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4-03-09 16:36:55 分类:工作计划

大家要知道心得体会是一种把我们心中思考用文字保存下来的书面文稿,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的总结,下面是淘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6篇

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篇1

一纸“双减”文件,以雷霆之势,让教育回归正规,让教育回归校园。通过观看讲座,我们对作业设计有了清晰的规划。在课内重视基础性作业的同时,课外作业减少书面作业,设计能拓展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课外作业和阅读作业等等。

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

教学是一条漫长的钻研之路,而不断求索,才能带着孩子一起探究学习的乐趣。我们将立足课程标准,进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力求将核心素养根植到生动的课堂中去,减负增效,提升教师、成就学生。

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篇2

说到双减,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双减的定义: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

伴随着双减政策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文件:有关学生作业的管理,有关学生学习时间尤其是睡眠时间的管理,有关网络游戏的管理,还有学校考试的管理等。我们不可以把这些管理文件彼此割接开来,它们和双减政策是一个不可分割甚至是互为表里的有机整体。

双减政策是“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落实,是教育回归本真的一种诉求。为什么这么说呢?

课业负担可以简单理解为学生的家庭作业。首先,家庭作业大都是机械的反复操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扼杀;其次,家庭作业往往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重复从而脱离生活脱离实践,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束缚;最后,各个学科教师之间往往缺乏合理的沟通,就会出现你留你的英语作业,我留我的语文作业,最后的作业是五花八门。面对这目不暇接的家庭作业,学生只能是疲于应付。学生哪里还有时间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哪里还是精力去体验去思考?

其实,每一次周末放学后,尤其是放小长假,我看到学生们埋头拿着笔记下各科作业时,其实我的内心是满怀同情的。真的,他们挺不容易的。写作业是他们的天职,这是我们已经毋庸置疑的事实。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而我又说不上来。最后到我留作业的时候,我总比我计划中的作业少一项到两项)。我想,还是给他们一些自由的时间吧,哪怕是什么也不做发发呆也是好的。

可见,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悖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悖于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有悖于教育规律。所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必要之举。

再说校外培训机构负担。对于学生来说,校内校外都是学习都是培训,就没有生活。而没有生活,怎么能说是教育呢?(陶行知语)更重要是,学生没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往往会成为学习知识应付考试获得分数的机器,从而缺乏健全的人格和思考的能力。对于家长来说,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一是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这是显性的;二是减轻了家长过度焦虑过度急切的精神状态,这个是隐性的。所以,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也是符合民意顺应民心的大好政策。

无论是课业负担还是校外培训,都是奔着一个目的去的:分数。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当部分学生去参加校外培训时,会提高他们的分数;当所有学生都去参加校外培训时,只会提高分数线,这就是剧场效应。这也体现出了我们教育环境下内卷现象的客观事实。

教育家于涟曾批评说:我们的教育不是育人而是育分,我们只看到学生的考分,却看不到学生个体。不可否认,分数作为中高考终结性评价的指挥棒在其中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只有我们的评价方式转变了,而且是变得多元了我们的双减政策才能有效落地生根。

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篇3

从9月开始,减轻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成为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各级部门以最强气魄开始行动。大刀阔斧实施改革。学校教育面临着多重的压力与挑战,如果不懂清晰地看到这场改革的本质,我们将失去发展的机遇,甚至会被其他同类型学校甩下许多。

减下去的作业负担,其预留的时间如何分配才科学呢?如何灵活地开展有效的课后服务呢?传统的纸质考试、统一的集中考试将废止,教学质量监测以何种形式开展呢?如何去适应新常态?课外辅导机构从公开运行到潜行蛰伏,如何让其彻底无所遁形呢?课堂主阵地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呢?这些命题,都无法绕开。倒逼我们开始痛定思痛,做出调整。

说到底,减负的核心无非就是课内增效提速,捍卫教师的职业权利,保障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营造出健康的教育生态,回归教育的本真,给孩子们更自由的发展空间、更全面的能力培养、更愉悦的精神享受。而这一切,从学校层面说,依靠的就是教师的专业化;从社会层面说,依靠的是整个社会集体发力、共同支持;从家庭层面说,依靠的是所有家长们育人观的彻底转变。

双减政策面前,教师们的压力其实最大。无论从理念层面,还是技术层面,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将更多。已有的经验反而无效。无所适从?一脸茫然?以前,还能依靠教师的大量辅导,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促使其机械地练习。在反复地讲练、多次考试、强化记忆的模式中,把学生成绩提起来。但眼下,这些都行不通呢?这注定是曲折的发展道路。

学生素能测评将由灵活的形式实施,需要老师多动脑筋,多借鉴欧美国家基础教育的做法。那天,我与一位资深的教师私下交谈,一到二年级,不能组织纸笔考试。怎么去评价学生的学科素能呢?以语文学科为例,测试形式就能多样化。可采取口头背诵,评估其发音准确性、流畅性、情感性;可试着创编故事,现场讲授给大家听,评价其综合素质、语言积累、思维广度、心理素质、调动力,这种方式适合孩子们;可由家长代其录制音频,存储后进行播放,既是有效的学习资源,也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以数学为例,口头说一说加法的算理。将思维过程说出来。以动手的拼装活动,测评其实践能力,包括算理的掌握。但是,数学测评难度有点难。尤其是计算类型,需要纸笔验算。

作业负担来自于对学科育人价值、功能等方面认识不到位,存在畸形的教学观。唯分数论并非是完全错的。分数论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主要是考试方式过于机械化,它以固定、标准的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导致了分数彻底窄化,只考察了浅表的知识与能力,并未全面地测评,这才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篇4

——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为例

刘东升

汤志凌 (江苏省海安县城南实验中学)

摘要:学生数学写作是很多教师喜欢采用的一种数学作业形式.研究者展示了三种类型(发展数学知识、成就问题解决、培养反思行为)的数学写作习题,并分别挑选一篇学生作品供有兴趣的教师参考.最后提出三点思考:数学写作很值得一线教师关注;数学写作要依托于教材、服务于教材;数学写作期待有来自课标与教材的推动.

关键词:数学写作;写作习题;数学知识;问题解决;反思行为

学生数学写作(含数学小论文、数学作文、数学日记或周记、数学反思小文章等)是很多教师喜欢采用的一种学法指导方式、数学作业形式.查阅文献不难发现,研究者们往往各自为战,即分别研究数学小论文、数学作文、数学日记或周记、数学反思小文章等.也有研究者专门关注数学作文的命题研究,但针对相应教材和日常教学开发的数学写作习题的研究还较少见.本文即是在教学过程中开发数学写作习题的实践与思考.

一、发展数学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概念、法则、性质等的理解,在备课时,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以下统称“教材”)设计了如下的数学写作习题(如表1).

表1:“发展数学知识”的数学写作习题编拟

下面提供一篇学生作品.

案例1

“一线串通”话数轴

——初学有理数概念的体会

进入中学,学习有理数及概念时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数轴”的神奇,别小看这条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它把与有理数相关的概念全都包含了.从数轴出发,我理解了相反数、绝对值,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下面就把有理数的相关概念用“数轴”串成图1帮助理解.

二、成就问题解决

如章建跃先生所言,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顺序是反复考量的,语言是字斟句酌的,例题是反复打磨的,习题是精挑细选的.重视教材上的例、习题,不仅要将其服务于巩固新学知识、概念或性质,还要重视教材上的例、习题在解题教学中的价值,即通过教材上的例、习题让学生学会解题并开发解题智慧,这样尝试让学生数学写作就可以服务于问题解决. 具体地说,可以写问题及其解法,写怎样解一道例、习题,比较不同的解题方法,描述如何运用自己积累的技巧解某一类问题等.下面展示我们在教材中实践过的一些数学写作习题(如表2).

表2:“成就问题解决”的数学写作习题编拟

下面是一篇学生作品.

三、培养反思行为

涂荣豹教授认为,反思性数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数学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数学学习,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从多年来开展学生数学写作的研究实践来看,正是在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要求学生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要求学生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要求学生对活动中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标注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推荐的过程、运算的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数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倡导数学写作其实就是倡导学生的数学反思行为.下面展示我们在教材中实践过的一些侧重培养学生反思行为的数学写作习题(如表3).

表3:“培养反思行为”的数学写作习题编拟

下面再提供一篇学生作品.

教师统计后发现,学生基本都听懂了.

师:可以发现,此题的出发点为匀速,这揭示了问题的等量关系.难点在用一个未知数表示了两个未知量.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刚才学生画出的线段图、转化图对大家是有帮助的.如果说分析题意、构建方程属于智慧层面的话,最终解方程就属于技术层面了.

后记:有同学在课后还围绕这道题的学习历程写成反思文章,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火车过隧道(过桥)问题,从小学以来我一直就不懂,本以为今后遇到这种问题就不做算了.没想到今天在该生的带领下,从方程的角度让我彻底弄懂了,数学原来是很有趣的.

四、三点思考

1.数学写作很值得一线教师关注

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开始在课堂上实施“通过写作来学习”(writing-to-learn,简称wtl)的活动.汪晓勤教授曾介绍,1997年,silver对全美数学教师协会117名会员的调查表明,已经有37%的教师经常在课堂上进行wtl活动.由此可见,数学写作在美国已经较为广泛地被用作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近十年间,我们共收集学生数学写作4000多篇,在相关博客展示近千篇,被各级学生杂志、报纸转载发表200多篇.有关学生的数学写作的价值已有很多研究者做过研究,这里不再多述.我们只想从操作性的角度提醒一线教师,让学生数学写作并不会加重所谓的学生负担,让学生从教材上的概念,例、习题出发,写思路、写纠错、写对话、写反思、写发现,倡导有感而发,是不少学生(以我们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完成的任务.特别是通过数学写作,教师可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对学情的了解,这恰恰是课改以来强调的要关注“学”.

2.数学写作要依托教材、服务教学

章建跃先生从大量的课堂观察中发现,脱离课本的现象很普遍,这是令人担忧的.数学写作脱离教材是很多研究成果所反映出来的一个特色,这也是本文创作的主要指向.我们认为,数学写作的最高目标应该是数学育人,那就应该服务教学. 教学的主要载体应该是教材,那么,数学写作应该依托教材、服务教学的.可以发现,本文按不同数学写作的内容来设计的习题就是依托教材、服务日常教学的.事实上,限于篇幅,上文只是展示了少量有代表性的数学写作习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生成了很多“即兴数学写作习题”.期待着更多的研究者围绕教材、性质或例、习题,开发出新颖、活泼的数学写作习题.

3.数学写作期待来自课标与教材的推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 “综合与实践”中明确指出,会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并能进行交流,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国外很多数学教材中也安排了大量的wtl练习题.但是,以我们熟悉的一些初中数学教材来看,数学写作的习题还很少见,希望本文针对教材而设计的数学写作习题的一些努力也能引起教材编写者的关注,适时、分步地在教材上设置一些数学写作的习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谢发超.数学作文的命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16-20.

[3]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pugalee d k. promoting mathematical learning through writing[j].mathematics in school,1998,27(1):20-22.

[5]章建跃.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5上):2-5.

[6]涂荣豹.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0(4):17-21.

[7]汪晓勤,柳笛.数学写作在美国[j].数学教育学报,2007(3):75-78.

[8]谢发超,陈玉英.数学作文的命题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2):73~75.

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篇5

新的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双减”工作迅速地全面铺开,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新的机会和改变的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桃战。如何整体考虑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如何合理布置课内外作业等现实问题,都第一时间摆在学校尤其是教师面前,相信每一个老师,或多或少都有了些焦虑:双减怎么减?减了作业减了练习,怎么落实课堂教学质量?低年级学生不留书面作业,中高年级各科作业总和不超60分钟,我可以利用哪些途径提高孩子的数学技能与能力?杨亚伶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双减作业设计》,就在这个时候来了,就像一场及时雨。

杨老师提出了“把握数学课程精髓”“使用好数学教科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丰富作业内容形式”“统筹控制作业总量”的设计原则。同时也分享了作业主要类型和目的。

前置性作业,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数学概念、知识形成过程的基础作业。包括预习、数学阅读、课前调查、资料收集、复习旧知、情境创设等作业形式。此类作业既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又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教师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展开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重点,要有针对性,数量少而精,且利于学生操作。

探究性作业,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作业。包括对现实生活中蕴合的数学规律、数量关系的探索,以及数学本身蕴合规律的探索。此类作业设计应具有情境性和探究性,凸显递进性和扩展性,重视分析、评价、创造等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重探究方式和方案设计,不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发现数学学习的规律,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综合性作业,帮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的作业。包括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数学实践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分出不同的梯度和难度,注重促进知识应用和迁移,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渗透,注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单元复习作业,帮助学生回顾单元核心概念,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渗透单元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的作业。包括单元知识结构的整理、单元知识整合、易错点梳理等。设计时要重点关注单元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提高系统整理知识能力,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课后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意识到:

第一,要设计好作业的时间和质量。

作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今后,课后家庭作业要更加精挑细选,建议在作业设计上,集思广益,由各年级老师研讨确定,最后由备课组长统一把关。所设计习题做到“五性”,即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多样性,尽量做到少而精。成绩好的加做选做题。

第二,老师心中要有全体学生。

普遍存在老师预估布置的作业完成时间高于学生实际完成的时间。老师认为这个题目花5分钟就能完成,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孩子10分钟甚至15分钟,有的孩子实际是花了20分钟才完成这一个作业。因此布置作业的时间,不能单纯按照班上最好的那个孩子来进行。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看,需要从全局出发,还要考虑到日常积累、预习、复习整理、错题整理等额外的时间,这些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

第三、我们老师要设计分层作业。

作业布置要分层,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情,面批是最好的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老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的孩子不会进行错题整理,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应该具有情境化,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注重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反对绝对的固定的答案。其实越开放的题目,就越能够激发孩子探索精神。

总之,在设计作业时注重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既要设计科学,又要设计合理。这几个要素是紧密相关的。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好了,学生就真正的提质增效了。我也会继续探索和实践。

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篇6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最近最劲爆的消息恐怕就是“双减”出台。

国家这么大的手笔,别说违规大机构,就连很多正在观望的小机构或个人,都被打的措手不及、狼狈不堪。本就如风中残烛一般的教培机构,奄奄一息中又迎来了更大的打击——本土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正在上暑期补习班或兴趣班的孩子们,瞬间按了暂停键,一下子赋闲在家。

就我而言,我,还有我很多同学、朋友,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都是学习的受益者。我不会,更不可能允许我的孩子轻易放弃学业。所以我经常会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有哪里学的不好,我会先自己给他查漏补缺,如果我实在讲不好,也会考虑给孩子报班补课。我始终贯彻的是“补课”重在“补”,而不是提前“学”。现在“双减”政策一落地,同样也堵住了我给孩子查漏补缺的路。

这一周我一直在寻找科学提升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买书、找网上的文章……现在不用我说,大家都意识到“双减”带来了一些无法抵抗,却必须面对的现状:比如孩子的学习更多的依赖在校时间,课堂效率显得极为重要;再比如孩子的课余时间明显增多,自觉性和自学能力的强弱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事实上,我越来越意识到学习成绩好坏的根源其实在于“学习能力”。现在,我们更加要思考如何才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知识量的增加相比能力的提升是很虚幻的,甚至是很缓慢的,但它的影响确实长期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其实就是给所有在孩子学习道路上越走越歪的家长们下了一剂猛药。是继续往前,一条道走到黑;还是及时止损,摒弃错误的方法,重新找回科学正确之路?家长们,拼认知的时候到了。不要说取消校外补习以后有钱人都给孩子请一对一家教,没钱人的孩子就没机会上学。在目前国家政策之下,是几乎所有的普通家庭孩子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此刻,我认为我们家长要做的,必须是“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使孩子的自我强大起来,才能应变这个世界。

《数学作业设计心得体会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