好家长与社会宣传工作,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家长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督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10、充分动员,广泛宣传。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和用眼卫生习惯,从真正意义上起到预防作用。
预防近视工作计划篇2
近年来,由于学生不能正确地预防近视,防治近视已越来越为老师、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校根据部制定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特制定我校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预防近视”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学校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墙报、网站、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体育教师与卫生保健教师)要懂得防治近视眼的.知识,熟悉有关制度和,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定期召家长学校培训班,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积极争取和动员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参与“防近”工作的良好局面。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预防近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成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二、建章立制,强化保健
学校制订“预防近视”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应的,强化“预防近视”工作深入有效开展。建立学生用眼卫生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眼的检查,随时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和用眼卫生习惯。合理安排好课程与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建立定期视力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的视力进行二次监测,并统计分析。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把每学期视力检测结果通知家长,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形成良好习惯。建立健全班级学校“预防近视”考核制度,每天眼保健操检查结果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核之中。
每天上午与下午的第一节课任课教师必须负责督促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在专用教室上课或室外上课的必须在上课地点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学校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中关于用眼卫生对环境的要求,切实改善学校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提供符合标准的教室采光要求以及照明设备,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教室黑板做到完整无破损、无眩光。
三、落实职责,专项考核
我校“预防近视”领导小组依据《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预防近视”工作职责,落实具体“预防近视”措施。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体育教师、任课教师等都要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明确各自职责,纳入各自岗位考核目标之中。
学校将在每学期初对全校学生进行视力监测,作为各班“防近”的工作基础,期末再进行监测,做好患病率、发病率、恢复率等各类情况的统计分析,进行分档管理,并将检测结果纳入教学管理。
预防近视工作计划篇3
引起近视眼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青少年阶段,由于眼球尚未发育成熟,如果处于卫生条件不好的学习环境,又从事长久而紧张的近距离作业,则环境因素就成为形成近视眼的主要原因。近视眼在学生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学校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重点,特制定本学期防治近视工作计划如下:
一、领导重视,切实抓好学生的眼保健操工作:本学期和分管卫生的领导配合抓学生的眼保健操工作,开学初由班主任统一教一遍眼保操,医务室进行不定期检查,对做的不正确的进行扣分并及时纠正。
二、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的黑板报、画廊、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近视眼的发病原理、病因以及预防知识等。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读写姿势端正,眼与书本一市尺,连续看书一小时要休息片刻,不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节制看电视、用电脑时间,现在电视、特别是电脑进入家庭,它们光线强、图象有闪动感,看的时间过长就会损害视力,教育学生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一天不超过4小时,连续用眼中间要休息10—15分钟。
三、在防近宣传周,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眼保健操的检查,让学生受到高度重视,自觉防近。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由于本学期迁到一所新的学校,开学初协助总务处人员一起对教室的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改进。
五、建议教导处人员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最少要有一个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并督促学生走出教室进行活动,控制作业量,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六、利用家长学校向学生家长宣传近视的预防知识,以便在家里控制学生的用眼时间,学校、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近视眼防治工作。随时检查并纠正孩子不良的读写习惯和现象;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写作业环境,以配合学校做好防近工作。营养对学生近视的发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教育学生平时注意营养的平衡。
七、做好近视眼防治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以使常见病工作具有连续性、规范性。
预防近视工作计划篇4
一、活动目的:
二、活动主题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
三、活动时间
20-年4月。
四、活动内容
(一)提高爱眼护眼意识。各班主任要坚持常抓不懈,宣传眼健康的重要性和近视的严重危害性。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课堂、班会、班团队日等渠道和形式,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常做眼保健操等健康用眼习惯。
(二)加强近视监测干预。做到对近视的早预防、早发现。严格落实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引导视力异常的学生和幼儿尽快在家长陪护下到医疗卫生机构检查和矫正,对近视进展过快的学生进行有效干预,预防发生高度近视。
(三)坚持眼保健操制度。各班级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
(四)切实加强手机管理。各班级认真知道家长学习家长一封信内容,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同时做好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管理,引导中小学生注重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五)有效带动家长参与。各班级要坚持家校协同,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切实强化家长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知识,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督促家长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积极开展亲子体育健身主题系列活动。家长要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时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在家使用电子产品时长。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保障睡眠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五、工作要求
1、组织开展学一学“预防近视”知识。
2、开一次“预防近视”主题队会。
3、组织家长学习南关小学家长一封信。
4、认真做好每一节眼操。各班重温“眼保健操”,要求正确、人人过关。学校领导小组将定期抽测。并在4月末举行全校的眼保健操比赛。
预防近视工作计划篇5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由于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
(一)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冬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课外培训,杜绝盲目参加培训。坚决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不问兴趣、跟风报班。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不让孩子在走路时、吃饭时、床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注意关注孩子视力异常的迹象,了解到孩子出现需要坐到课堂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到眼科医疗机构验光或采取其他矫治措施,避免因不正确的验光配镜导致近视加重。经常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根据相应标准选购和使用照明产品。
(二)学校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加强考试管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各种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
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教师要督促学生读书写字时身体坐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和教师要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警示教育,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及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报告和统计分析,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加强视力健康管理。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园文化。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积极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
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生活和游戏对3—6岁儿童成长的价值,严禁“小学化”教学。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结合地区、季节、学龄阶段特点,为儿童提供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促进视力保护。
(三)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视力档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发现、早干预,20-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在检查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并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在学校配合下,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后,及时更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规范诊断治疗。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不断提高眼健康服务能力。根据儿童青少年视觉症状,进行科学验光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按照诊疗规范进行规范矫治。叮嘱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应遵从医嘱进行随诊,以便及时调整采用适宜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应充分告知疾病的危害,提醒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降低并发症的危害。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及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积极开展近视防治相关研究,加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
加强健康教育。针对人们缺乏近视防治知识、对近视危害健康严重性认识不足的问题,发挥眼科、视光学、疾病防控、中医药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作用,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视力健康科普知识。加强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开展营养健康指导和服务。推进健康城市建设。
(四)学生
强化健康意识。每个学生都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养成健康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近视防控的各项要求,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培养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五)有关部门
教育部。加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成立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等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强化示范引领。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发展制度和体系,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快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聚焦“教”(教会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练”(经常性课余训练和常规性体育作业)“赛”(广泛开展班级、年级和跨校体育竞赛活动),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园体育项目建设。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机构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鼓励高校特别是医学高校开设眼视光、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专门人才,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相关研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全国学校校医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情况专项督导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坚决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每年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产品等达标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面加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会同教育部组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教育、体育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20-年年底前,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相关强制性标准,适用对象为儿童青少年的教材、教辅、报刊及其他印刷品、出版物等的字体、纸张要有利于保护视力。卫生健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以“双随机”(随机抽取卫生监督人员,随机抽取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方式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
体育总局。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冬夏令营、训练营和体育赛事等,吸引儿童青少年广泛参加体育运动,动员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指导。持续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
财政部。合理安排投入,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和高校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
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广近视防治知识。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都要关心、支持、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良好氛围,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三、加强考核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的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国务院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评议考核办法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总局制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核实各地20-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基础上,从20-年起,每年开展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