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7篇
实用的工作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制定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上级沟通和协调工作,以下是淘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7篇,供大家参考。
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篇1
为确保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效地预防本局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根据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特制定xx年全局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为重点,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强化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
二、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做到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
2、认真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同相关科室和门面签订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明确,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以人为本,单位“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建立好事故追究制档案。
3、做好县政府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及国务院、省、州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时传达,使安全生产工作人人知道、政令畅通。
4、开展每季度一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每年不少于6次(包括春节安全检查、春季安全检查、五一安全检查、夏季安全检查、十一安全检查、冬防检查)。
5、发现安全隐患,就地整改,因特殊情况无法就地整改的个例,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我局无安全事故。
6、做好“安全生产月”宣传发动工作、夏季高温安全宣传工作和冬季防火宣传工作,安全规范常置案头。
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篇2
为充分发挥我校广大老教育工作者和“五老”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学校建设,多措并举,使我校老科协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现将老科协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县老科协提出的20xx年工作要点,做好科普和谐学校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为建设富强和谐的新宁远做贡献。
二、具体措施
1、健全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发展新会员,联系老会员,壮大老科协队伍,使老科协成长为“人员落实、职务落实、业务落实”的实效组织,并积极开展工作的实体组织,开创崭新的工作局面。
2、继续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促进我校老科协工作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3、积极配合和参与科技、科协部门开展的'科技活动周活动。
4、面向我校离退休教师,认真开展养生、保健活动,举办1—2期健康长寿专题讲座。
5、根据办会章程,调整充实理事会班子,有计划地发展新会员,增强老科协的活力。积极完成县老科协分配的工作任务。
6、组织老科协会员认真学习十八大文件,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
7、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支持学校老年人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并号召老科协会员积极参加,并起骨干作用。不断丰富学校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
8、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为学校建设增添力量。老科协组织充分挖掘我校的“五老”人才资源,积极采纳他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建设和谐学校贡献力量。
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篇3
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收官年,是全面落实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推进会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对于加快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保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教育系统要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今年,市教育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12345”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个中心,抓住安全稳定和内涵提升两个关键,突出“普通高中抓优化发展、职业教育抓内涵发展、义务教育抓优质均衡发展”三个重点,强化“责任、服务、协作、廉洁”四个意识,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建设、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民办教育品牌建设、素质教育项目建设、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等五项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目标是:学前3-5周岁幼儿入园率保持9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保持98%以上。创建省三星级以上高中2所以上,省级课程基地1个,省优质园20所;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2所,省社区培训大学1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1所,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5个,市级创新创业基地10个,市级社区教育中心5个,建立市、县(区)综合性学习网站,完成年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一)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建设
一是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不断推进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和“县级统筹,县(区)、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幼儿园数量、规模和布局,原则上每1万人左右建一所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要建成1所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要独立建园,小村可设分园。各县(区)要抓住省财政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好省级引导性资金,调动乡镇政府办园的积极性,加快新园建设步伐。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首期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原则,突出农村幼儿园这个重点,加快省、市优质园的创建步伐,年内创建省优质园20所,力争省优质园占比60%以上。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加大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消除无证幼儿园。健全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认真实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意见,使用好、管理好江苏省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省厅要求如期完成在园幼儿、教师以及基本管理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是以创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意见》的要求,按照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的创建时限,各县(区)要加大示范区的创建力度。xx县要发挥好引领和示范作用,今年要率先建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其他县(区)也要明确创建规划,完成年度任务,确保“十二五”末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省标准。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资源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继续推进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组织农村学校教师、校长到城镇学校挂职学习。完善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继续向农村学校倾斜,年内1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建成现代化学校。
三是以推动普通高中质量提升为主题,努力实现普高教育的优化发展。围绕“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总体要求,积极启动高中债务化解,切实减轻办学负担;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级人数,实施精致管理、精品办学;全面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投入结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推进普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高中教研联盟,充分发挥团队效益;积极开展星级高中创建工作,不断扩大优质高中覆盖面;着重在“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上下功夫,探索减负增效的发展路径;重视图书投入、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优秀学生社团评选,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启动市级课程基地建设和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成立高中校本特色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审核首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
(二)扎实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一要大力实施品牌特色发展战略。围绕地方产业,打造区域特色。瞄准全国、全省专业发展方向,紧扣地方产业结构设置专业。大力发展涉农专业,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合理配置实训实验设备。推动涉农高校与中职校的对口帮扶,促进高校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高职院校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围绕品牌建设,打造学校特色。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原则,实施错位发展,克服同质化倾向,加快职业学校主体专业打造,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年内,全市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全部建成省高水平示范学校。
二要实施改革创新发展战略。以创建省创新发展实验区为抓手,创新职业学校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专业承办、产业承包”的学校管理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经营性实习。创新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拓宽职业教育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经费增长机制,加大对公办职业学校的.投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扶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加快建立职普沟通机制,促进三星级普通高中与三星级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试行“双向”培养,形成职普联动。
三要大力实施社会教育体系建设战略。健全社会教育体系,成立市区、三县四个职业教育培训集团,推进职成教沟通、职社教沟通、培训中心与企业沟通,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企业职工教育、农村农民教育、城市居民教育“三教统筹”,有效解决教育培训、居民就业与企业用工问题。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全市建成社区教育中心100个,居民学校50所。基本形成以培训学院、老年大学为带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以居民学校为补充的社会教育体系。
(三)扎实推进民办教育品牌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培养培训等方面给予民办教育更大的倾斜。进一步优化公平办学、公平招生的环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以奖代投”力度,采用参股、租赁等方式,向民办学校投入资金、设备和物资等,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对民办高中阶段学校、初中、小学教育装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标准的奖励,对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幼儿园中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教师需要交纳的各项保险费,都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予以落实。
二是进一步加快优质发展步伐。发展优质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市民办教育新的目标和使命,各民办学校要大力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加快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从趋同化向特色化模式转变,打造特色品牌。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步伐,鼓励和推进民办学校通过办学权转让、融资扩股、校企联办、合并兼并、撤销、组建教育集团等方式进行调整,消化薄弱学校,进行资源重组优化。推进民办学校理顺内部关系,选择出资方式,调整办学定位,拓展办学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大服务管理力度。完善民办教育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资产、财务、招生、有关变更、教育教学等管理,加强年检工作,强化督导评估。继续开展诚信学校、规范管理学校等创建活动,促进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开展教育装备现代化民办学校创建评估活动,促进民办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健全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推出机制,探索建立民办学校风险保证金制度和学费监控制度,逐步形成民办学校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四)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项目建设
一要落实德育实效工程项目。积极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将德育工作与文化建设、特色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等相结合,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德育实践,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纪念日,及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实现提高。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审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关工委工作,积极推动校外教育阵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动员教育系统在职教师和“五老”志愿者,配合社区和乡镇办好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辅导站。继续做好关爱弱势群体学生工作,努力形成关爱留守子女、孤儿、单亲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家庭学生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合力。
二要落实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了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省教育厅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我市宿迁中学气象课程基地首批入选。宿迁中学要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规划,加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合作,加快建设进度,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其他各普通高中要抓住机遇,积极准备,努力争取,使我市课程基地数量在全省能占更大的份额。同时,市、县(区)也要根据省有关要求,积极启动市、县(区)级课程基地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三要落实学校体卫艺和国防教育项目。坚持健康第一,深入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加强体育课程执行督查,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加快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确保暑期前公办中小学全部建有塑胶跑道。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和健康教育,积极防治常见传染病,增强师生食品安全和卫生意识。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县(区)监测组织机构,启动市级监测工作。积极创建体育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和品牌。办好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暨第四届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体艺赛事活动。进一步重视和推动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加强专兼职教师和国防教育教材配备。
四要落实教科研引领工程项目。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加强教科研梯队建设,构建市、县(区)、校三级立体教科研网络。根据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对学科、专业教学的不同要求,逐步配齐中小学教研室、教科室和职教教研室教研员。进一步强化教研室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加强对本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统筹指导和质量监控,确立重点监控学校和重点监控学科,抓重点学校和薄弱学科,全面提高教研实效。教研人员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和高考研究,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提升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室要积极总结“大集备”经验,大力推行网上教研,提高教研效益。要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工作,由市教研室牵头,在全市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核心组,定期开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和指导工作,要充分利用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控的成果,认真分析,查找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问题和不足。各地各校要建立机制、落实措施,积极引导教师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教与研结合,切实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努力促进校本教研和师本教研工作开花结果。
五要落实“双语”阅读工程项目。切实加强“双语”阅读是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双语”阅读作为兴校强师的奠基工程,创造条件配备配齐图书设备,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书香校园”,切实推动“双语”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教师阅读作为“双语”阅读的首要任务,引导教师用读书丰厚底蕴、开阔视野,为增强个人修养、人格魅力、提高教学的胜任度和艺术性作好铺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师德为魂,能力为重,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快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师德师风建设不力的学校,在各种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制定并实施三年专业成长规划,推出一批典型学校和教师,形成较为完善的个体自觉与组织支持相结合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组织推广校本研修先进经验。组织落实暑期教师校本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的过程性检查考核,提升校本研修质量。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努力做好新老教师拜师结对培养工作,签订培养协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长补短。大力推行结对双方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捆绑”考核,确保“青蓝工程”取得实效。建立骨干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制度,组织名教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等骨干教师,在全市范围内开设精品课、举行学术讲座、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和考核,促进名师工作室出成果出名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和考试研究,让教师会教善研。
二是精于教学,能于管理,全面提升教干领导服务水平。要进一步优化教干队伍。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个性,不断提升思想力、学习力、亲和力和落实力。要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掌握师情,了解生情,把握舆情,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充分调动教、学、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求校长每周坚持听课并及时参与评课,也要积极鼓励校长上课、上示范课。支持校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思想、教育模式,努力成为教育家。中层教干是学校管理的中坚,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中层教干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理解力和执行力,努力建立一支有能力、有活力、有公信力、有执行力和创新力的中层干部队伍。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学校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各地各校要根据规模办学的实际,理顺体制,落实措施,调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管理、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三是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全面推进教育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江苏省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岗位管理,对教师实行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变化等情况,动态管理学校编制。加强教师职务聘期管理,严格开展聘期考核,推动中青年骨干教师持续发展。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在单位性质、人员性质相同的情况下,推动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依托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建设,启动市级免费幼儿师范生培养工作,今年全市定向培养100名公办幼儿教师。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对不适应教师岗位的人员实行分流,通过校际交流、竞聘上岗、转岗、提前离岗退养等途径,切实解决中小学教师学科、学段、区域结构失衡问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坚持多劳多得、优教优酬的原则,真正把待遇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使绩效工资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篇4
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结合我场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就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场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场建立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机制。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 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
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场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有《关爱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等。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档案
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场按照"一对一"的帮扶方式,深入开展了关爱帮扶活动。 要求党员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助一"结对帮扶,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 认真做好每月与留守儿童一次谈心活动,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
以上是我场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需要关爱他们,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篇5
20xx年,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围绕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总目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五大专项行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和动力,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打造发展新引擎。
一年来,我县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知识产权示xx县相继成功通过验收和考核。截至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1.55亿元,同比增长8.3%;规上企业研发人员数4728人,同比增长24.7%;授权发明专利129件,同比增长143%;规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414.86亿元,同比增长17.4%;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45.43亿元,同比增长20.2%;技术市场实现交易额9368万元,同比增长31.2%;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同比增长11.5%;累计培育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62家,同比增长xx.4%。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一)大力加强科技型企业引进和培育
1.强化科技招商。推进“1+1+1”科技招商制度,县经济开发区等主体分别与上海高科技园区、科技中介、高校或孵化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由xx市科委、省科技厅、xx县科技局共同组织的嘉善与上海科技合作交流对接机制的资源优势,与上海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及杨浦科创中心、浦东软件园、浙江大学科技园等机构进行交流对接,加大与浦东留学人员联合会、欧美同学会等联系,与北京天使汇等机构长期开展交流,并与杭州搜钱网创业网络投融资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推荐园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评估、辅导和资本对接。
2.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继续实施科技型企业梯级培育“xx3计划”,选择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年度重点培育对象,加以培育扶持和跟踪服务,20xx年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到期重新认定7家、通过复审6家。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企业新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创新机构,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7家、县级企业研发中心13家。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列入省级新产品计划237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
3.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省知识产权示xx县创建工作,4月份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了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作成为全省试点并获8万元奖励。专利质量并举,协同发展,全县申报专利467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34件,同比分别增长21.1%和24.8%;授权专利377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29件,同比分别增长64.8%和143%。
(二)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1.推进科技孵化平台创新发展。以建设一流的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为目标,围绕“3+3”产业结构聚焦上海等,引进高新科技项目和高技术服务业项目。县科创中心新引进孵化项目40个,总注册资本17358.5万元,为去年同期的142%,其中引进来自上海的孵化成果21个;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1人,其中“国千”人才1人、“省千”人才1人。目前科创二期入驻企业43家,租赁面积31028㎡,占可用孵化面积的71.33%。20xx年,科创中心孵化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6651.77万元,上缴税金1391.83万元。县科创中心被科技部列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
2.推进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嘉善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与上海技交所联网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虚拟市场、网上技术交易市场,通过大型显示屏的形式实时显示成果交易信息。在9号楼大厅设置了专业查询设备,可进行科研院所、项目成果、专家文献、企业技术难题等信息查询。整合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上海伯瑞杰、佰腾科技、中科联政、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检验检测机构等县内外社会化中介服务资源,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法律财税等机构入驻,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知识产权、科技评估、融资、财务、法律等一站式服务。
3.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积极支持县经济开发区筹建北大创新研究院嘉善产学研合作中心,支持姚庄镇建设日本中小企业加速器等创新平台。加强对现有7个行业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和支持,举办了全县电子电声行业座谈会,中科电声、西南自动化所等创新载体,围绕“机器换人”“两化融合”等企业技术需求,与县内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1.加强科技合作交流。深入开展“百企进高校、高校进百企”系列活动,邀请长三角纳米科技产业发展研究院专家到西塘纽扣产业园帮助企业解决纽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目前企业已与纳米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组织全县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和部分企业代表赴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声学所开展了“汽车配件相关产业”科技对接交流活动;与浙江工业大学开展了“浙工大海外人才专家教授嘉善行”活动等。同时,浙工大专家每周1至2次来善走访企业,目前已与众盛金属、亿力清洁等近10家企业进行了难题对接。
2.深化科技融入上海。深化“沪-浙-善”科技合作机制,由省科技厅、xx市科委、xx县政府等联合举办了“上海-嘉善科技对接交流活动”,组织17家上海高校、园区、孵化器、行业协会的43位专家与嘉善企业28个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接,其中18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举办了上海欧美同学会第六期“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培训班嘉善行”活动,达成多个项目合作意向,其中2个项目正在办理入驻科创中心手续;在上海与商务局联合举办了xx县服务外包政策环境推介会等活动。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惠民
1.加快农业农村科技进步。围绕我县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大力组织实施蔬菜、水果、水产等精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着力培育农业科技型企业,支持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创建,新认定省农业科技企业1家、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2家;尚品农业与以色列开展对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
2.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围绕“五水共治”,加强与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院、同济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引进科技治水新技术、新成果,为全县河道整治提供科技示范。围绕医疗卫生、教育、生态保护等重大民生问题,组织实施社科类科技项目30项,加快民生类科技成果和成熟技术的推广转化。
(五)大力推进科技体制创新
1.探索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全面推行科技创新券制度,通过政府购买科技服务的方式,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完善项目和经费全程监管机制,开展了科技经费检查工作,终止项目5个,追回财政科技资金32万元。进一步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企业创新扶持力度,下达高新技术扶持资金1209万元。
2.加快完善科技投融资体制。加强与民间资本、科技银行(商业银行)、vc、pe、浙江股交中心以及“新三板”联系,促进资本项目对接。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参与4次全县新三板企业上市辅导、产业基金培训班。继续助力企业融资,科技银行支持8家企业申请贷款额度2600万元。加强私募基金的管理,对已入驻科创中心的合伙制投资公司进行税收跟踪,目前注册在科创的合伙制股权投资机构达23家。科创中心孵化企业好邻居、亿米等进入新三板申报进程,加斯戴克部分股权被上市公司迈克生物收购。
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篇6
一、主要工作目标
——全面启动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
——助推一家具有核心城区特色的社区精品科普场馆建设;
——举办一期专题科普活动;
——完善一支充满活力的企业科协科技创新队伍;
——进一步提高核心城区科普服务能力。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推动“三微”化,进一步实现科普对象全覆盖。更好地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吸引更多的网民来接受科普交流。充分发挥现有“科学蜂巢”微博的作用,加大管理和维护的力度,在适当的机会在社区加以推广;充分发挥好即将启用的科协之窗网站的作用,构建区科协、街道科协和社区科协工作交流平台;开设微信公众号,找准定位和主题,以丰富的内容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居民参与互动;邀请网络公司收集和开发科普小游戏,尝试微游互动方式,激发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热情,
二是促进专注化,进一步实现科普服务全方位。转变工作理念,把考核变成服务,使全区的科普工作得到全方位特色化的拓展。进一步加大社区科普设施的投入,以福明街道的新社区作为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新社区的场地资源,以高标准个性化为目标打造一家精品科普场馆;做好华侨城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划船社区荷花庄科普公园等现有社区科普场馆的提升改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升场馆的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充分调动科普志愿者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科学蜂巢”科普志愿者队伍的打造,同时挖掘社区的科普达人,不断拓展他们的影响力。
三是实现社群化,进一步实现科普资源全整合。加强与部门、企业的合作,把日常的科普教育与部门、企业的活动和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几何式的收益。利用区科协平台和区科协常委的人脉资源,做好街道科协、社区科协和部门、企业活动的有机对接;推广白鹤街道丹凤社区“汽车科技与生活馆”的建设经验,整合企业和社区资源,建设特色主题社区科普场馆;进一步做好科普电影进社区活动,发挥“科学蜂巢”讲师团的作用,实现科普资源的灵活共享。
探索新一届科协委员常任制,做好企业科协和人才工作。
一是做好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工作。总结吉博教育企业科协的成功经验,培育新的企业科协组织,重点在担任新一届科协常委、委员的企业中,成立2到3家企业科协组织;探索园区科协和楼宇科协的组织建设工作,在市科协有关部门指导下,继续推动成立__创意广场园区科协;抓好现有企业科协队伍建设,提高现有企业科协队伍的整体活力;抓好企业科协秘书长队伍建设,加强企业科协之间以及企业科协与街道科协的交流,形成季度例会工作制度。
二是合力做好科技人才工作。发挥企业界科协常委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举荐和引进海智人才、团队和项目;积极利用市科协“海智计划”服务平台,总结“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服务平台”项目和团队引进的成功经验,拓展人才工作的渠道。
三是开展企业科技人员培训,促进人文关怀。深入推动企业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通过“讲比”活动,发挥企业科协组织的影响力,提升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尝试建立科协常委联系科技人员制度,每位常委联系10到20名高级职称以上的科技人员,帮助科技人才解决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做好百场科普报告进企业活动,有针对性地尝试开展企业科技人员培训活动;切实做好科协会员日的各项活动。
一是创新方法,进一步发挥青辅协作用。整合区内外资源,进一步探索家校共同协作的科技教育模式;建立全区中小学科技教育和竞赛集中辅导机制,做好宁波市第四届青少年科学嘉年华、第29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的选手培养和选拔;深入开展“区域层面、校际层面和校级层面”三级化的科普活动,建好__小学om工作室,开展青少年暑期科普夏令营和青少年科幻作品大赛等活动。
二是加强调研,积极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工作。发挥医学会、预防医学会、会计珠算学会等学会为政府决策服务的功能,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课题调研,论文撰写、评选,组织推荐上报优秀论文;加强与省、市相关学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帮助会员提升学术水平,活跃学术气氛。
三是拓展思路,推动学会的组织建设。整合和组建有特色和优势的学协会,成立__区药监学会等1到2家区级学协会组织;推动和完善现有学协会的组织建设工作,提升学会的活动能力、服务能力以及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加强对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新会员发展工作和现有队伍的培训,更好地发挥现有学协会在相关领域的作用。
固强补弱,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20xx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的要求,我们要固强补弱,主动彰显__科普工作特色,积极做好创建工作。
一是做好老旧科普设施的维修。对现有的科普公园、科普画廊、社区科普馆等设施
进行一次梳理,修葺和改建部分社区科普宣传窗,指导各街道对社区科普的投入与建设。
二是做好各种台账资料的整理。按中国科协的通知要求,积极协调省、市科协,切实做好创建办法、标准、测评指标等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和领会,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节点做好各种台账资料的整理和完善。
三是开展一次科普课题调研。以__区社区居民科学素养和科学普及的现状与对策作为主要研究方向,认真学习和总结其他城区科普工作先进经验,提炼和总结我区社区科普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指导我区科学普及工作及社区居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2023老科协工作计划篇7
____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科协的支持、帮助和指导下,开拓进取,务实苦干,科教兴镇,为使我镇的科普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制订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保证科协工作顺利开展。
20__们继续把科技放在优生发展的位置,把科协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镇科协计划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科技村主任会议,形成镇、村、组、户完善的科技推广网络,为搞好科技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好以下科技计划项目。
1、稳步发展北街、山魏等村的蔬菜温棚,并以此为中心带动发展其它村。
2、推广良种猪培育工作,使农民增收。
3、扩大发展小杂果的种植面积。
4、扩大发展食用菌生产区建设。
三、搞好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科技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关键,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科协工作,在培训上,我们做到四个落实:
一是教材落实;
二是阵地落实;
三是学员落实,20__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150期,技术讲座25次,培训人数3万多人次,基层干部培训达98%。
四、抓好科技示范,带动科技兴镇工作的开展。
我们继续按照“先示范、后推动、重点抓、抓重点”的原则,推动我镇由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现代农业,市场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在抓好现有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和企业的同时,积极开展创建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和示范企业的活动,推动全镇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20__年,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8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五、做好人才和技术成果的引进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20__们计划引进科技人才40人,农业师4人,工程师6人,指导全镇果园、蔬菜大棚,翻砂铸造和木材加工,使我镇的企业名声响誉省内外,种植、养殖、加工业取得新突破。同时,我们建立社会组织8个,以镇综合开发公司为龙头,以村级服务组织为龙身,带动全镇农业经济滚动发展,切实解决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