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7篇
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教案,以确保教学内容完整,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和测验,淘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熟悉的小动物过冬的方式。
2.懂得关心小动物,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冬天里动物生存方式的知识。
2.小动物图片课件。
3.《冬天里的动物》教学挂图。
4.《动物过冬方式》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感觉怎样?(冬季,天气很冷)
师:这么冷的天,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各抒己见)
小结:人们穿上厚厚的棉衣、棉鞋;用暖气、开空调;做运动,比如跳绳、跑步、拍球等。表扬小朋友想出的这么多的过冬方法。
(二)过程
1.播放小动物课件,请幼儿介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
师:人们有这么多好的过冬办法,那你们知道小动物们在这样冷的天气里是怎样过冬的吗?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来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小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吧。(播放课件,幼儿根据日常观察和搜集的知识进行自由回答)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动物怎样过冬》,让幼儿了解动物们其他的过冬方式。
师:说一说故事中的集中小动物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
师:青蛙怎样过冬?还有谁也采用这种冬眠的'方法过冬?小燕子怎样过冬?兔子呢?松鼠呢?螳螂呢?蚊子、苍蝇呢?还有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和它们一样?
3.点播教学资源《动物的过冬方式》,总结小动物过冬的方法,萌发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冬眠:蛇、青蛙、乌龟等。
迁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等。
加厚自己身上的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狸、麻雀、乌鸦等。
储存食物:松鼠、蜜蜂、蚂蚁等。
让卵过冬:螳螂、蝗虫等。
躲在安全的地方过冬:蚊子、苍蝇等。
4.游戏:小动物过冬。
介绍玩法:把6种过冬方式的图片贴在6位幼儿身上。幼儿每人挑选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然后和贴有相应过冬方式的幼儿拉手,看谁做得又快又对。互换图片,继续游戏。
5.结束部分:动物们还有不同的过冬方式吗?让我们一起去阅览室找找吧。(播放《小动物怎样过冬》音乐,带幼儿离开)
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尝试使用各种辅助材料,让板不倒下去。
2、乐于与他人合作。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大泡沫板4块、材料超市中的各种物品,如:钩子、绳子、夹子、白胶、木砖、大积木块、剪刀、玻璃胶等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t:我们的板经常在用的时候要滑下来,请你们来帮助我!
二、幼儿假设:
1、t: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不往下滑呢?
……
2、幼儿分组把假设的内容记录下来。
三、幼儿探索,解决问题:
幼儿尝试各种让板不倒下来的方法
教师了解孩子们实验的真实情况,并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认识。
t:“你们的用的是什么方法,结果怎样?”
四、分享交流
t:“刚刚你们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让板不倒下来?”
t:“为什么他们用了相同的.方法,一个成功了,另一个没有成功呢?”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乐于探索牙齿的秘密。
2、了解牙齿、舌头、嘴唇的关系,丰富相关成语。
3、大胆解说成语,提高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牙齿、嘴唇、舌头的卡通图片,活动前让幼儿和家长准备一个跟牙齿和舌头或者牙齿和嘴唇有关的成语,写在一张白纸上,并让幼儿做好解说准备。
活动过程
一、问题探究。
——师:“请你们想一想,我们的牙齿有什么作用呢?”(咀嚼食物,使说话清晰,增添美丽)
——师:“在我们身上有几个牙齿亲密的朋友,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嘴唇、舌头)
——师:“请你们想一想在我们吃饭的时候,牙齿以及它的好朋友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在我们说话的时候,它们又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牙齿可以咀嚼食物,嘴唇可以防止食物掉出来,舌头可以翻搅食物,舌头上的味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辨食物的味道,这样我们就可以吃出来食物的酸甜苦辣了。说话的时候,牙齿、嘴唇和舌头一起配合,才能使我们把话说清楚。
二、丰富成语。
——师:我们知道牙齿和嘴唇、舌头是好朋友。你们能介绍一些关于它们的成语吗?
——鼓励幼儿手拿写有相关成语的纸,站在集体面前进行介绍。如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唇红齿白、七嘴八舌、鹦鹉学舌、巧舌如簧、三寸不烂之舌等。
二、开心游戏。
——每次请9名幼儿,教师指定其中3个扮演舌头,3个扮演嘴唇,3个扮演牙齿。
——教师发布“开始”指令,扮演舌头的幼儿在原地用双手做翻滚动作,表示翻滚食物;扮演嘴唇的幼儿在原地做捂住嘴巴动作,表示防止食物漏出;扮演牙齿的幼儿在原地双手摩擦,表示咀嚼食物。
——教师发布“吃饭了”指令,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儿(舌头、嘴唇、牙齿),最快结为一组的获胜。
三、请幼儿简单描述牙齿的作用。
——例: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吃东西,缺少了牙齿,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法吃,而且说话就会漏气,发音不准确,别人也听不清楚,还有,整齐洁白的牙齿,可以使我们显得更加健康和美丽。
1、开心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可以和幼儿商量决定,如可以改为小组表演成语内容,幼儿说出他们所表演的成语,然后评出合作奖、创意奖、逼真奖等。
2、介绍成语时,为节省时间,可以请准备了相同成语的幼儿一起站出来,再请一个代表进行介绍。
活动延伸
了解更多成语的故事。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与牙齿、嘴、唇、舌有关的成语,可以将成语卡片从中间剪开,让幼儿重新拼出正确的成语。
科学区:投放镜子,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牙齿、嘴唇和舌头。
环境创设
将牙齿的作用图片贴到主题墙;将牙齿、舌头、嘴唇有关的成语做成吊饰悬挂起来。
家园同步
1、家长可以跟幼儿进行游戏“火眼金睛”(只动嘴不发声,请幼儿观察并猜猜说了什么)。
2、鼓励孩子了解更多成语故事。
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慢慢咀嚼食物,不漏饭,不浪费食物。
相关链接
阅读成语故事,丰富词汇,体会中华民族的文化,提高表达能力。
附录:唇亡齿寒
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公之奇上书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定会跟着被灭掉。晋国的野心,不可助长,对敌外不可忽视。借路给晋国一次就算是过分了,怎么可能有第二次?俗话说,‘面颊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这话说的正是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篇4
1、教学目标
(1)幼儿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2)培养幼儿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表述的习惯。
2、教学准备
(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大容器5个、记录表等。
(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
(3)教学的难点:用不同的.方法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4)学生的课前准备:收集各种实验所需的废旧物品。
(5)实验记录:绘画形式。
(6)时间安排:40分钟左右。
3、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请幼儿每人选择一样东西,看看、说说是什么?
(2)猜想:假如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会怎样?
(3)第一次实验:幼儿把选择的东西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
(4)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
(5)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实验结果。
(5)提问讨论: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幼儿相互讨论。
(6)第二次实验:选择不同的材料,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7)第二次记录:记录实验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实验成功与否?
(8)交流: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
(9)生活经验迁移:假如有人落水了,怎么办呢?
(10)延伸:把实验材料放进“做中学”活动区,让幼儿课后能继续探索。
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实验、观察中认识光的七种颜色,从而对光的现象产生兴趣。
2、培养独立操作的能力。
3、学习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种事物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一张大的彩虹图。
2、三棱镜、平面镜、大碗(装上水);剪刀、七色盘、小棍、透明胶;吹泡泡的工具每人一套。
3、相关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1、你看见过什么颜色?
2、你知道光是什么颜色?
3、猜猜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光的颜色?
二、实验:七色光。
实验1:美丽的光。
1、用三棱镜的平面对着太阳,可看见光透过三棱镜后折射在白纸上的各种色彩,从而了解光的颜色。
2、大碗里装上水,将镜子斜放在碗里,让阳光透过水照在镜子上并反射到白墙上,能看到七色的彩虹。
教师引导幼儿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光的颜色。
实验2:吹泡泡。
1、引导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在太阳光下呈现出哪几种颜色?
2、人造彩虹:艳阳下,捏住水管口,使水呈雾状喷向天空出现彩虹,观察其颜色。
实验3:七色转盘。
1、师:你们看,这个圆盘静止时有哪几种颜色?他们的颜色有什么区别?
如果让这些圆盘转动起来,会出现什么颜色呢?看看不同图案的转盘转起来有没有不同的色彩。
2、幼儿边玩转盘边思考:当七色转盘转动时我们的眼睛看见什么颜色?为什么?
3、教师小结:光有七种颜色,当它们一起飞快转动时我们会看到白色的光。
三、演示课件为幼儿介绍光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1、红外线烤箱可以烤东西;红外线还可以治病。
2、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七色
3、在医院里,人们可以用激光进行光治疗。
小结:光的作用真不少。希望小朋友们从都能热爱科学,爱探究,多动脑筋去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长大后利用光为人类做更多更有益的事。
【活动延伸】
1、观察泡泡画出彩虹或泡泡。
2、手工制作:七色转盘。
【活动反思】
近期执教的一节大班科学活动《奇妙的七彩光》,和《指南》中的很多要求相吻合。如:⒈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⒉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⒊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⒋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⒌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节来自主题《七彩世界》中的科学活动,旨在利用三棱镜折射阳光的原理发现光有七种颜色,对光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另外,还能乐意探索,与同伴一起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的选择、设计、组织过程都和《指南》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相吻合。原以为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玩的开心,也发现了一些秘密,活动组织的还算成功。但经过沙老师的指导后,才发现任然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环节不够紧凑,问题设计不够精炼。
第一环节通过提问导入,预设的问题“知道光是什么颜色吗?”和第二环节交流记录猜测的颜色类似,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在导入环节仅需让几名幼儿说说后,老师请大家一起去记录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记录好后,给一点时间,让孩子们相互交流,满足孩子们想说、乐说的需要。
问题二:没有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三棱镜的方法。
活动前由于没有和孩子讨论三棱镜的使用方法,出现了有孩子用眼睛对准三棱镜直视太阳的情况,而且有的孩子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让三棱镜进行反射,没能在墙上反射出七色光。在幼儿操作实验前,就需要讲清楚拿三棱镜的方法以及使用三棱镜观察的方法,提醒幼儿保护眼睛,提高孩子们使用成功的概率。或者进行两次实验,在第一次实验后让孩子交流自己实验成功的方法,让更多孩子可以体验到探索带来的成功感,也发现物体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问题三:操作记录表的提供不够恰当,活动中提供了两人一份的操作记录表,不能很好的表现出幼儿自己的想法。可以提供人手一份操作记录表,供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想以及实验结果。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直观的发现其中的变化,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积累记录的经验。
问题四:教师的语言不够严谨,科学素养不够。怎样解释三棱镜反射后的色彩、三棱镜的形态如何表述清楚,这些都需要教师能用简洁、科学严谨、易于幼儿听懂的语言表述。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不仅是粗浅的备活动,而是深入思考,了解活动中的价值点并进行准备。另外,也需要在平时加强对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的学习。
问题五:活动不够深入,缺少引导。
在孩子们都观察到三棱镜颜色时,观察到三棱镜有哪些颜色适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反射后的颜色是否有规律,如果有,有怎样的规律,从而帮助幼儿发现光的规律。
问题六:缺少拓展
“这么有趣的“七彩色”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看到过呢?”“还有哪些物品也会产生七彩色呢?”“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多几个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将原本源自幼儿生活中的活动又回归于幼儿的生活中,引发幼儿对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关注,引发幼儿今后对一些科学现象的探索。此外,还可以在科学区投放一些材料,引导孩子继续用其他材料去探索制造“七彩色”的方法,让活动仍有延续。
虽是一节在我们成人看似简单、习以为常的科学活动,但组织下来后仍然会存在许多问题。内容的选择、要求虽与《指南》相符,但落实到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则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可见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学习,加强教育教学的能力,让孩子在这些有价值的活动中能习得更多有效的经验。
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玩水中发现水灌进瓶子与水从瓶子上小洞流出时水流的不同变化。
2、在玩水中得到动手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三大盆水;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和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数量大于幼儿人数;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你玩过水吗?喜欢玩水吗?用什么材料玩过水?
二、初次尝试玩水
1、提出要求:四人一组,用瓶子玩水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拿瓶身有一个洞的瓶子玩水。
3、交流玩水过程中的发现:(1)把瓶子压下去灌水时瓶口有水泡泡冒出。
(2)瓶子灌水后一半沉下去,一半浮在上面。
(3)小洞里流出的水像喷泉。
4、教师示范玩水,要求幼儿观察小洞里流出来的.水的情况:说一说,像什么?水流有什么变化?
三、再次玩水,证实猜测。
1、出示瓶身有两个洞的瓶子(一上一下),请幼儿猜测:瓶子灌满水后,两个小洞里流出来的水一样吗?哪个洞喷出的水远一些?
2、出示记录表:(?表示想,小手表示做)
怎样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让幼儿说一说
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记录,然后说一说。
3、幼儿动手操作,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操作,并提出问题:上面的水近,下面的水远,为什么?
四、小结
大班关于船的科学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有一天中午看电视我给小朋友找了一些魔术,孩子们看得认真了,当看到一个关于悬空的魔术时,就有小朋友问:"老师,什么是悬空?他为什么会悬空呢?"还有的小朋友说:"老师,除了魔术里的人能悬空,还有什么也能悬空呢?"看到孩子们对悬空现象这么感兴趣,针对孩子们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也上网查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最后组织了开展了《会悬空的纸盒》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3.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辅助材料:螺丝帽、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基本部分
(一)、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
3.交流: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二)、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三)、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交流: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小结: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三、结束部分感受身体重心
1.导入: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